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單交易方式使得國際貿易變得便利,形式交貨方式不再要求買賣雙方必須面對面交易。但是提單交易中經常出現貨物與單證到達時間不一致情況,導致保函的濫用。電子提單正是適應了傳輸的快捷可以避免無單提貨情形發生而受到貿易雙方的青睞。但是電子提單的無紙化形式能否具有像紙質提單那樣的物權效力就需要進一步研究了。
[關鍵詞] 電子提單 效力 欺詐
一、電子提單的概念及其產生背景
電子提單,是指通過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傳遞的有關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數據 。電子提單的特點是無紙化,買賣雙方以及承運人之間都只是保有電子提單的密碼并且電子提單的具體內容也是由承運人在大副驗貨合格后出具的。
在國際貿易中,由于運輸方式的革新同時銀行審單方式的陳舊依然恪守嚴格的單單相符、單證相符原則導致貨物與單據無法同時到達。承運人往往不愿意承擔耽擱船期的風險尤其是在租船運輸中存在速遣費(如果提前返航則有相應租船費用的折扣返還,如果滯期了則相應要增加租船費用)。另一方面作為國際貿易中的買方來說,國際市場價格總是在變化的,只有盡快提貨轉賣才能避免可能的價格損失。但是根據國際貿易規則,提單具有物權的效力,只有持正本提單的收貨人才能提取獲取。因此,收貨人通過保函加副本提單來提貨同時承運人也樂于接受保函放貨。如此看似完美雙贏的做法卻會給正本提單所有人(買房所在地銀行)帶來巨大風險,買方在得到貨物之后可能會不向銀行贖單。
二、電子提單的流轉模式
電子提單正是由于無紙化形式,在流轉中主要是買賣雙方以及承運人之間的電子數據交換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承運人在托運人提交獲取之后經過了大副檢驗之后將貨物表面狀況錄入網上格式提單中,并將登陸下載的密碼告訴托運人。承運人還應當將電子數據傳輸給議付銀行但收貨人不能得到數據。在貨物到達目的地之后,收貨人先去議付行議付貨款得到電子數據然后與承運人數據核對提貨。這樣的流轉方式能夠有效避免收貨人在憑保函加副本提單提貨后不去銀行贖單的欺詐情形發生。同時電子提單的運用能夠節省銀行審單的麻煩。電子提單的流轉模式也能夠避免第三人假冒收貨人去提貨的情況發生。因為,銀行在議付時會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明文件才能提供相關的電子數據,所以第三人是無法冒充收貨人去提貨的。
三、電子提單的物權效力分析
《漢堡規則》規定了提單是一種用以證明海上運輸合同和貨物由承運人接管或裝船,以及承運人據以保證交付貨物的單證。因此,提單具有提取貨物支配貨物的物權效力。對此,我國海商法第71條的規定與《漢堡規則》類似:提單,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證。提單中載明的向記名人交付貨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貨物,或者向提單持有人交付貨物的條款,構成承運人據以交付貨物的保證。
單據要具有物權效力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紙質化;2.能夠方便轉讓流通;3.能夠代表一定的貨物價值能夠支配貨物。傳統的紙質提單由于有實物載體而且相關國際公約及各國法律皆賦予了提單物權的效力,持有提單的人可以支配貨物,也可以將提單轉讓,但是電子提單由于無實物載體而且電子數據具有方便修改的特性。
由于電子提單有極大的經濟便利特點,因此我們不能否定電子提單的物權效力。法律所要做的是賦予電子提單物權效力,主要應該從兩方面入手:1.立法將電子提單納入到提單的應有范圍;2.密碼成為電子提單轉讓流通的客體,那么如何進行流轉由誰來保證提單信息的安全。
電子提單在合同訂立以及充當糾紛解決的證據方面對傳統法律提出了挑戰。首先,合同的成立需要有要約、承諾,從而方便確定合同的生效時間、地點。合同法還規定了一些合同必須具備特定的形式要件:如雙方簽字、蓋章才能生效。電子提單的無形性使得合同訂立時會導致效力瑕疵或者無法生效。第二,我國法律有關電子證據證明力認定方面規定:書證應當提供原件,提交原件確有困難的,才可以用復制品、照片、副本、節錄本代替。因此,數據電文由于很容易被刪改,證明力很弱。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9條規定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制件、復制品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英美法中根據最有證據規則向法院提供的證據必須為書證原件,以計算機閱讀形式傳送的信息數據,由于易于修正而不留痕跡,只是法庭難以作為證據接受 。
因此,首先必須從立法上將電子提單納入單證范圍?!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眹H公約方面《數據電傳交換的統一行為法則》確定了一項通訊協議的標準化格式。
在關于電子單據信息安全方面,國際海事委員會1990年通過的但是尚未生效的《電子提單規則》(簡稱CMI規則)規定,密碼是電子提單得以轉讓的關鍵。電子提單的密碼易于被竊取,在現有科技條件下這也是困擾國際貿易雙方的一大難題。筆者認為,在收貨人向承運人提貨時,承運人應當先要求議付銀行將收貨人的相關信息發送過來進行核對同時要求收貨人出具與議付貨款時一致的身份證明。
電子提單的出現極大的便利了國際貿易雙方之間的交易時間,同時也解決了保函欺詐問題。但是由于電子數據的安全性不高,信息容易被篡改導致電子提單法律效力瑕疵。今后,各國應當加強電子數據安全性維護以及電子提單法律地位的法律上為電子提單的廣泛應用掃清道路。
參考文獻:
[1]司玉琢:《海商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2]王傳麗:《國際經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楊良宜:《無單放貨》中國海商法年刊,1994年
[4]馬 遷:《電子提單面臨的法律問題及其立法建議》;理論探索,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