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鎮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貸款業務是其核心業務與實現盈利的有效手段。貸款利率的確定關乎村鎮銀行的存亡。將會以某村鎮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為例,去研究目前村鎮銀行貸款利率水平。同時,就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村鎮銀行;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水平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5-0061-04
引言
村鎮銀行的成立是為了解決中國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居于核心地位的貸款業務始終貫穿于村鎮銀行運營的整個過程。貸款的價格即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村鎮銀行的生存與發展。根據相關規定,村鎮銀行的貸款利率可以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利率的0.9~4倍這個區間范圍內浮動 [1]。對于貸款,村鎮銀行可以自主定價,更重要的是,應該定什么樣的價格才是科學合理的,才能切實解決廣大農戶與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本文將會以實地調研的某村鎮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為例,去研究目前村鎮銀行貸款利率水平。
一、貸款定價模型的選擇及其具體的計量方式
對于村鎮銀行貸款定價模式的選擇與具體計量方式的確定,我們參照葉肄聰 [1] 的做法,采用成本加成定價法。①成本加成定價模型的公式如下:
貸款利率=信用風險溢價率+期限風險溢價率+資金成本率+貸款費用率+目標利潤率(式1)
以下是各部分的具體計量方式。
(一)信用風險溢價率
風險溢價,即對銀行貸款可能發生的違約風險作出必要的補償。貸款違約損失主要由預期損失(expected loss,EL)和非預期損失(unexpected loss,UL)引起。由此,則有信用風險溢價的計算公式:
信用風險溢價=EL+UL (式2)
1.預期損失。預期損失(EL)由貸款風險暴露(EAD)、違約率(EDF)和違約損失率(LGD)三個指標確定,可以用下面公式表示:
EL=EDF×LGD×EAD (式3)
對于EDF、LGD與EAD的計算,我們可以直接引入許一覽 [2] 提出的計算方法。
違約率(probability of defaul,PD)也稱預期違約頻率(expected default frequency,EDF),指借款人在一定時間內違約的概率。對于目前的村鎮銀行,由于其處在發展初期,其積累的相關歷史數據還不足,這就無法直接使用其內部數據去計量。為了彌補這一缺陷,考慮到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貸款對象與村鎮銀行的貸款對象特征比較接近,我們可以采取村鎮銀行所在地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相關的歷史數據,大致地估算出一個平均的違約概率。在此,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必須要根據貸款人不同的信用等級分別去計算其違約概率。
風險敞口(exposure at default,EAD)是貸款違約時銀行所面臨的最大損失,主要用于度量銀行發放貸款存在的風險頭寸總額。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風險敞口(EAD)=單筆貸款金額-■aiSi (式4)
其中,Si為各項抵押或擔保下的金額,ai為折算系數,aiSi表示在貸款違約時該項抵押或擔保中銀行所能回收的最小金額。ai系數可使用中國銀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中第25條和第26條的界定,對所列的質物或擔保根據風險緩釋作用設定折算系數。
