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車產業涉及面廣、關聯度高、拉動消費作用大,發展汽車消費信貸對于保增長、擴內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08年以來,在國家相繼出臺《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降低油價以及免收包括養路費在內的六項費用等利好政策的促使下,甘肅汽車產業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這為發展汽車消費信貸市場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但由于甘肅省的汽車消費信貸市場目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還存在著擔保抵押形式過于單一、汽車貸款風險相對較高、部分消費者缺乏誠信意識等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汽車消費信貸;金融服務體系;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F83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5-0197-02
一、甘肅省汽車信貸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融資環境的逐步改善,甘肅省金融機構積極落實國家消費信貸政策,加大了對汽車生產、流通、消費和維護等環節的信貸投入。據調查,2007—2009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汽車貸款余額分別為115 448萬元、133 969萬元和198 939萬元,在全省各項消費貸款余額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分別為10.41%、10.58%和10.69%,汽車信貸業務有了較快的增長。
分機構看,在全省開展汽車貸款的金融機構中,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占據了主要地位,2007—2009年各項汽車貸款余額分別為56 862萬元、66 193萬元和104 919萬元,分別占全省各項汽車貸款余額的 49.3%、49.4%和52.7%;其次是國有商業銀行,各項汽車貸款余額分別為47 171萬元、42 724萬元和64 193萬元,分別占全省各項汽車貸款余額的40.9%、31.9%和32.3%;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也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此項業務,汽車貸款余額分別為11 415萬元、25 052萬元和29 827萬元,分別占全省各項汽車貸款余額的10%、18.7%和15%。
從貸款用途看,全省金融機構發放的汽車貸款主要集中投放在汽車消費環節,2007—2009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汽車消費貸款余額分別為111 893萬元、121 272萬元和192 772萬元,分別占全省各項汽車貸款余額的96.9%、90.5%和96.9%,分別占全省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的12.2%、10.9%和10.4%;汽車制造商、汽車零配件生產廠商及汽車經銷商運營設備貸款分別占全省各項汽車貸款余額的比重僅為3.1%、9.5%和3.1%。2007—2009年汽車貸款的不良率分別為9.0%、7.7%和5.8%,汽車貸款不良率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
二、金融機構開展汽車消費信貸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全省金融機構不斷加強經營管理,積極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汽車貸款風險防控體系,進一步拓展汽車信貸業務。
1.建立激勵和預警機制,將汽車信貸風險關口前移。近年來,全省金融機構積極采取措施,努力防范和化解汽車貸款風險。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蘭州銀行通過組織人員開展市場調研,舉辦培訓班和知識講座等多種途徑,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市場開發和風險識別能力。工商銀行甘肅省分行制定了消費信貸風險處置預案。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實行了以盈利貢獻和風險防范為核心的內部考核體系,把考核和職工績效掛鉤,切實防范和化解不良貸款風險,提高了汽車貸款質量。
2.建立健全相關業務管理制度,汽車信貸管理更加規范。相對于其他傳統信貸業務,汽車消費信貸業務是一項綜合收益較高但風險也較大的業務。為此,金融機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如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按照上級行下發的《個人汽車貸款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業務流程,通過實地調查和復審,審慎的選擇客戶,先后與11家經營規模大、資金實力強、信譽程度高、合作前景好的汽車經銷商開展了個人汽車貸款業務合作;招商銀行蘭州分行先后制定了《招商銀行蘭州分行汽車經銷商融資管理辦法》和《汽車經銷商融資操作規程》,創新了汽車經銷商融資品種,開辦了網上票據、網上信用證等業務,探索建立了“擔保+監管”的風險控制模式,目前該行已與一汽豐田、上海大眾、現代等汽車經銷商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省農村信用聯社、蘭州銀行也都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制定了汽車按揭貸款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明確貸款操作流程,落實審批、發放等相關責任,促進了汽車貸款業務的規范發展。
3.銀企互動,確保全省汽車貸款業務的穩健有序開展。一是認真做好貸前調查工作。為防范信貸風險,全省各金融機構積極落實“三查”制度。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省農村信用聯社在貸款前期,要求客戶經理必須對借款申請人進行入戶調查,調查申請人居住環境、家庭生活情況,核對購車人戶籍及居住證明等客戶相關資料,對其收入狀況、償貸能力做出判斷,并建立完善的調查資料檔案。二是認真落實貸后管理制度,加強非現場監測與現場檢查的有機結合,及時發現違約貸款的苗頭,對違約貸款立即開展催收工作,并隨時根據違約的時間和貸款形態遷徙情況采取對應的催收措施,防止貸款形態劣變,確保貸款安全。三是強化對經銷商的管理,有效控制風險。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招商銀行蘭州分行在資金管理上,要求車輛首付款、貸款資金均存入經銷商在銀行開立的專戶中,由經銷商一次性支付車款,保證了貸款專款專用。
