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事業突飛猛進的今天,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化”,成了一種趨勢。這就使觀眾在欣賞到各具特色節目的同時,也更加關注各類節目的節目主持人。 因此,當主持人的形象通過電視屏幕出現在觀眾面前時,代表的就不僅是個人的形象,更是電視臺的形象,是媒體的形象。觀眾和社會正是通過主持人這個“窗口”來觀察評判欄目的質量,形成對電視臺的整體評價。所以,我們有責任讓自己“內外雙秀”塑造出令觀眾信任和信賴的公眾形象。
一、“內外雙秀”是節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雙翼
一個節目主持人形象的塑造,主要有外形美和心靈美兩個方面。外形美是指主持人的形象美,包括容貌、儀表、姿態、言談和舉止的美。心靈美指的是主持人的思想、情操、志趣、性格和道德的美。只有把美與德結合起來,美才會放出真正的光彩。
塑造“內外雙秀”職業形象,是各種因素結合而形成的過程,包括方方面面的素質和能力,它的形成過程絕不在一朝一夕之間,而是一個經過反復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事實上,掌握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之后,塑造形象并不是高不可攀,在學習和實踐中應掌握主持人的內在素質和外在定位,使主持人的形象更加完美。
(一) 節目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塑造
1.外在形象塑造的組成
在傳統意義上,電視領域對節目主持人外在形象的要求是很高的,當然這個“外在形象”更多的停留在主持人的長相和身材方面。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電視事業的逐步發展和成熟,主持人先天的外在形象似乎越來越被人們所忽視,而“外在形象”這四個字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即主持人綜合素質的外化。基于此,我們的電視屏幕上才出現了一些非俊男靚女式的智慧型、學者型的實力派節目主持人,睿智的白巖松,幽默的崔永元,犀利的張越可以稱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他們通過自身的學識、修養和智慧,向觀眾展示出了一種獨有的外在魅力。著名節目主持人楊瀾曾經在她的文章中寫到“主持人是最無法包裝的”。的確如此,崔永元不夠端正的五官,張越過于豐滿的體形,要想通過包裝來徹底改觀,只怕是適得其反,但是崔永元的機智、張越的銳氣、白巖松的深刻是再好的包裝也包裝不出來的,獨有的個性、氣質構筑起他們與眾不同的外在形象。因此節目主持人的長相可以不夠漂亮、英俊,身材也可以不夠苗條、高大,但是一定要有內涵,有品位,有個性,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大部分是由內在的文化底蘊折射出來的,從而構成了你在受眾心目中的外在形象。而主持人外在形象不僅屬于自己,更屬于節目,同時也體現出節目制作群體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主持人的形象也會影響到觀眾的收視率。
①不同類型的欄目形象的定位
a. 新聞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形象代表著新聞的真實性。多余、夸張的修飾都會影響新聞節目的公正和可信度。新聞播音員的形象應該以職業風格為基礎。
新聞節目的女主持人在化妝上應該以自然、寫實的風格為主。尤其現在很多電視臺的節目制作和播出環節數字化設備的日益普遍,觀眾收看到的圖像清晰度和主觀層次感不斷增強,所以,新聞節目的女主持人在化妝上應該以淡妝為主,不能過濃。
在服裝方面應該選擇端莊大方的職業裝,外套里可選擇襯衣、吊帶、抹胸等來搭配。在領間頸胸不能大面積的暴露,領口不宜低。在色彩上,不宜選用色彩純度和明度高的顏色,應該選擇純度和明度低一些的顏色,給人以冷靜沉著、典雅秀麗的感覺。
新聞節目的男主持人在化妝時,應該主要表現男性的力度。男性化妝不論在任何光下都不能有絲毫被化妝過的痕跡表現在電視畫面中。發型應簡潔、整齊、明快、自然。整體不宜有過于夸張的修飾,要做到恰到好處。
②綜藝類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在整體造型上本身就是一個看點。觀眾可以通過節目了解流行趨勢,有些觀眾還會模仿主持人的穿著打扮,這就是綜藝節目能引領時尚潮流的原因之一,也是吸引一部分觀眾群的原因。
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化妝上可以適當夸張一些。在發型和服裝上也可以多一些變化,但是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在造型上也不能過于的夸張和媚俗。要有一個度的把握。畢竟是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觀眾的欣賞層面和年齡段都不同,要考慮大多數人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欣賞。
③生活類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生活類節目主持人在造型上應該隨意和自然,在化妝上應清新、自然,可以減少與觀眾的距離感,服裝上不要選擇太正式的職業裝或禮服。總體上講要選擇隨意不刻意的造型方法,這會使生活類主持人具有親和力。
(二)節目主持人的內在形象塑造
1.節目主持人的內在形象
什么是內在形象呢?我覺得首先是個人的心理素質,沒有好的心理素質就不可能做好一檔精彩的節目。心理承受能力強,包括文化層次、知識結構、思想修養、政策水平及思考能力。其次是主持的思想,要有自己的看法和獨到的想法。最后就是氣質,當然還包括有活潑開朗的氣質、幽默的氣質、文靜的氣質、沉穩的氣質。主持人的性格只有符合欄目的定位,主持的節目才能形成獨特的風格,才能準確到位。
塑造內在形象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①政治素質
主持人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我們是黨的宣傳員、是黨的喉舌,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密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好宣傳工作。節目主持人必須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政治敏感度,這就要求節目主持人在生活中關心時事,加強政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深刻地理解黨的政策、方針和路線,才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此影響受眾。
②精神素質
主持人的美好形象往往通過人格、修養、風度、氣質等狀態反映出來,而這些狀態都要基于良好的精神素質。這包括對生活和觀眾的熱愛,以及對事業執著的追求。只有熱愛生活、熱愛觀眾,并以真誠質樸的人格魅力贏得觀眾的信賴是主持人雕塑形象最為持久的因素。
