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詞典》中,“帶”共有8個義項,我們只研究其屬于引陪義的一個:帶:引導;領:帶隊,帶徒弟。這些動詞,屬于張旺熹(2006)所說“在人們的認知結構中,往往屬于非中介的意義范疇,即它們一般不能獨立而完整地表述‘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樣’這類終結性的命題。人們在聽到這些動詞作謂語的句子時,總有‘意猶未盡’之感,總存在著某種心理期待”;“對于這些非終結動詞來說,解決問題的出路也許就在于后續或追加動詞短語,構成連動結構或兼語結構,以使語句能夠有結果語出現,從而滿足句子語義完形的要求”。這些動詞所及語義角色有施事,記作N1;受事,記作N2;后續動詞或動詞短語,記作V2。
一、單謂式
(一)“N1帶N2”
V2出現在后續句或者上文之中。語言實踐中,N1有時可以省略。這時,“帶”等動詞構成單謂式,但是,語境中提供了足夠的信息,使得語義完形。
(1)老二帶一個伙計,一趟能趕二三十頭豬回來。(《故里雜記》)
(2)沒帶人,他獨自跑到營部去。
《無名高地有了名》)
(3)劉號長帶了幾個弟兄,踢開巧云家的門……(《大淖記事》)
這幾句中,下文動詞短語“趕”、“跑到營部去”、“踢開”,都補足了句義。
(二)N1把N2帶V2
(4)孟小樵真有了進步,我就把他帶來了……(《方珍珠》)
(5)教員把學員帶到這里,嘩啦一聲拉出放人的抽屜,說……(《2015》)
(6)二艾子,把她們帶到西屋去!(《柳樹井》)
(7)人家白巡長……不肯把他帶了走。(《四世同堂》)
我們考察的例句中,V2分兩種,一種是趨向動詞,如:來、去、走、上、過來、到+地點名詞或代詞等;一種是具有[+位移]特征的動詞,如“走”。兩個動詞連用,往往構成動補結構,即,V2往往分析為前一動詞的補語,其語義指向介詞“把”的賓語,即N2。我們知道,把字句帶有明顯的處置義,這種語法結構反映出的語法意義為:N1用“帶”這一行為使得N2發生V2的行為。
(三)N2被N1帶V2
(8)我已經寫到了我舅舅被穿黑皮茄克的女人帶進了派出所……
(《未來世界》)
(9)然后我就被帶去洗澡,換上他們給我準備的體面衣服。(《未來世界》)
“帶”的被動句,一定要有趨向動詞和“走”類動詞參與構句。
(四)N1帶V2、N2
這里的V2限于趨向動詞和表示離開的意義的“走”:
(10)再說,她們清靜慣了,我要帶來八個孩子……半天就把她們的耳朵震聾。(《四世同堂》)
(11)你自己看,我給你帶來美人沒有?(《殘霧》)
(12)你既別帶走徐小姐,還得把洗局長放了。(《殘霧》)
“帶”和后面的V2構成動補結構,補語的語義指向為后面的賓語N2。在“帶”的單謂式18個例句中,包含有9個這樣的結構形式。
二、復謂式
(一)V2的類型
1.趨向動詞
(13)過去大都是他爹帶他來,這回是他自己來的……(《羊舍一夕》)
(14)連長,帶我去吧!
(《無名高地有了名》)
(15)王樂民、杜仁先帶栗晚成下。(《西望長安》)
2.趨向動詞+動作動詞
(16)他帶我去游玩,總是到這些舊紙堆中來。(《青蓉略記》)
(17)他急忙帶著兒子去買了一身現成的藍布褲褂,一雙青布雙臉鞋。
(《正紅旗下》)
3.行為動詞
(18)前面的炮一響,我帶十五個人幫助三連的戰勤隊。
(《無名高地有了名》)
(19)友忠同志,你是愿意帶著二立看看西安市呢,還是幫助寫寫材料?
(《西望長安》)
4.修飾語+行為動詞
(20)宋恩子、吳祥子帶著常四爺、松二爺往外走。(《茶館》)
(21)小心地搜索完,連長帶著通訊員和小郜急速前進。
(《無名高地有了名》)
(22)李文鑫就養著他,帶著他到處“走票”,很受歡迎。(《星期天》)
介賓詞組表地點+行為動詞
(23)幾天的工夫,他帶著我到城里城外玩耍,把倫敦看了一個大概。
(《敬悼許地山先生》)
(24)所以我就帶她到樓下的小鋪吃炒餅,她一連吃了六份。(《未來世界》)
這類修飾成分有“到處”、“往外”、“急速”、“到……”等,又有“到……去(來)”,如下:
5.到+處所+趨向動詞
(25)王科長,帶他到他的屋里去。(《西望長安》)
(26)后來表姐帶了陳家姑娘到農科所來……(《七里茶坊》)
(二)復謂式
復謂式即N1+帶+N2+V2結構,可以分為下面兩種:
1.兼語式
(27)明天早上我來,帶他上學……(《宗月大師》)
(28)李三,要兩個爛肉面,帶她們到門外吃去!(《茶館》)
2.融合式
(29)姑娘,你帶我走得了!(《殘霧》)
(30)小弟弟,快快的長大,我帶你玩去!(《正紅旗下》)
我們考察的語料中,共有“帶”句90例,其中有趨向動詞和“走”參與造句的有69例,同時,例句中不體現“帶”的方式、如何“帶”怎樣“帶”等修飾成分。前文已述,趨向動詞表示趨向意義時,和“走”一樣,都具有[+位移]的語義特征,那么,“帶”句可以感知的動性特征是由趨向動詞和“走”類具有[+位移]特征的動詞傳達出來的。可見,語言實踐中,“帶”的動作意義較弱,引領方向的意味性強,以致產生了虛化義,如帶實習的老師。
我們把“帶著”理解為一個詞,把“著”理解為構詞語素,理由如“陪著”。一般單謂式沒有“把”字句和“被”字句。“帶著”構成的單謂式不多,它的非終結性特征表現突出,并且,在其出現的上下文語境中,往往會有另外一個動詞性成分補足句義:復謂式。復謂式有“帶著”復謂式和多為融合式的“帶著”復謂結構兩種情況。
(作者單位:閆麗霞,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