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資助: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9YJC790063;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A200905
[摘 要]技術標準作為技術創新的最高環節,由于其包含的巨大的市場利益,對其主導權的爭奪已經成為技術早發國家之間競爭的重要形式。因此,各國政府紛紛參與和支持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的研發。針對技術標準研發的獨特性,提出政府扶持的政策建議,對于技術后發國家盡快完成技術追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技術標準 研發 政府扶持
自主創新技術標準的實現首先是通過自主力量進行技術標準的研發,開發出的是沒有經過市場認可的實驗室標準,然后再通過一定的市場營銷策略將其投放到市場中去接受用戶和消費者的檢驗,才能成功的在市場上立足。綜合考察和分析發達國家技術標準的研發過程,我們發現,幾乎任何成功的技術標準的實現都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幫助甚至是干預。政府的扶持作用于技術標準研發和推廣的全過程,并起到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嘗試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技術標準研發的政府扶持機制的構建,以期對技術后發國家完成技術追趕提供參考。
一、制定技術標準自主創新的發展戰略
技術標準作為對技術活動中需要統一協調的事物制定的技術準則,和對普遍性和重復性的技術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其作用已經遠遠超越技術問題本身,而早已經成為決定競爭規則,影響企業、產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因此,發達國家早已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國家標準發展戰略,力圖在技術標準的全球競爭中取得先動優勢。歐盟在1999年專門發布了《歐洲標準化作用的報告》,以促進以歐洲標準為基礎的國際標準的形成,增強歐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全球標準化強國美國于2000年提出了《美國國家標準化戰略》,2002年發布了《21世紀戰略綱要》,旨在通過市場驅動型知識產權制度促進其標準的形成和擴張;日本則將科技戰略從“技術立國”調整為“標準立國”,努力進入標準強國的行列。
分析標準強國所經歷的發展道路,無一不是由國家制定標準的發展戰略,以促進本國自主創新技術標準的發展和擴張。國家從戰略的高度制定技術標準的發展策略,對于在企業、產業、甚至更高的層次上統一配置科技資源,實現自主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必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作為發展中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科技研發資源有限,往往構成了其技術標準自主創新的瓶頸。而技術標準的研發相對于一般技術研發而言,所耗費的研發成本巨大,如我國自主研發的3G標準,僅測試費用就已經超過億元。因此,發展中國家更應該從全局的高度,在國家戰略規劃的統一指導下,集中有限的科技資源和研發經費,在相對優勢項目中取得突破,實現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的創新。
二、支持技術標準自主創新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完善和創新對于增強一國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一國技術水平不斷進步,新形勢、新目標、新戰略也會對公共政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發展中國家的公共政策首先應該根據自主創新的要求,按照有利于技術標準開發,專利成果運用和標準產品推廣的原則制定推動標準創新的公共政策。其次,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還要必須同本國的國情和特點結合起來,同時還要根據國家的不同發展階段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進,日本就是從技術標準的跟隨和模仿,到技術標準的自我保護,再到標準產品的成功推廣和擴散,從而走出一條非常值得技術后發國家學習和借鑒的技術標準創新之路。第三,公共政策工具要多樣化、系統化,要綜合運用財稅、金融、產業、人力資源、政府采購等多種政策工具激勵技術標準的創新活動。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優化財政科技投入結構,發揮財政政策對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作用;加大對企業研究開發投入的稅收激勵,制定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金融政策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引導商業金融支持自主創新,改善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完善和調整國家產業技術政策,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制定鼓勵自主創新、限制盲目重復引進的政策;實施扶持自主創新技術標準產品的政府采購政策等。
三、營造技術標準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
技術標準的自主創新是一種高成本、高風險的系統創新活動,政府應該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扶持技術標準創新活動。通過市場機制鼓勵風險投資企業敢冒創新風險,進行技術創新投資;發揮市場的傳遞信息功能,使其既成為技術標準創新的動力,又是檢驗技術標準創新的準則;完善市場機制、促進創新成果的科技轉化,盡快完成實驗室標準到市場標準,乃至事實標準的轉化。
同時,技術標準還是包含著一系列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的技術規范。Wintel模式下,企業往往通過對技術標準中的核心技術申請專利,通過專利技術的使用授權而獲取商業利益。因此,政府還應該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度,使企業耗費大量資源研發的專利技術受到法律的保護,以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標準的創新活動。
四、培育技術標準的自主創新主體
技術創新活動的理論與實踐活動表明,技術創新的主體應該是企業。考察發達國家技術標準的創新活動,無一例外都是企業或企業聯合體(技術標準聯盟)作為技術標準創新的主體。如開發出Windows操作系統的微軟,聯合研發GSM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開發DVD制式的6C聯盟,推出CDMA-2000的高通公司等。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往往缺少這種研發能力、資金實力超一流的跨國企業。因此,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就更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幫助,來完成技術標準的創新活動。資金方面,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撥款、科研專項經費、稅收減免、政府注資入股、上市融資等方式解決研發經費短缺的問題;技術方面,政府可以通過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的平臺,為其提供技術支持;還可以通過政府的信息渠道和中介作用,鼓勵相關企業構建技術聯盟,增強研發力量。
參考文獻:
[1]李紀珍:數字電視產業技術標準與政府作用比較. 科學學研究,2003,(1):47~50
[2]T. Jean. Procurement and Renegoti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6, 94: 2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