③業務素質
業務素質是一名主持人所應具備的,它也是塑造主持人形象的基礎,同時也是衡量一個主持人最直接的標志。業務素質包括較高的文化素質、迅捷的語言組織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以及臨場應變的發揮能力和獨特的個性風采等等。換言之,主持人只有在擁有大量知識,提高了主持節目的能力并掌握具體操作技巧時,才有可能自如地駕馭節目。
淵博的知識是主持人應有的修養。主持人應該是博學多才的有識之士,這樣才能面對觀眾侃侃而談。淵博的知識來自工作中的積累,也來自平時勤奮的學習采集。主持人的工作常常面對觀眾,訪問新聞事件的當事人和有關人士,要對時事做評述。淵博的知識和文化修養,使主持人能在鏡頭前神態自若的采訪播講,作深刻有見地的分析,從而令人佩服。主持人雖各有不同的形象、性格和氣質,但在博學多才的素質要求上應該是相同的。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時代主題,緊扣時代脈搏,才不會讓自己被競爭時代的潮流所淹沒。
2.主持人的語言表達
在語言表達上,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富有感染力。主持人與觀眾的交流主要是一種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主持人是通過自己的語言、目光、手勢、形態等與觀眾進行交流,其中尤以語言為重,所以主持人的語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才能吸引和打動觀眾。那么如何使語言富有感染力呢?首先,語言要平實自然,讓觀眾聽起來是主持人的肺腑之言。在此基礎上,根據當時氛圍下的語言表達需要,可以適當運用夸張、含蓄等語言表達方式,同時還要注意掌握一些語言表達上的技能,如分寸、節奏、語氣、重音、停連,等等,只有做到了這些,主持人才能對語言駕馭自如,使語言表達富有自己的特色。
另一方面,主持人應當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表達更多的意思,傳遞給觀眾更多的信息。所以,不僅講話的內容,包括表述的層次和結構,都要事先準備,甚至連講話的節奏也要事先考慮。應當讓觀眾把主持人傳遞過去的信息都吸收了,然后期待你講下面的內容時,便可繼續下去。所以當語言表達的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前大多數電視節目的錄制都是一氣呵成,更有相當一部分節目是以直播形式播出。主持人語言表達上的一點混沌都會給節目的播出和制作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將會直接影響到電視節目的視聽效果。因此,主持人不僅要避免自己言語表達上的不當,更要做到處變不驚,要積極活躍思維,培養自己快速反應的能力,只有這樣,主持起來才能做到從容鎮定、揮灑自如。
3.主持人的主持風格
風格是思想、品德、學識、舉止、談吐、能力、才藝、智慧、志趣在節目主持人身上的綜合表現。對一個主持人來說,其風格是否獨特鮮明,決定著主持活動的成敗。
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是體現主持人個性特點的更為突出的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語言就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言為心聲,語言的表達,不僅可以實現交流的目的,表現出個人對于客體世界以及對于主體世界的認識,同時,又可以通過不同特色的語言,呈現出自身的個性與認識世界的方式。
二、 主持人內外在形象的關系
作為一個節目主持人必須具有內在和外在的形象,怎么才能塑造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形象呢?前面我分別說到了主持人的外在塑造和內在塑造,外在塑造就是不同欄目主持人形象定位,如新聞主持人的形象、綜藝主持人的形象、生活類的主持人形象,而內在塑造是指主持人是從心理、思想、人格、氣質、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分析。
作為一名主持人,姣好的容貌,端莊的長相,健美的身材,乃至高雅的氣質,穩重的舉止,得體的服飾,這些外在的條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傳播效果中占有很大的優勢。但僅具備這些條件是遠遠不夠的。試想,如果一個主持人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繡花枕頭”,外表英俊美麗,而才疏學淺、知識貧乏、作風飄浮,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個心胸狹隘、自私自利、冷漠無情的人,在主持節目時,就不可能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節目的內容與感情,不可能以使人信服的自然真實的表現方式主持好節目,更不可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正像有人所言,“你在人際關系上一塌糊涂,人品極差,說你主持節目極好,有這樣反差,我就不信”。特別是在價值取向多元化、信息渠道多樣化的今天,受眾對主持人的評價越來越深刻,早已從重長相變為重學識、重修養、重人格魅力。對受眾來說,主持人的外表美能產生一定的視覺沖擊,而內在美則能引起強烈的心靈震撼。
主持人的內在美是其高級神經活動和內心世界的綜合體現,既包括廣博的知識,豐厚的文化,深邃的智慧,流利的口才,優美的音質,獨特的風格,也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質,高尚的思想境界,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善的人生態度。這些內在的素質如果在主持節目中得到理想的體現,則能彌補某些外表美的不足。像一些專家型、學者型、記者型主持人,之所以得到受眾的認可,原因就在于此。相反,如果主持人內在素質不高,單憑漂亮的臉蛋,奇異的服裝,濃艷的修飾,反而會拉開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甚至弄巧成拙,影響傳播效果。如果說一個主持人的外表美是走向受眾的“報到證”的話,那么主持人的內在美是被受眾接納的“準入證”。主持人可以沒有艷若桃花的姿容,但必須具備良好的內在素質,這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
電視節目是通過主持人傳遞給廣大觀眾的,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屏幕形象能否為觀眾所接受、認可和喜歡,往往決定了節目在觀眾心目中的生命力。總之,主持人只有不斷學習,增長學識,豐富內涵,提高修養,實現外表美與內在美的完美統一,以自然親切的外表形態和高雅文明的內在氣質展示在受眾面前,從而使自己“內外雙秀”的屏幕形象大放異彩,贏得觀眾的喜愛與信賴。
(作者單位:陜西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