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采購是填充庫存,并以一定的庫存來應對企業需求,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和應付物資采購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常常產生大量的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高庫存增加了成本,缺貨則直接影響生產。而JIT作為一種先進的采購模式,不但可以有效克服傳統采購的缺陷,提高物資采購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本文介紹了海爾公司JIT配送的案例,并具體分析海爾公司JIT配送在采購供應業務中策略。
準時制(JIT)是在20世紀90年代,受準時制生產管理的思想啟發而出現的。準時制生產方式最初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率先使用的。在1973年爆發的危機中,這種生產方式使豐田公司度過了難關,因此受到日本國內和其它國家生產企業的重視,并逐漸引起了歐洲和美國的日資企業及當地企業的效仿,并獲得了一定的成功。近年來,JIT模式不僅作為一種生產方式,也作為一種配送及采購模式開始流行起來。
準時制生產的基本思想是“徹底杜絕浪費”,“只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要的產品”這種生產的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種無庫存生產系統,或是庫存量達到最小的生產系統。準時制的管理思想目前已經被運用到采購、運輸、儲存及預測等領域。
準時制配送是一種先進的配送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點、以恰當的的數量、恰當的質量提供恰當的物品到物品需要的目的地。它是從準時制生產發展而來的,是為了消除庫存和不必要的浪費而進行持續性改進。要進行準時化生產必須有準時的供應,因此準時制配送是準時化生產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案例:海爾的準時制
中國家電第一企業海爾集團是國家經貿委確定的34家“現代物流工作重點聯系單位”之一,也是進入其中的唯一一家家電企業。借助物流專業公司力量,在自建基礎上小外包,總體實現采購JIT、原材料配送JIT和成品配送JIT的同步流程。 這一同步模式的實現得益于海爾的現代集成化信息平臺。海爾用CRM與BBP電子商務平臺架起了與全球用戶的資源網、全球供應鏈資源網溝通的橋梁物流公司,從而實現了與用戶的零距離貨運,提高了海爾對訂單的響應速度。海爾的BBP采購平臺由網上訂單管理平臺、網上支付平臺、網上招標競價平臺和網上信息交流平臺有機組成。網上訂單管理平臺使海爾10010天減少到了3天,同時供應商可以在網上查詢庫存,根據訂單和庫存情況及時補貨。網上支付平臺則有效提高了銷售環節的工作效率,支付準確率和及時率達到100%,為海爾節約了近1000萬的差旅費,同時降低了供應鏈管理成本,目前海爾網上支付已達到總支付額的20%。網上招標競價平臺通過網上招標,不僅使競價、價格信息管理準確化,而且防止了暗箱操作,降低了供應商管理成本,實現了以時間消滅空間。網上信息交流平臺使海爾與供應商在網上就可以進行信息互動交流,實現信息共享物流公司,強化合作伙伴關系。除此之外,海爾的ERP系統還建立了其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貨運,實現了將用戶信息同步轉化為企業內部的信息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物流公司,實現以信息替代庫存貨運,接近零資金占用。“正是由于有了快速高效的信息流,海爾物流過程中每一個點的成本都是最低的。”在采購JIT環節上,海爾實現了信息同步,采購、備料同步和距離同步,大大降低了采購環節的費用。信息同步保障了信息的準確性,實現了準時采購。采購、備料同步,使供應鏈上原材料的庫存周期大大縮減。周說,目前已有7家國際化供應商在海爾建立的兩個國際工業園建廠物流公司,愛默生等12家國際化分供方正準備進駐工業園,與供應商、分供方的距離同步有力保障了海爾JIT采購與配送。“海爾的采購費用每年要降10%。”在原材料配送JIT上,海爾使用了標準化、單元化、集裝化技術和機械化、自動化搬運,以及條形碼識別和無線通信技術,用電子看板下達工作指令物流公司,完成物料拉動,并由模塊化BOM集成化進行質量控制,這一系列先進技術保障了海爾的工位庫存材料不超過四小時,快速完成產品制造。在成品配送JIT上,海爾利用集團的配送資源,同國家郵政總局、中遠集團、和黃天白,以及歐洲等專業物流公司合作,完成運輸環節,目前海爾國內可調配車輛已達16000輛以上(其中海爾擁有200輛車)。同時海爾在全國還建立了12個配送中心,每天按照訂單向1550個專賣店和9000多個網點配送100余個品種,5萬多臺產品貨物運輸,形成了完善的成品分撥物流體系、備件配送體系與返回物流體系。實現了中心城市8小時配送,區域內24小時配送到位,全國范圍平均4.5天內配送到位。現在租用的倉庫面積還比較大,但在海爾的物流體系中倉庫就是中轉庫,庫存周期會越來越短,面積也會越來越小。”
案例分析:
從海爾企業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海爾公司在沒有采用JIT之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在SCM環境下的準時制存在著以下2個方面的問題。
1.對供應商數量的選擇不同
傳統的采購模式通常采用多頭采購,供應商的數目較多,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是通過價格競爭確定的短期合作關系;準時制采購采用的是較少的供應商,甚至只選擇一個供應商,且與供應商的關系是長期合用的關系。
2.對信息交流的困難
海爾企業在采購中要求供應與需求雙方信息的共享,在沒有實現JIT配送、JIT采購之前,海爾無法保證供應與需求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海爾公司針對以上所存在的問題,在采用JIT以后關于物資的采購與供應都有了一種全新的思路,海爾企業實施JIT配送、JIT采購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以上案例統計,JIT配送在采購方面有如下的優點。
1.大幅度減少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的成本
根據國外一些實施JIT采購策略企業的測算,JIT采購可以使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庫存降低40%-85%。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的降低,有利于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加速資金的周轉,同時也有利于節省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占用的空間,從而降低庫存的成本。
2.提高采購物流的質量
實施JIT后,企業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庫存很少甚至為零。因此,為了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采購物流質量必須從根源上抓起。也就是說購買的原材料和外購的質量保證,應由供應商負責,而不是企業的物資采購部門。JIT的采購就是要把質量責任返回給供應商,從根源上保障采購質量。
3.降低原材料和外購件采購價格
由于供應商和制造商的密切合作及內部規模效益與長期訂貨,在加上消除了采購過程中的一此浪費(如訂貨手續、裝卸環節、檢驗手續等),就使得購買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價格得以降低。例如:生產復印機的美國施樂(Xerox)公司,通過實施JIT采購策略,其采購物價格下降了40%-50%。
此外,推行JIT配送在采購中應用的策略,不僅縮短了交貨時間,節約了采購過程所需資源(包括人力、資金、設備等),而且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增強企業的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曉雁:《供應鏈管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P267-269
[2]喬爾D.威斯納:《供應鏈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P334-P336
[3]張 鐸林自葵:《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7版、P276
[4]霍 紅:《物流師》認證教材、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年8月、第3版、P58-P59
[5]翁心剛:《物流管理基礎》、中國物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2版、P175
[6]胡 軍王姍姍:《供應鏈管理案例精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P145-P147
[7]于淼:《供應鏈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P256-P257
[8]邵曉峰:《供應鏈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P203-P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