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沼氣是一種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是進一步擴大內需,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內容;大力發展沼氣是解決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從實證的角度,找出影響新農村沼氣使用的各個因素,并分別對各個因素提出假設并建立模型,用SPSS16.0進行回歸分析對提出的假設進行驗證,最后提出新農村建設視角下沼氣使用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沼氣;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5-0030-04
引言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循環農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焦點,而沼氣作為發展循環農業中的重要一環,為新農村建設解決能源問題提供了支持。尤其是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要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而大力發展沼氣是發展循環農業、解決生態環境保護的必要措施。隨后在國務院提出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上又一次提到了加大農村沼氣建設。對于農村沼氣的使用,國內外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因此,本文從實證的角度對新農村沼氣使用因素進行研究,有助于促進沼氣建設和發展循環農業,對促進中國新農村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推進沼氣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一、文獻綜述
對于農村沼氣的研究國外比較著名的有以下幾位:Varuna S.K.Singalb(2007)認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的挑戰。除了食物以外,能源是影響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最緊迫的因素。ZAMORANO Montserrat等(2007)通過研究西班牙南部一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所產生的沼氣來研究能源的潛力。MUSTAFA OMER Abdeen(2005)研究了蘇丹的可再生能源的問題。針對蘇丹的農村能源發展現狀,指出了蘇丹農村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A.Isci等(2007)研究認為,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不足,促使研究者去研究替代能源資源。LANTZ Mikael等(2007)從激勵、壁壘和潛力三方面研究了沼氣系統在瑞典的前景。國內的學者也從不同的角度對農村沼氣進行了研究。陳奕民(2004)指出了檐州市農村沼氣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崔煒等(2006)對中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村沼氣的條件與對策進行了研究和分析。符少懷等(2005)對海南省的農村沼氣建設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劉建峰(2008)依據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農村沼氣發展現狀,歸納總結了農村沼氣建設的發展優勢。佟啟玉(2008)針對黑龍江省海林農場進行了調查研究。黃勇等(2008)通過對貴州省畢節地區農村沼氣建設情況的回顧,就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
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對農村沼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沼氣能源的發展現狀、發展優勢、發展方向等問題上,對農村使用沼氣的影響因素從理論的角度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對此進行系統性驗證的研究仍很欠缺。
二、研究假設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分析出河南省新農村沼氣使用的影響因素。為了研究的需要和問卷設計,我們首先要提出對農村使用沼氣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參照相關文獻分析結果,并結合沼氣使用自身特點,考慮如下因素會對農村使用沼氣產生顯著影響。
(一)知識水平
根據訪談得出的結果,知識水平維度包含三個方面:環境意識、科普知識、文化水平。
1.環境意識。我們在調研訪談過程中發現,農戶的環境意識直接影響著農戶使用沼氣的積極性。沼氣技術在改善農民生活、生產環境,乃至改善區域水環境等方面效果顯著。從調研結果看,愿意對沼氣投資的農戶一般都具有相對良好的環境意識。基于上述原因提出假設。
假設H1a:良好的環境意識對農戶使用沼氣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2.科普知識。在調研訪談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有一定科普知識的農戶更容易接受和使用沼氣。沼氣的使用不同于柴、煤等傳統能源,需要農戶有一定的科普知識。有一定科普知識的農戶相比缺乏科普知識的農戶更容易接受使用沼氣。