違約損失率(loss at given default,LGD),又稱為發生違約后的損失(loss in the event of default,LIED),即一旦發生違約,違約部分的風險敞口將損失的數量。違約損失率也可以用歷史數據模擬進行計算。同樣地,由于村鎮銀行所積累的相關歷史數據還不足,所以還是只好采取村鎮銀行所在地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歷史數據來估計違約損失率。具體的采集處理數據的方法與違約概率的采集數據方法一樣,必須把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逐個區分開來,然后分別去計算。
把以上幾部分乘起來,就可以得到(式3)的右邊。于是有預期損失的風險溢價的計算公式:
風險溢價1(EL)=■(式5)
2.非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或者稱為意外損失,是指由于波動性導致的不可預測的潛在損失。對于非預期損失的計算,我們仍然直接引入許一覽 [3] 提出的計算方法。為了彌補非預期損失,銀行一般會留出一部分經濟資本以備用。經濟資本是具有一定收益率要求的,這樣就得出了非預期損失風險溢價計算的變通辦法:
風險溢價2(UL)=■
(式6)
在目前,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只能用新巴塞爾協議中有關監管資本要求來估算經濟資本占用額。經濟資本占用額的計算公式是:
經濟資本占用額=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aiSi (式7)
其中,ai和si 的定義同(式4),根據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取8%。經濟資本收益要求由每個銀行的財務部門在年初制訂。
只要把預期損失與非預期損失這兩部分加起來,就得出了信用風險溢價的計算公式:
信用風險溢價=風險溢價1(EL)+風險溢價2(UL) (式8)
(二)期限風險溢價率
期限風險是由于貸款期限長短不一導致貸款損失的可能性和貨幣時間價值的變化。期限越長,風險越大,所以要求的期限風險補償率就越高 [3]。考慮期限因素,有期限風險溢價率的計算公式:
期限風險溢價率=TR*LGD*EAD /貸款總金額(式9)
其中,TR為期限風險系數。李明賢、李學文 [4] 認為,當貸款期限在12個月內時,由于貸款期限較短,期限風險可以忽略不計,期限風險系數TR=0,此時貸款風險溢價率完全等于其信用風險溢價率;但當貸款期限大于12個月時,就必須根據期限的長短來分別確定。對于TR的計算,村鎮銀行必須是建立在對授信客戶進行信用等級的評定的基礎上進行的,EAD的計算方法同(式4)。
鑒于除借款人因素外,影響村鎮銀行期限風險的其他因素與商業銀行類似,這里可以選擇參照商業銀行期限風險系數來確定TR,近似計算。具體的期限風險系數TR(見表1)。
(三)資金成本率
資金成本是根據貸款的自然期限在金融市場上融入同種性質資金所必須付出的成本 [6]。我們將引入李明賢、李學文[4]的做法,以資金歷史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的加權來計算資金成本率。
資金的歷史加權平均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CTn=In/fn(式10)
CT=CT1(F1/TF)+CT2(F2/TF)+…+CTn(Fn/TF) (式11)
其中,In為第n種資金來源的利息支出,fn為第n種資金來源的可用資金,CTn為第n種資金來源的平均成本,CT為可用資金的歷史加權平均成本,Fn為低n種資金來源的數量,TF為村鎮銀行獲得的資金總額。
新增加資金的加權邊際成本計算公式為:
MCn=NIn/Nfn (式12)
MC=MC1(NF1/NTF)+MC2(NF2/NTF)…+ MCn(NFn/NTF)
(式13)
其中,MCn為第n種資金來源的邊際成本,NIn為第n種資金來源新增的利息支出,Nfn為第n種資金來源新增的可用資金,MC為村鎮銀行新增資金的平均邊際成本,NFn為第n種資金來源的數量,NTF為村鎮銀行新增的資金總額。
以資金歷史平均成本和資金邊際成本這兩種方法為基礎,通過計算兩種成本的加權成本來確定資金成本,即最終的資金成本為資金歷史平均成本與資金邊際成本的加權成本,計算公式為:
資金歷史成本權重=現有資金總額/(現有資金總額+新增資金總額)(式14)
資金邊際成本權重=新增資金總額/(現有資金總額+新增資金總額)(式15)
FC=(1/N)[CT(MCT/TT)+MC(MMC/TT)](式16)
