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國土資源信息的標準化、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以及信息化技術隊伍建設,使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有效地為本縣的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縣級 國土資源信息化
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是“十一五”期間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目標和任務。目前,國土資源信息較多地應用于各級國土資源的政務管理,對縣級而言,國土資源信息化應當有效地為本縣的經濟發展服務,才能充分發揮國土資源信息化的功能和社會、經濟效益。
一、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功能定位 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在國土資源動態監測、評價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功能,是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的技術平臺
縣級國土資源數據庫建設的質量及可擴展性、可移植性水平,不僅關系到國家乃至省、市各級的國土資源數據庫的完整性和質量,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國土資源信息能否有效地為地方的產業發展、生產技術提升服務。因此,必須對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功能進行科學、準確的定位。
1.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必須實現國土資源信息的標準化,為上級提供標準的、符合質量要求的國土資源信息。
2.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必須重視國土資源信息的可擴展性,即應當根據區域經濟現狀和發展趨勢,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如,閩西地區的經濟主要特點是以林業、種植業、礦業為主導,國土資源信息應當能夠充分體現林竹蓄積量及分布、耕地的土壤性質和適種作物、礦產分布及工業價值等等。同時,應當體現山區地質災害預警、自然環境和礦產資源保護、各類工礦廢棄地的復墾及利用方向等信息。只有較為豐富、完整的國土資源信息,才能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村鎮建設規劃、農林礦業發展規劃以及農林技術推廣決策提供科學、可靠的相關信息依據。
3.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必須實現國土資源信息的可移植性,即應當以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為基礎,使國土資源信息能夠順暢地轉化為網絡信息、電子信息和紙質信息,在保證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對國土資源信息的應用效率,提高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必須與構建信息服務社會化體系同步,即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礦業等部門應當協同作戰,按照標準化、可擴展性、可移植性的要求,建設好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協同構建涉農信息網絡系統,及時運用國土資源信息為村鎮建設、農林業生產和礦業生產服務,為縣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和技術支撐。政府應當做好國土資源信息建設和社會化服務的規劃和協調,提供必要的財政支持和政策扶持。
二、國土資源信息的標準化、可擴展性和可移植性建設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的標準化、可擴展性和可移檀I生,是國土資源信息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前提
1.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的標準化建設
縣級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根據國土部頒布的《縣(市)級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試行)》、《縣(市)級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標準(試行)》,全國農業區劃委員會《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等標準,協同農業、林業、礦業部門,準確采集國土資源信息,并正確使用上級國土部門提供的國土資源信息管理系統(GIS)錄制數據庫。并根據匡土資源信息管理的規范,實現國土資源動態監測,曼時更新國土資源信息。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的標準化建設關鍵在于人員的培訓,使參與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人員熟練掌握國土資源的調查規范和技術,熟悉國土資源信息化的數據庫標準和國土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的運用。
2. 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的可擴展性建設
GIS應當具備可擴展功能,即能夠根據市、縣的特點擴展數據庫。如,林地的林種、林相和蓄積量,輪發期、采伐量和林地更新期限;耕地土壤化驗的主要指標、適種植物建議、施肥與耕作技術建議;礦產種類、儲藏量和開采價值、開采權限和資源保護建議;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及預防、工程治理建議;防護林、退耕地、復墾地開發建議等等。通過數據庫的擴展,可以有效地將農業區劃調查、林業資源調查、礦產資源調查及地質災害調查所獲得的信息統一在國土資源信息數據庫之中,從而大大地提高國土資源信息的實用價值,為制定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推廣先進的生產經營技術提供科學的依據。
3.信息化技術隊伍建設
信息化人才是推進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一大“瓶頸”。國土資源信息的采集、處理、發布、應用都需要一大批既懂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技術、數據庫開發與管理技術,又懂得相關行業知識和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應當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1)借助高等院校培養中、高級信息化技術人才
由于縣級信息化程度較為落后,待遇低,學習信息技術的人才大多流到沿海城市。因此,建議當地學院設置國土資源信息fl二相關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應當按照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的要求開展教學。市、縣政府應當采取積極的鼓勵政策,留住或引進信息化人才。
(2) 借助高等院校培訓在職信息化人員
要選擇對計算機技術、信息化工作和行業技術有一定基礎的人員,培訓和提高信息化技術,使其能適應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縣級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
(3)發揮信息化人才的整體功能
應當看到,信息化人才雖然是復合型的,但并非是“全才”。應當通過體系建設,借助市場功能,使信息化人才形成合力,優勢互補,從而發揮整體功能。市、縣、鄉應當形成縱橫交錯、高效精干的信息化網絡,應當讓精通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人才掛帥,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礦業等相關部門要建立信息化建設協調機制,有效地推進國土資源的信息化。同時,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允許民營信息技術公司參與信息化建設,提供信息社會化服務,使之成為推進信息化的有生力量。
綜上所述,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功能定位、數據庫技術和人才隊伍建設,是縣級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對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能夠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