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藝術家,首先應是一個行者。一個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不懈前行的人,一個在前行中善于發現、捕捉、表現或記錄美的人。
馮欣艷最初進入我的視野時,還是一個苗條近于清瘦的年輕學子。那時她忽閃著一雙大眼睛讓我推介她讀一些有利于教書育人的專業書籍。我便如某些學院教授般為其開列了書單。半年過去了,她拿來了文章讓我修改,我發現她雖口頭上說讀不太懂,然而卻確有長進。不僅涉獵廣泛,而且視角獨到,往往能從細節入手,推衍出用心悟得的道理。我感到這小丫頭確有靈性。
說來也巧,有一天早間,我和夫人從水上公園晨練回來,忽然遇到了正準備外出的馮欣艷夫婦。原來我們還是鄰居。他們是借居在父母家中,只是為女兒上幼兒園方便。
有一年,是我與夫人銀婚紀念日的前夕。我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提議,帶上女兒去拍一組紀念照,以彌補我們50后一代人的缺少浪漫情趣的留影。女兒專程從北京趕回石家莊,帶來一堆自己喜愛的衣裝。但她回到家中,卻怎么也不想去影樓聽憑別人的擺布。無奈之下,情急之中,我給小馮打電話說明此意。次日,小馮拿著自己的專業照相機和一個專業化妝箱來到我家,開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攝影創作。沒想到那一次,她竟成了我女兒的好友。除了為我了卻一樁心愿,還為我家女兒拍了多張生活照、藝術照。從此,我發現了這小丫頭的又一強項。
后來,這小丫頭的小丫頭上了小學,為了上學方便,她搬出了父母家,不再與我們為鄰。
她從一個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畢業生,成長為一名影視藝術系的老師,2008年獲文學碩士學位,2010年又作為訪問學者公派到澳大利亞學習深造……如今載譽歸來,不僅在攝影理論上有了提高,還帶回來一批攝影作品。
馮欣艷的這些攝影作品,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人體的內涵與張力,紀實攝影的永恒力量,藝術攝影的無限創造力,以及顯示母性、童心的兒童攝影的巨大魅力。
生命的腳步還沒有停歇,我們感知世界的心臟還在跳蕩,我們還在路上……所以,誠如馮欣艷所言:“十年,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開始。”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