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歷史性和制度性等原因,中小企業在融資、稅收、市場竟爭等方面很難與大型企業相比較,處于明顯的劣勢。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的問題及其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 融資 對策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充當經濟增長引擎、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優化產業結構等獨特功能廣泛體現出來,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社會環境、信用環境和政策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與國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狀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仍十分嚴峻。尤其是中小企業中的民營企業,比如建筑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和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若沒有集團公司支持,它們的融資就會變得更加困難。資金是企業的生命,一旦融資發生問題,企業的運營鏈條就會中斷,從而威脅到企業的生存。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業整體素質不高,經營風險較高。
一方面大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文化素質偏低,經營粗放,管理水平跟不上,對市場行情以及宏觀政策變化的預測缺乏前瞻性;另一方面產品科技含量不足且缺乏創新,經受不住市場風險的沖擊,抗風險能力較弱。在我國,中小企業5年淘汰率近70%,30%左右的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能夠存活10年以上的中小企業僅占1%,因而中小企業往往存在較高的經營風險。
2.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信用觀念淡薄。
中小企業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缺乏內部控制機制,不能提供準確及時的財務報表,加大了銀行產生不良貸款的風險。另一方面。中小企業信用觀念不強,法制意識淡薄,欠息,逃債,賴債等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中小企業整體信用不良的局面。銀行為了規避自身風險而“惜貸”,結果使中小企業長期被排除在傳統的銀行體系外。
3.中小企業難以提供合規有效的抵押擔保。
一方面部分企業由于自有資產權屬不明確或租賃經營,無法辦理抵押登記;另一方面,大部分企業由于發展較快,在自有資金尚沒有達到一定積累的條件下,規模迅速擴張,舉債較多,資產負債率較高,大部分財產均已設定抵押,因而申請新貸無法提供合規有效財產抵押。
4.金融體系中缺乏通暢的直接融資渠道。
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的孵化器,具有向社會籌資,促進產權流動、優化資源配查等作用。但是,對我國而言,日前國內尚未建成可供中小企業融資的正規資本市場。我國滬深股市以支持國有企業發展為主線,其融資機會較偏向于國有企業。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解決對策
1.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
推進中小企業改革,以涉及產權改革的形式為主,通過出售、拍賣等有償轉讓的形式,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具有自我積累能力的現代企業制度。新建和改制后的中小企業,應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企業組織形式。另外,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素質,規范企業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切實提高自身信用等級。
2.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金融體系和健全的經營機制。
(1)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商業銀行貸款體系,完善商業銀行的貸款激勵機制。
首先,我們可以嘗試在現有的商業銀行設立中小企業事業部,專門負責中小企業融資。同時,銀行應開展金融創新,通過抵押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建立間接融資風險分擔體系。其次,商業銀行應加快建立內部責任和權利相對稱的信貸管理激勵機制,改變目前重約束、輕激勵的貸款管理方式,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增強信貸人員收集中小企業信息并提供貸款的積極性。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必須建立多層次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發揮擔保機構的綜合效能。首先要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信用擔保體系。由各級政府財政出資,設立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的擔保機構,實行市場化公開運作,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次,成立商業性擔保公司。以法人、自然人為主出資,按公司法要求組建,實行商業化運作,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第三,建立互助性擔保機構。由中小企業自愿組成,聯合出資,發揮聯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為目的。
(3)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
各類銀行要改進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開展授信業務,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貨款;對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開辦公司理財和帳戶托管業務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的準入條件,支持開辦融資租賃業務,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質鉀貨款試點;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方式和手段進一步發揮典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4)采取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首先要保護和規范民間融資市場。民間金融機構是對銀行資金低效率的補充,但是由于他們不具有合法身份,容易引發經濟糾紛和金融詐騙事件,所以應盡早從政策上和制度上進行規范和引導,盡早將民間融資納入國家金融體系,鼓勵對中小企業的融資。
其次要大力發展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于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由于其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特點,出現問題時租賃公司可以回收、處理租賃物,因而在辦理融資時對企業資信和擔保的要求不高,所以非常適合中小企業融資。
3.加強法律體制的建設,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宏觀政策環境。
制定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完善政策支撐體系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我國今后還要盡快健全中小企業法律體系。在中小企業法律體系的構筑中應以構筑全方位體系為原則,使中小企業的各種融資渠道都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 時東來 田艷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析》,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21)
[2] 黃 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癥結及對策思考》,金融經濟,2009,(12)
[3] 陳愛早:《國外成功經驗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啟示》,特區經濟,2008,(08)
[4] 張同 張維東:《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現代鄉鎮,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