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股票市場稅收制度決定著不同種類股票的交易成本,改變資金流向和股票供求狀況,是影響股票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的股票市場稅收制度主要是證券交易印花稅和股息紅利收入所得稅,但是這兩種稅卻暴露出各種弊端。并且在個人資本利得稅等方面的股票課稅領域都是空白,和完備的股票稅收體系差距較大,與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現狀不相適應,亟待改革。因此,我們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同時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具體發育程度,優化我國現行的股票市場稅制。
[關鍵詞] 股票市場 稅收制度 印花稅 資本利得稅
一、現行稅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1.證券交易印花稅
(1)稅率頻繁調整不符合法制思想,缺乏政策的嚴肅性
從1991年至今,在不同的經濟背景下,印花稅稅率先后有過九次調整,凡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率變動,都是行情產生重要頂部或底部的位置,或者是新一輪行情的起點。但是幾乎每次調整都是突然公布,讓市場和社會公眾措手不及,而且調整過程并不公開透明,強化了資本市場的行政色彩,不利于資本市場的正常發展,使國家的稅收政策反復無常,缺乏政策實施的嚴肅性,而且影響了我國稅收制度的公信度。
(2)一級市場征稅范圍狹窄,二級市場的稅收調節功能弱
目前我國僅對二級市場課征證券交易印花稅,在證券發行環節并沒有實行證券發行稅的規定,這樣就使停留在一級市場的巨量認購資金不僅享受這無風險的收益,又免去承擔納稅義務的責任,造成了國家稅收的大量損失。再從二級市場來看,證券交易印花稅的稅率設計單一,不計交易金額大小和持有證券時間的長短,一律按同一稅率對雙方課稅,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頻率,但對于須重點調控的資金大戶對市場的投機操縱行為無能為力。
(3)印花稅的 “雙重”功能
目前,我國并未開征個人投資者從事證券交易的資本利得稅,現行的印花稅自然就擔當起代征這種所得稅的功能。然而,印花稅是一種行為稅,資本利得稅是一種所得稅,將這兩種毫不相干的稅種“合并”,顯然是一種功能的錯位。而且,資本利得稅是對投資收益征稅,沒有投資收益就不用交稅,而用高額印花稅將資本利得稅包含進去,投資者無論是盈是虧,收益多少都要支付這部分成本,有失公平。
2.股息紅利收入所得稅存在重復課稅
按現行稅收制度,企業股息和紅利需列入企業所得應稅收入總額中,按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而實際上,企業的股息和紅利均是在企業所得稅后分配給股東,對股東所分得的股息與紅利再征收所得稅屬于重復征稅。
3.目前我國許多的股票課稅領域都是空白,沒有制定相應的稅收法規,主要表現在:沒有課征個人資本利得稅;對股票的繼承和贈與行為沒有明確的稅收規定等。
二、改革的探索
1.依法建立證券稅收制度,禁止隨意調整稅率,全面完善稅收法律制度。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多次調整印花稅率的行為缺乏法律基礎,完全是行政命令。但是稅法作為法律,要調整必須經過法律程序,不能用行政命令代替法律。否則,政府的權力就太大了,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改革目標不相符合。而且也不利于保護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又破壞了法律的尊嚴。
2.只在股票發行環節征收印花稅,這樣既可以調節一級市場的發行價格,避免重復征稅,又可以防止國家稅收的流失。
3.為了規范對證券交易課征的稅種名稱,遵循國際慣例,應當對二級市場交易行為不再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以證券交易稅取而代之。
(1)證券交易稅是以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為課征對象,并以其實際成交額為計征依據的稅種。
(2)以證券交易的賣方為納稅人,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鼓勵投資,抑制投機。抑制賣方,支持買方對于中長期投資者來說,實質是一種“延期納稅”的優惠,投資者會盡量增加股票的持有時間,這樣就有助于抑制市場過度短期投機行為。
(3)鑒于我國資本市場尚屬初步發展時期,需要鼓勵和支持,因此稅率總體應當從輕。根據證券持有期限實行差別比例稅率,持有期越長,稅率越低,鼓勵長期行為。
4.我國目前對股利所得課稅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對公司法人和股東的重復課稅問題,這在其他國家也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借鑒西方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我國可考慮從下列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這兩種方法操作都比較簡單,可行性較強。一種是股息扣除制。這種方法是允許公司將分配利潤從應稅所得中全部或部分扣除。另一種是稅基排除制。就是將股東(包括法人股東和個人股東)獲得的股利收入從所得稅應稅所得中扣除。
5.目前開征資本利得稅存在諸多困難,但開征此稅是資本市場發展必然的趨勢,應當如何設計?
(1)納稅人為中國境內通過證券交易取得收入的單位個人。為了方便征收,可以規定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為扣繳義務人。
(2)征稅對象包括股票,債券以及其他有價證券的買賣所得。計稅依據為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證券轉讓的增值額,只有當資產被出售或轉讓,賬面增值已成為現實的增值時,才能對資本利得部分征收利得稅,具體計算公式為應稅所得額=出售轉讓證券的收入總額-取得證券的支出-證券交易稅額。
(3)對資本利得采用低稅率,并且區分不同資本項目設置不同的稅率。在證券市場上對投資性收益采用較低稅率,對投機性收益采用較高稅率。
目前,開征此稅的條件還不成熟,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我國股份制改革的深入與證券市場的發展,開征資本利得稅是必然的趨勢。
總而言之,我們應以合理投資為導向,倡導長期投資,抑制短期投機,保護中小投資者,建立起以證券印花稅,證券交易稅和資本利得稅為主的相對完整,全方位課稅的股票市場稅制,在保證稅收收入的同時,轉變政府的職能,體現公平合理的稅收原則,促進我國股票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尹音頻主著:《資本市場稅制優化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在清:《中國金融業稅收政策與制度研究》,中國稅務出版社2005年版
[3]金國英等:“我國開征股票資本利得稅的條件和時機尚未成熟”,《 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8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