其中,FC表示最終的年資金成本率,MCT為歷史資金總額,MMC為新增資金總額,TT為所有用于貸款的資金總額,N為貸款年限。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村鎮銀行的存款有不同的項目,不同類型的存款所支付的利息率有很大的差異,且因期限不同,利息也不同。因此,對于村鎮銀行的歷史資金成本和邊際資金成本必須按照資金來源種類的不同及期限的不同來加以計算。確定了CT和MT之后,再根據(式16)來計算最終的資金成本率。
(四)貸款費用率
貸款費用是商業銀行非資金性經營成本,包括信貸人員的工資、福利、獎金,對借款人進行信用調查和分析所發生的費用,管理貸款時使用的用具和設備成本,抵押物的鑒別、估計及維護費用,貸款資料、文件的工本費、整理保管費用,貸款本息回收的費用等 [2]。在此,我們可以參照許一覽 [2] 計算貸款費用的方法,即用每筆貸款所分攤的費用來估算貸款費用,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費用=■
(式17)
上式中,上年總費用支出為上年總支出扣除利息總支出,即
上年總費用支出=上年總支出-上年利息支出(式18)
(五)目標利潤率
村鎮銀行的本質仍然是一家商業銀行,其經營目標仍然是利潤最大化,不過是建立在服務三農這一原則的基礎上的。通常來說,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一個目標利潤,這是銀行得以繼續經營的一個條件。對于每一筆貸款的利潤率,每家銀行自己都會確定。因此,對于這一部分,我們可以直接到村鎮銀行去調查,了解其期望的利潤是多少,然后就可以直接得出貸款的目標利潤率。
二、實際案例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究村鎮銀行貸款利率水平,下面以一具體的案例運用上述貸款定價模型來計算說明。案例如下:NB企業為一生產農機、農具的中小企業,成立于2004年,2010年3月因生產擴張需要向村鎮銀行貸款250萬元,貸款期限為兩年,利息支付方式為固定年利率。該筆貸款以抵押的方式作擔保,NB企業的抵押物是廠房與機器設備,經中介公司評估價值為240萬元。
(一)信用風險溢價率的計算
1.預期損失部分。某村鎮銀行的信用等級分為八個,AAA、AA、A、BBB、BB、B、C、D。該村鎮銀行對貸款的客戶進行嚴格的準入控制,規定一般BBB級以上的客戶才能貸款,對BB級及以下的客戶嚴格審核。經村行的綜合評定,該企業的資信狀況良好,屬于A類等級授信客戶。
根據(式3)以及前文所述,我們需要的違約概率(EDF)、違約損失率(LGD)均從村鎮銀行所在地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索取數據。采取數據的時間跨度是2000—2009年,一共十年。具體的計算方法是年平均法,即EDF=年平均貸款違約筆數/年平均貸款總筆數,LGD=年平均違約損失金額/年平均貸款總金額。經計算,A類等級對應的EDF為0.02,LGD為0.0021。對于風險敞口(EAD),(式4)中的■aiSi表示在貸款違約時該項抵押或擔保中銀行所能回收的最小金額。在實際中,這等同于抵押物經評估中介評定后的價值,一旦貸款發生違約,銀行能夠取回抵押物的金額。由于NB企業以廠房及機器作抵押物,前文已述抵押物價值為240萬元,即■aiSi=240萬元,于是EAD=250-240=10萬元。把相關數據代入(式3)與(式5),可得EL=0.0002%。
2.非預期損失部分。根據(式6)采集到的數據是,該村鎮銀行的經濟資本收益率確定為10%,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為8%,經濟資本占用額=8%×240萬元,代入有,UL=0.7680%。
把EL與UL加起來,就有風險溢價率=EL+UL=0.7682%。
(二)期限風險溢價率的計算
對于A類企業,經查表1有,24(含)—36個月的期限風險系數是TR=0.04,代入(式9),有期限風險溢價率=0.04×0.0021×10/250=0.0003%。
把上述的信用風險溢價率與期限風險溢價率加總,即可得該筆貸款總的風險溢價水平= 0.7682% + 0.0003%=0.7685%。
(三)資金成本率的計算
在調查中發現,該村鎮銀行的成本會計系統并沒有達到(式16)所需要數據的要求。也就是說,在實際中村鎮銀行難以對任一筆貸款區分其中的資金來源哪一部分是來源于歷史資金,哪部分是來源于新增資金,于是不能直接用(式16)計算村鎮銀行的資金成本率。經研究,我們采用近似的計算方法處理,按可用資金成本率的定義,把資金成本即利息支出除以可用資金總額,于是把(式16)改寫成:
FC=(1/N)×所有利息支出/可用資金總額 (式19)
式中的FC、N的含義與(式16)相同。村鎮銀行的所有利息支出額為976萬元,可用資金總額為4.88億元,這里N=2,代入(式19)有FC=1%。
(四)貸款費用率的計算