假設H1b:具備一定的科普知識對農戶使用沼氣將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3.文化水平。在調研訪談過程中我們還了解到,文化水平較高的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對構建循環農業持支持的態度,能夠明白使用沼氣的好處。
假設H1c:文化水平越高越對農戶使用沼氣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二)原料供給
原料供給量。調研訪談發現,在飼養牲畜較多,糞便收集比較方便的地區,農民對沼氣更容易接受。
假設H2a:原料供給越充足越對農戶使用沼氣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三)管理能力
1.技術支撐。從查閱文獻中得知,地區技術力量越強,服務網點技術人員技術越高的地區,使用沼氣的用戶要多于其他地區。所以,技術支撐越強對沼氣使用越有利。
假設H3a:技術水平越強越對沼氣使用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2.后期服務。在調研訪談中發現,隨著沼氣池建設數量的增多,大量后續管理和服務工作都沒有跟上,一些工作人員無法顧及沼氣池的后續服務工作,而且沒有專業人員的維修和養護,直接影響了沼氣池的正常產氣運行,影響了效益的發揮和項目的順利進行。
假設H3b:沼氣的后期服務體系越強大越對沼氣使用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四)國家政策
1.政策法規。調查訪談中發現,在一些農村沼氣政策法規比較健全以及宣傳力度大的地區,農戶越容易使用沼氣。
假設H4a:沼氣使用的法規越健全,宣傳力度越大越對農戶使用沼氣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2.政府投入。調查發現近年來發展農村戶用沼氣都是政府的行為,依靠國家投入項目補助資金和技術設備,農民自發投資建設的較少,但是國家補助的資金往往不夠,需要農戶自己承擔的比例過高,農戶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從而影響了沼氣池的推廣和利用。
假設H4b:政府對沼氣建設投入越多越對農戶使用沼氣產生顯著正向影響。
基于以上假設與先前的研究結論,提出本研究模型(如圖1所示)
■
圖1研究模型圖
三、實證研究
(一)問卷設計
調查問卷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問卷說明,主要是對調查的性質、目的向被調查者加以說明,同時向被調查者介紹沼氣的使用意義。問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調查被調查者的性別、受教育程度等一些基本信息。問卷的第三部分為問卷的主體部分,由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組成,客觀部分主要是關于農戶使用沼氣的影響因素的指標設計,主觀部分主要是對影響農戶沼氣使用因素的搜集。其中問卷的第三部分(關于農戶使用沼氣的影響因素的指標設計)主要采用評比量表和LIKERT的五刻度評分法,即對每個問題給出五個描述性刻度由被調查人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刻度。
(二)預測及數據分析
本次預測調查總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問卷71份。回收率80%,有效率71%。利用這71份問卷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做出相應的檢驗。首先通過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可靠性分析,所有測向的Item to Total大于0.4的指標。通過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來驗證問卷的因子結構。對預測的數據進行KMO檢驗。通過分析發現,KMO的值為0.552,一般說來,KMO值大于0.5就表明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后,對提取的因子的載荷進行斜交旋轉,每個變量在相對應的因子上的因子載荷都大于0.5,在其他因子上的載荷都小于0.5,表明問卷的因子結構與預先的假設基本一致。在探索研究中Alpha系數達到了0.734以上,標準化以后的Alpha系數達到0.867,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該問卷具有很好的信度,問卷調研所得數據是穩定和可靠的。
(三)正式施測及分析
正式施測的目的有兩個:(1)利用由預測階段所確立的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影響因素問卷,重新取樣收集數據,驗證影響的公因子及其構成;(2)利用logistic回歸對農戶使用沼氣的影響因素進行篩選。對由本次調查所收集到的研究數據,主要做如下分析:1)因子分析:提煉公因子;2)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八個假設,即Hla、Hlb、Hlc、H2a、H3a、H3b、H4a、H4b。
本次調查的地區有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吳城鎮羅畈村,許昌長葛市南席鎮毛莊村、游罕村、李侯張村,鄭州市中牟縣官渡鎮水潰村,鄭州市中牟縣劉集鄉大吳村,安陽市安陽縣蔣村鄉西麻水村,信陽市固始縣草廟鄉棠堆村。本次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5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224份。回收率為85.67%,有效回收率為74.67%。發放問卷的縣區都屬于河南省典型特征平原特征區,受訪者的結構為:男性占56.25%,其中30歲以下占10.2%,31~40歲之間占11.16%,41~50歲之間占25.35%,51~60歲之間占46.39%,61歲以上的占6.9%。被調查群體能夠代表整個河南省農戶總體使用沼氣的情況。