4.多措并舉,提高貸款擔保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金融機構在開展汽車信貸業務時,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信用風險和擔保風險,因此各金融機構通過積極探索多種擔保方式,最大限度的防范和化解風險。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在辦理個人汽車消費貸款時,采取由所購置車輛提供抵押擔保和由汽車經銷商提供保證擔保為一體的“組合擔保”方式。對客運車的審核,要求借款人必須具備線路運營資格,并由資質較好的客運公司出具承諾函,發生風險后可以直接從客運公司結款償還貸款;蘭州銀行在保險公司停止還款履約保證保險的情況下,積極探索與擔保公司的合作,降低了風險,保證了汽車信貸業務的順利開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隨著國家振興汽車產業戰略的實施,汽車金融服務必然會迎來更加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當前一些制約甘肅省汽車金融服務健康平穩發展的因素和問題不容忽視。
1.擔保抵押形式單一,抵押物貶值過快,無法覆蓋貸款風險。從2003年停止辦理汽車消費貸款履約保證保險業務后,汽車貸款業務的擔保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多數金融機構的汽車貸款業務主要還是依賴房產抵押,部分貸款采取經銷商或專業擔保公司擔保加所購車輛抵押擔保方式,但由于抵押登記制度還不完善,房管和車管部門的工作協調還不順暢,抵押登記的時效性不能得到保障,對汽車貸款業務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生產企業在不斷推出新的汽車品牌的同時逐漸降低汽車價格,汽車價值下降速度較快,再加上每年的固定折舊,在短時間內抵押車輛的價值迅速貶值,無法覆蓋金融機構貸款風險。
2.汽車貸款風險相對較高,金融機構存在“恐貸”心理。2006年以來,全省汽車貸款不良率雖然呈現出逐年下降態勢,但總體水平仍然高于住房按揭貸款等其他個人消費貸款,導致金融機構產生了“恐貸”心理,使得全省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
3.部分消費者缺乏誠信意識,汽車貸款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信用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部分消費者信用觀念淡漠,一些借款人提供虛假資信材料騙取銀行貸款;個別汽車經銷商為了達到從銀行多獲取貸款的目的,故意將購車的相關費用加在車價內,變相的提高汽車價格,增加了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同時,缺乏對失信者的監督和對惡意欠款人的懲戒機制,導致汽車貸款存在一定的道德風險。
4.多層次的汽車金融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目前,甘肅省提供汽車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比較單一,銀行獨攬汽車金融服務市場,專業化的汽車機構發展滯后。同時,提供的汽車金融服務也十分單一,主要局限于向汽車消費者和汽車生產企業的經銷商及其下屬零售商的庫存產品提供貸款服務等傳統業務上,還未形成一個從制造、銷售、消費直到最后報廢的整個汽車產業的每個環節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其他產業的完整的金融服務業鏈,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甘肅省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嚴重制約著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
四、對策建議
1.金融機構應認真落實汽車貸款管理的相關制度,嚴把貸款審查關,積極創新擔保抵押方式,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汽車貸款風險。要加強對借款人的資信、還款來源以及對擔保人的資信的了解,與汽車經銷商加強合作,相互協調,規范操作,共同把好資信審查關。同時要認真執行《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首付款的比例。積極探索金融機構—經銷商—保險公司三方合作,來彌補金融機構在專業方面的劣勢,同時利用保險公司的風險處理機制,提高金融機構防范風險的能力。
2.健全社會和個人信用保障體系,為汽車金融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征信體系、信用查詢系統和信用評估體系,建立起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檔案。使銀行、保險機構通過查詢借款人的歷史信用記錄,全面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資信情況。同時,加大對失信者的懲戒力度,為汽車消費貸款的發展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3.積極創新信貸品種,努力拓展汽車融資業務。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汽車消費市場潛力很大,特別是國家振興汽車產業戰略的實施,為汽車融資業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金融機構要轉變觀念,積極創新信貸品種,努力拓展汽車融資業務,結合國家振興汽車產業戰略,制定汽車融資業務發展規劃,加大對自主品牌和關鍵零部件生產的支持,結合“汽車下鄉”,創新消費信貸產品,促進汽車融資業務取得更大的發展。
4.建立多層次的汽車金融服務體系,使汽車金融業服務模式的發展趨于多元化。要打破銀行獨攬汽車金融市場的局面,促進專業化汽車金融機構快速發展。探索建立汽車金融公司與銀行的合作,商業銀行在資金、結算、網點等方面的優勢可以彌補汽車金融公司的不足,而汽車金融公司的專業能力與風險控制能力也恰恰是銀行的不足,合作之后,汽車金融公司可獲得資金,擴大業務,而銀行則可規避風險。完善汽車金融服務機構應具備的制度。
參考文獻:
[1]何忱予.汽車金融服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牛大勇,李柏洲.汽車金融公司的產業價值鏈整合對自主品牌汽車集團的啟示[J].上海金融,2007,(8).
[3]倪嘉薇,吳霖生.汽車信貸與保險[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5.
[4]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R].[責任編輯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