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蔚縣文物古跡眾多,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被稱作“四古”的“古堡”“古寺廟”“古戲樓”和“古民居”,牛大人莊就是其中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堡之一。它位于蔚縣城東南約17 公里,地處平川,宣淶(宣化——來源)公路從村東通過。現有住戶700多家,人口3000多人,約建于元朝末年(公元1367年)。雖然相比于暖泉的西古堡,它的名聲不是那么響亮,但它卻像是一顆遺珠,正默默地守候在哪里,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說起牛大人莊卻未曾有姓牛的人家,對于此中的緣由,老一輩的村民還記得一個感人的傳說:那是在一個很久遠的朝代,有一年蔚縣先后發生了旱蝗災害,莊稼絕收,饑民遍地,災民們棄兒賣女,外出逃荒。此事驚動了朝廷,于是皇上下旨賑災,并指派一牛姓欽差親自督辦賑災事宜。牛姓欽差是一個勤快為民的好官,來到蔚縣后,他看到百姓饑寒交迫的慘狀心里十分焦急,立即全力投入到賑災工作中,由于日夜操勞,以至于積勞成疾,一病不起,終因醫治無效,死在了這片土地上。當地百姓對這位恩人的去世萬分悲痛。為了紀念他的恩德,便將原地名“上源村”改為“牛大人莊”。
一進牛大人莊村口便會看到一座名喚“來鹿寺”的廟宇,正對著一座戲樓。這座戲樓還保持著原貌,印證著蔚縣“有村就有廟,有廟就有戲樓”的佳話。至今,逢年過節村里都要唱上幾場大戲,臺上鑼鼓鏗鏘,臺下人山人海,甚是熱鬧。高大雄偉的戲樓雕梁畫棟,尤其是兩側山墻上有一塊磚雕的團花,精工細刻,玲瓏剔透,令人贊賞。
再往里走,就是一座石基磚券的堡門,斑駁脫落的墻面和磨得油光瓦亮的石條說明了它已年久歲深,聽老人們講,自建村就有了這個堡門,它在這里已歷經了600多年風霜的洗禮。門洞里三三兩兩的村民在乘涼,其中一老者,面相清瘦,鶴發長髯,頗有幾分仙風道骨,尤其是他那怡然自得,從容淡定的神情,完全是一幅樂天知命、豁達心態的自然流露。
堡內的建筑布局是一街六巷,即南北一條街,東西各三條巷,整體呈“豐”字形,這是否寄托著前人對“人壽年豐”的美好期盼,要不就算作是后人的臆想吧!一眼望去,發現路東的房屋和院墻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材質上都要比路西的明顯高出一個檔次,一問才知道這個莊里歷史上周姓人家多數住在路東,從前周氏家族是旺族,生活相對富裕。迄今為止莊里的幾座保存比較完整的四合院也都坐落在路東,這也體現了以東為上的古老習俗。從外邊看去,這幾座院落的圍墻和房屋的墻基都是用寬厚的石條砌成,且高出地面近兩米,顯得高大氣派。高墻聳脊,飛檐雕獸,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頑強地守護著昔日的莊重和豪華,看得出,這便是曾經的富貴人家的深宅大院。在這里,最高等的房屋,全是用磚瓦建的,叫做“磚瓦到頂”;次一等的是“四角硬”,即除了前后左右四角用磚,其余部分都是用泥坯壘成。宅院的大門進深都有一間房的大小,大門兩側的門楹是用花崗巖砌的,幾塊石頭對接得嚴絲合縫,根本看不出接頭,上頭雕刻著各種吉祥圖案,門的兩側各有一塊長方形石墩,俗稱上馬石,像是刻有什么文字的樣子,可惜已模糊不清。一進門照例是一座影壁,也就是古籍中稱之為“蕭墻”的,全是用青磚鑲成,每塊磚都經過了仔細打磨,摸上去綿滑可人,中間是一個直徑兩米的“福”字,造型深厚剛勁,很有氣勢,雖是用多塊磚浮雕而成,卻渾然一體,不露痕跡。幾處院子影壁上的“福”字造型各異,無一雷同。福字的四周及基座全是磚雕的花鳥魚蟲,飛禽走獸,處處精巧細致,一絲不茍。
我們來到莊里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合院。所謂四合院就是由南房、東西廂房和正房組成的院落,這是北方建筑典型的形制,一般南房是不住人的,常當做倉庫使用,一家之主住在正房,正規四合院的正房一般是三間一堂兩屋,再加上東西兩間耳房。說起正房來,當地還有一種獨特的形式,那就是正房中間堂屋的門向內縮進了一大塊,前面形成一個廊子呈“凹”字形的那種,搞古建研究的人都知道,這種形式相比一般普通形式的房子年代要久遠很多。這座四合院的正房就是如此,基本完好無損。
院內建筑深檐高窗,這既能遮風擋雨,又便于采光,只是先前的那種小格子糊紙的窗戶大多已被大塊玻璃代替,還好,有幾處窗格仍大致保留著原貌。看著這些被煙熏火燎,風雨剝蝕的花格門窗,仿佛是面對著一位鉛華褪盡,韶光已逝的絕代佳人,憔悴蒼涼中,依稀可辨當年那令人驚艷的姿容。
屋里是當地農村最常見的磚地土炕,地面的方磚烏黑油亮,已變得凸凹不平,屋外雖是熱氣熏人,可屋里卻像裝了空調,十分涼爽,這是因為房子高,露水深的原因,加上房頂和墻體厚實,所以冬暖夏涼,非常宜人。房子的主人已年近古稀,是周姓后裔,談起周家的歷史,他露出了自豪的神色。他也說不清這座院落里住過多少代周家后人了,只知道當年的周家祖上曾是這一帶富甲一方的家族,最發達的時期,曾經擁有五十多頃土地和六個缸房(小型酒廠),按以往的說法,算得上是地主兼資本家了。那時,一個大家族幾代人都住在這幾座大院子里,按當地的風俗,有權威的長輩當家人生前是不會分家的,不論有幾個兒子,都要在一起過活,這樣才顯得日子紅火興旺。
屋里的陳設雖然簡陋,但卻被主人收拾得干凈利落,從擦拭得一塵不染的玻璃窗上就可以看出他們活得雖不富裕,但卻活得自信。的確,這里的一磚一瓦,一門一窗,甚至連水道口的一塊磚頭,無不透出了一種從容精致的氣息,這里的人們沒有過燈紅酒綠的奢華,卻有著篤實與淡定,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而牛大人莊這座古堡也在無情的歲月中漸漸老去,過程雖然緩慢但卻不可逆轉。
夕陽斜照中的牛大人莊,靜謐而又蒼老,仿佛遠離了塵囂,除了偶爾的幾聲犬吠雞鳴……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