對于貸款費用率,根據(式17)來計算。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有,該村鎮銀行上年扣除利息支出后的總支出為320萬元,上年貸款利息收入為1 296萬元,上年總收入為1 696萬元,上年貸款規模為1.85億元,把數據代入,有貸款費用率=1.3218%。
到此為止,把前面四部分加起來就是保本利率,即保本利率=信用風險溢價率+期限風險溢價率+資金成本率+貸款費用率=3.0903%。這就是村鎮銀行為了至少不虧本,對于該筆貸款所確定的利率必須達到的最低水平。
(五)目標利潤率部分
對于不同貸款目標利潤的確定,村鎮銀行沒有統一的標準,視具體情況而定。實際操作中,村鎮銀行是根據每一筆貸款的數額、貸款的用途以及該貸款項目的預期收益來確定貸款的目標利潤。村鎮銀行對于NB企業的該筆貸款,經過各方面的綜合評定,考慮到要服務三農,最終得出目標利潤率是2%。
綜上,把保本利率與目標利潤率相加,即得該筆貸款對應的固定年利率=保本利率+目標利潤率=3.0903%+2%=5.0903%。
由于人民銀行規定的一至三年內貸款基準利率為5.40%,村鎮銀行允許的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為[0.9,4],即其允許的貸款利率區間為[4.86%,21.60%],利用上述模型計算出來的貸款利率5.0903%位于允許的范圍內,是有效的利率水平。
研究結論及建議
1.實際上,該村鎮銀行對于NB企業貸款采用的利率是央行兩年期的基準利率,為5.40%,而運用模型算出來的貸款利率是5.0903%,為基準利率下調5.7%之后的水平。該村鎮銀行采用央行的基準利率去發放貸款,存在著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與模型計算出來的利率相差0.3097%,這一差距保證了該村鎮銀行的絕對利潤,因此筆者認為,5.40%的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水平是偏高的。另一方面,村鎮銀行的做法表明了實際操作中它并沒有實行科學的貸款定價,而只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同期同檔次利率來發放貸款。因此,給村鎮銀行的建議是,應該要對貸款進行科學合理的定價,對不同的客戶定出不同的貸款利率,而不應該對BBB類以上的信用等級客戶貸款采用同樣的基準利率。
2.由模型計算的村鎮銀行的利率構成來看,占最大比重的是保本利率,為3.0903%,可以說這幾乎是各筆貸款利率相同的部分。2在保本利率的基礎上加上一定的目標利潤率,就可以得出最終的貸款利率。目標利潤率因不同情況而有高有低,這樣最終的貸款利率也有高低之別。目前中國央行規定的利率下限只有0.9倍,這顯然是不夠的。假如村鎮銀行的目標利潤率為1%,那最終的貸款利率將有可能低于基準利率下調10%之后的水平。因此,建議中國央行應進一步實行利率市場化政策,逐步放寬利率下限的管制,允許利率下調的幅度最多可以達到20%~30%。
3.在調查中也發現,該村鎮銀行要真正采用上述貸款定價模型或其他定價模型實施科學合理的貸款定價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的問題有相關數據積累不夠、成本會計系統落后、貸款定價人才缺乏。為此,村鎮銀行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來切實提高自身的貸款定價的能力:① (1)建立村鎮銀行貸款定價數據庫。(2)按照新巴塞爾協議要求,建立和完善內部評級系統。(3)加快管理會計系統的開發和應用。(4)加強貸款定價人才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葉肄聰.村鎮銀行貸款定價模型選擇的研究[J].財經界,2010,(1).
[2]許一覽.淺議對公貸款風險定價的建模與實現[J].世界經濟情況,2009,(6).
[3]徐愛華.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方法研究——湖南的現狀考察與模式選擇[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5).
[4]李明賢,李學文.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5]陳堅.國際銀行業貸款定價模式分析及借鑒——以國際某銀行為例[J].金融管理與研究,2007,(12).
[6]龍筱剛.商業銀行貸款定價問題探討[J].價格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