采用SPSS16.0統計分析軟件對本次問卷調查所收集到的研究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先對收集到問卷的數據匯總,對涉及因子的問卷選項進行相關行分析,結果各個問卷選擇的相關行都大于0.3,說明可以進行下一步,然后進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和KMO檢驗,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253.318,相應的概率P值接近0。如果顯著性水平α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α,則應拒絕原假設,認為相關系數矩陣與單位陣有顯著差異。同時,KMO值為0.854,根據Kaiser給出的KMO度量標準可知原有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然后提取各個因子。顯著影響因素的篩選在此次實證研究中采用logistic回歸,Logistic回歸的具體數學模型如下:
ln■=β0+β1f1+β2f2+……+βifi
其中,P(y)為影響農村沼氣使用因素的概率,fi代表影響P(y)的各個因素,β0為回歸方程的截距,βi為回歸系數,然后將相關的數據代入回歸方程,運用SPSS16.0進行顯著影響因素篩選的相關運算。
由此,再通過SPSS很容易得到各自變量的標準差,代入公式計算得到五個自變量的標準化logistic回歸系數(見表1)。
表1標準化Logistic回歸系數表
■
我們注意到因子的系數均為正值,表明環境意識越優、技術支撐越好、政府投入越高、政策法規越完善、后續服務越配套的地區的農戶更容易使用沼氣。
最后,我們得到Logistic回歸方程:Logistic(p)= -12.726
+1.0299環境意識+1.3550技術支撐+0.4606后期服務+0.4330政策法規+1.1457政府投入。
該回歸方程說明環境意識越優、后期服務完善、技術支撐好、政府投入高、政策法規完善對農戶使用沼氣有正向影響。五個正向因子對方程的影響程度從大到小排列為:f5>f8>f1>f6>f7。
綜上所述,最終模型中包括的變量是第1,5,6,7,8因子,其中環境意識優、技術支撐好、政府投入高、政策法規完善、后期服務體系配套對農戶使用沼氣均有積極的正向影響。所以,研究假設H1a、H3a、H3b、H4a、H4b得以證明,而假設Hlb、H1c、H2a沒有得到證明(見表2)。
表2 研究假設匯總表
■
四、結果分析與對策
(一)沼氣使用的顯著影響因素模型
通過前面的實證分析可以得出: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因素有很多,但通過logistic回歸發現對農戶使用沼氣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只有五個,分別是環境意識、政府投入、技術支撐、后期服務、政策法規。由此我們可以得到,農戶使用沼氣的顯著影響因素模型(圖2)。
■
圖2農戶使用沼氣的顯著影響因素模型
(二)結果分析
環境意識強之所以能夠成為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正向顯著性因素,事實上也驗證了沼氣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存在的事實。農戶使用沼氣系統極具生態效益。沼氣系統的建立,極大地改善了農戶的養殖環境,不僅降低了生豬疫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帶動了生態養殖規模的擴大。同時,沼肥的施用可降低化肥、農藥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產出效率,改善農產品品質,從而促進生態養殖業和高效種植業的發展。政策法規也是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正向顯著性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政策法規傾向于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加強相關沼氣實用知識宣傳,農戶能從中認識到沼氣使用的高效率性。對于大多數普通農民來說,他們是具有“環境的短視性”的,并不能完全理解沼氣使用的環保性,但是對于“沼氣長期使用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從而節約自己的能源支出費用”這個信息是敏感的。技術支撐即指農戶對沼氣池建設及使用的技術水平高低,主要包括沼氣池如何建設、建設好之后如何良好產氣等。這些技術的不完善,直接影響了農戶使用沼氣的積極性。所以,技術支撐強的農戶群體會更容易接受使用沼氣,技術支撐強也就成為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正向顯著性因素之一。沼氣后期服務體系完善是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正向顯著性因素之一。據調查顯示,大多數沼氣使用村還沒有建設沼氣后期服務網點,這就對農戶使用沼氣產生很大影響,大部分農戶傾向于在有沼氣服務網點的地區使用沼氣,這就極大地方便了農戶維修沼氣設施和接受沼氣建設的技術指導。
(三)對策建議
1.加大宣傳,統一認識。環境意識強是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顯著性因素。而我們要增強農戶的環境意識,培養農戶具有良好學習科普知識的習慣,就需要政府在村鎮各級全方位地營造“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學習氛圍”的良好環境。各級管理者、推廣者要從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的角度出發,利用廣播、電視、光碟、書籍等多種方式,開展廣泛宣傳建沼氣的必要性和實用性,提高農民對建造和使用沼氣的思想認識。
