摘要:河南省在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中擔負著重要的作用,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遇。相對東部沿海地區,河南省城鎮化發展相對落后,難以適應其建設中部強省的發展目標。在河南省城鎮化現狀分析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河南省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關鍵詞:欠發達地區;河南省;城鎮化;問題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0-0124-02
收稿日期:2010-01-08
基金項目:2007年度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資助項目“河南省城鎮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階段性成果(SLX-07008)
作者簡介:王卓敏(1979-),女,河南鄭州人,講師,博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河南省是中國人口第一大省,經濟欠發達,城鎮發展的產業基礎薄弱,就業人口和鄉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的壓力很大。目前河南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快速發展時期,如何在社會經濟體制快速轉型的背景下,加快城鎮化進程,并以城鎮化帶動工業化和現代化,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難題。要解決這一難題,就不能簡單的照搬照抄國外或者國內發達地區的城鎮化發展道路,而必須立足于河南省的城鎮化現狀特別是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選擇適合河南省城鎮化發展的戰略重點,實施重點突破。
建國以來河南城鎮化水平在全國一直處于落后地位。總體來講,河南省城鎮化發展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城鎮化水平低、各地區城鎮化發展不平衡
2005年河南省城鎮化水平為30.65%,比全國城鎮化水平42.99%低14.09個百分點。河南省的城鎮多分布在京廣、隴海和焦枝三條鐵路沿線和隴海路以北地區。在這塊土地面積不到全省25%的地區,集中了全省50%以上的城市、60%以上的城鎮人口和5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而其他地區城鎮數量相對稀疏,形成地理上的分布不均衡。此外,城鎮人口比重懸殊,如鄭州、洛陽、焦作城鎮人口達30%以上,而周口、駐馬店城鎮人口比重僅為10%左右。
二、城鎮體系發展不完善
從數量上看,河南省城市在全國位居前列,但中小城市居多,整體城市功能不強。就其城市功能來說,河南省除鄭州可以起到全國性中心城市作用外,其余六大城市全國中心城市作用不明顯、區域中心城市特色優勢不突出,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帶動力不強。河南省的中心城市本身還處于快速成長的“集聚”階段,對區域內城鎮的輻射作用仍以“極化效應”為主,對周邊地區出現新的“增長極”形成巨大的牽制作用。豫東南、豫西南及豫北地區都缺乏重量級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南陽、信陽、周口、駐馬店等城市,由于撤地建市后的時間較短,盡管不同程度地擴大了市區規模、提高了綜合競爭實力,但因城市實力不強,周邊農村人口基數大,尚未充分發揮出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中小城市的區域性、局部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則更弱,帶動本區域內經濟發展的作用則不明顯。
截至2004年河南省共有159個縣級區劃,其中在21個縣級市中,市區人口超過15萬的只有5個,10萬~15萬人的有13個,其余的均在10萬人以下。而其他縣城人口規模一般在5萬人左右。這表明,河南省縣級城鎮發育很不充分,由于城鎮的功能建設傾向于向“小而全”的方向發展,結果不能形成代表城鎮經濟發展的鮮明特色,城鎮之間缺乏明確的分工和協作關系。這不僅分散了發展力量,造成許多同構性浪費,未能形成較強的輻射能力和較高水平的專業化分工,更難形成先進的現代產業和較強的區域經濟整體競爭力。
總體來說,河南省的城市結構、城市類型比較齊全,但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緩慢以及城市功能不強,導致了河南省城鎮對經濟的帶動作用不足。
三、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
經濟發展水平是城市綜合發展水平提高的基礎,是城市競爭力、輻射帶動能力的基本保證。而河南省城市經濟水平不高,對周邊地區的帶動輻射力不強。2004年全年河南省生產總值8 815.0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6∶50.5∶31.9變化為18.7∶51.2∶30.1。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第二、三產業比重分別低1.7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同經濟發達省份相比更為突出,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2004年廣東達到36.8%,江蘇34.87%,山東32.19%。2004年,河南省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為20.2%,而全國的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達到29.3%,相差9.1個百分點。同期廣東、江蘇、山東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分別為34.2%、31.0%、26.8%。因此,河南省第三產業發展對全省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較弱,形不成較強的聚集效應。
四、城市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城市公共設施不足
城市基礎設施是真正屬于城市的不可移動要素。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河南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逐年上升。“十五”期間,改善基礎設施方面投入的資金,達到4 325.16億元,低于城鎮投資增幅7.5個百分點。在2005年城鎮投資中,公路投資總量雖然居全國第一,但主要是高速公路完成的,國省干線公路改造、農村公路以及場站建設任務還很重,與建設全國公路交通樞紐中心的目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熱、供氣特別是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欠賬較多。住宅建設速度遠遠低于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投資僅占全社會投資的4.7%,社會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的問題比較突出。
另外,相對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要求,河南省人均所得城市建設資金較少、人均享用的設施水平不高,特別是與生態環境相關的城市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設施嚴重不足。
通過對河南省城鎮化發展中存在具體問題的分析,我們認為河南省城鎮化的發展目標既要考慮到與其他發達省份和地區的差距,也要結合本地實際。河南省城鎮化應該走的是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統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重點發展大城市和次一級的區域經濟中心,同時也要完善小城鎮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勇.中國城鎮化戰略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2]王彥武.河南城鎮化戰略研究[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國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83,2004—2007.
[4]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
[5]中國區域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6]河南省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2007.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Henan Province for Instance
WANG Zhuo-min1,2
(1.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hanghai200062, China;
2.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hanghai201620, China)
Abstract: Henan province is the important midland province, which takes vital action in stratagem of development in midland China and faces great developing opportunity. However, the lowness of urbanization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is not suitable to the aim of building economic powerful provinc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 the author analyses main problems during the period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developed regions;Henan province;urbanization;problems
[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