2.加強行政力度,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一是應該組織廣大干部學習國家關于加快能源建設的有關文件、政策,認識到沼氣建設的重要性。二是組織各級干部外出考察,學習異地發展沼氣的經驗,教育引導廣大農村干部充分認識發展沼氣是農村實現小康、農民過上文明富裕新生活的有效途徑,是黨和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體現。三是明確地方政府與業務部門的工作責任,各部門領導必須切實履行起農村沼氣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明確一級黨委、政府在沼氣建設中的主導地位,要求農業部門做好規劃布局、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灶具配送、檢查驗收、后續服務等工作,并根據職能分工,建立相應的考核、獎懲措施,形成一把手親自抓,相關領導配合抓的工作機制。四是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明確責任主體,從法律方面提高農民對沼氣使用的重視程度,提高沼氣使用率,建設可持續發展新能源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3.廣開資金籌措渠道,增加資金投入。通過上面的研究我們發現,政府投入能夠成為影響農戶使用沼氣的顯著性因素之一,也就是說資金成為不少農戶建設沼氣設施的瓶頸。顯然在短時期內通過提高農民收入來解決農戶建設沼氣的資金問題是很不現實的,但是可以通過政府補助的方式建設沼氣池。
4.加強管理服務工作,建設沼氣服務網點。大力發展農村沼氣,質量是前提,管理是重點,服務是保證。各地政府應牢固樹立“質量、安全高于一切”的觀念,堅決糾正“重數量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重建設輕管理”的做法。堅持就業準入制度,堅持建設標準和技術標準,抓好“建、管、用”三個環節,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用一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實行項目監理制、材料招標制、單項驗收制、領導責任制,把項目建設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5.加強技術培訓,建設技術支撐體系。目前農村沼氣生產技術含量不高,無論從沼氣池的設計、設備裝配、管道,還是灶具等一系列環節上的技術難關尚未攻克。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應不斷創新技術。以沼氣為紐帶,充分發揮沼液、沼渣在農業中的作用,帶動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發展。各縣、鄉、村應根據當地不同的生態、社會和經濟狀況,實施切實可行的三結合(豬—沼—果)能源生態模式、四位一體(沼氣池、畜禽舍、廁所、日光溫室)能源生態模式、五配套(沼氣池、太陽能暖圈、廁所、水窖、果園節灌設施)能源生態模式,積極引用新型高效的沼氣綜合利用技術,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綜合效益。保證沼氣工程順利實施,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參考文獻:
[1]Varuna and S.K. Singal. Review of augmentation of energy needs u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India .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Volume 11,Issue 7,September 2007,Page 1607-1615.
[2]ZAMORANO Montserrat,PEREZ Jorge Ignacio Perez,PAVES Ignacio Aguilar,RAMOS RIDAO Angel. Study of the energy potential
of the biogas produced by an urban waste landfill in Southern Spain .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Volume 11,Issue 5,
June 2007,Page 909-922 .
[3]MUSTAFA OMER Abdee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Sudan .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Volume 11,Issue 7,September 2007,Page1481-1497.
[4]A. Isci and G.N. Demirer . Bio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from cotton wastes . Renewable Energy,Volume 32,Issue 5,April 2007,Page
750-757.
[5]LANTZ Mikael,SVENSSON Mattias,BJ?觟RNSSON Lovisa,B?觟RJESSON Pal. The prospects for an expansion of biogas systems in
Sweden—Incentives,barriers and potentials . Energy Policy,Volume 35,Issue 3,March 2007,Page:1830-1843.
[6]崔煒.西部農村沼氣建設現狀與對策[J].中國沼氣,2006,(4).
[7]黃勇,陸笛,汪靜,劉琴.畢節地區農村沼氣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農業環境與發展,2008,(3).
[8]劉海軍,梁峰超.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北京農業,2008,(5).
[9]王巖.論實現農村沼氣可持續發展[J].現代農業科技,2009,(6).
[10]王濟川,郭志剛.Logistic回歸模型——方法與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