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外商直接投資(FDI)在馬達加斯加的投資前景及局限性。外商直接投資并不是總會給一國經濟增長帶來有利的貢獻,由于投資的欠缺,外商直接投資(FDI)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馬達加斯加的貿易收支,因此需要外國資本來促進馬達加斯加的經濟增長。筆者在此提出持續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整體經濟的均衡發展、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有效的管理及經濟改革等因素對一國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FDI) 馬達加斯加 有效管理
一、引言
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一個動力,外商直接投資(FDI)已經成為人們樂于談論的熱門話題。自從1990年以來,坐落在非洲東海岸的一個島國——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已經開始實行經濟和貿易方面的改革措施。農業、漁業(包括捕魚業)、林業等成為了國家的經濟支柱,其產值超過了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四分之一,吸收了國內80%的就業人口。近年來,得益于美國的免稅政策和免費進入特權,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服裝出口業開始繁榮起來。馬達加斯加共和國政府的短期目標是擺脫貧困,并積極推進馬達加斯加共和國融入到全球經濟之中,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更高水平的投資來維持經濟增長。2009年,馬達加斯加共和國設定了相對較高的經濟預期,為7%經濟增長率。但是不幸的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和政治危機的持續導致2010年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外商直接投資率較低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及整體經濟的不穩定性、低增長率、基礎設施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不友好的監管環境、考慮不周的投資促進戰略等。因此,為了吸引重大的投資資金到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并改善發展和持續增長的預期,有必要在各地區、全國乃至國際水平上做出共同的努力。
二、外商直接投資(FDI)在最不發達國家的作用與預期效果
為了促進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縮小其余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最不發達國家需要實施正確的發展政策和戰略。
有人認為,外國投資可以幫助填補目標投資和理想投資之間的差距、并對制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一些列因素,如外匯管制、政府收支、技能、技術,以及創新精神有幫助作用。(托達羅,1989年)
外商投資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通過跨國公司進行投資。他們通常是攜帶一攬子計劃,包括資本、技術、管理,以及營銷技能來到東道國,因此,他們能夠促進競爭和效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并幫助改善東道國的收入分配情況。在最不發達的國家,外商投資作為一個創匯的來源、一個為國內儲蓄水平低的東道國補充資金的手段、鼓勵出口的方式,以及技術轉移的工具。
三、外商直接投資對馬達加斯加經濟的局限性
1. 對當地經濟和經濟增長的貢獻低
從2002年到2007年,流入到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不斷上升。據馬達加斯加中央銀行(200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流入到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額為7.771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0.5%,比2006年增加了一倍多。由此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馬達加斯加在國際市場上正變得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以下行業:采掘業、電信業、建筑業和公共工程、金融和石油產品銷售等。以2007年外商直接投資流動為標準,馬達加斯加最大的合作伙伴是加拿大,其外商直接投資額同比增長46%;其次為法國,同比增長21%;再次為毛里求斯,同比增長16%。2007年,美國在馬達加斯加的外商直接投資額占總量的4.5%;由于外國公司投資而創造的就業崗位為65,612個,2006年為53,297個,同比增長23.1%。為了實現以可持續的方式減少貧窮的目標,馬達加斯加每年新增的投資必須占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7%以上。由于國內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只有約13%,因此需要外商直接投資至少增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4%。但是2007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由此可見,要達到我們的目標,5.3%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應該更加努力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根據世界銀行(2010年)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私人部門的經濟活動同時遭受到了來自全球金融危機和政治危機的打擊。據報道,由于生產減少、紡織品行業失業率增加、養蝦業和旅游業的不景氣,導致出口導向型的產業都處于一片混亂之中。唯一的例外是采礦業,2009年5月開始,QMM /力拓鈦鐵礦的出口帶來了采礦業的發展。同時,2008年9月和2009年期間,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量下降了19%,游客人數也下降了近60%。2009年的失業人數被估計在228,000左右,其中的失業狀況主要發生在大城市(世界銀行2010)。
總之,從2003年~2008年,與其他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和外商直接投資在國際市場上的流量相比,作為一個國家,馬達加斯加的外商直接投資有著顯著的提高。(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這種提高仍然是微不足道的。)如中國、墨西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國家吸收了投向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資,并從中受益匪淺。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機和政治危機的沖擊,馬達加斯加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能力遭到了嚴重破壞,相對于其他發展中國家,外商已經不愿意在馬達加斯加進行投資活動。
2. 商業環境
據世界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馬達加斯加是世界上最難開展商業活動的40個國家之一。主要的原因是馬達加斯加薄弱的司法系統和銀行系統(高利率和信貸不可用)、電力成本高質量低、高稅率、腐敗、各種利益沖突、缺乏決策透明度以及地面運輸、空中運輸、通訊成本高。基礎設施的薄弱直接導致間接成本上升了一半,進而影響到馬達加斯加的所有企業。
四、促進馬達加斯加的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前景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盡管它的各種自然資源豐富,但是本地市場的局限性、國內購買力低、國民儲蓄不足、社會動亂等因素都是妨礙馬達加斯加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農業綜合部門,特別是其中的棕櫚油、玉米、糖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等具有相當大的潛力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馬達加斯加應該將增加外商在現有的具有比較優勢領域,如采掘和與其他自然資源相關的的經濟活動作為目標,并采取適當政策以獲得最大的利益。自然資源投資可以吸引大量的外國貨幣并使當地貨幣持續升值。
在促進外商在自然資源部門直接投資的同時,應該強制執行產業多元化政策,并促進對研究開發基地的發展與其后向聯系。旅游業是另外一個作為吸引外國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的潛力部門。旅游業的進一步開發必須依靠外國投資來開發和利用我們的財富和資源,以減少貧困并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為了給投資商提供更多的可確定性、穩定性以及他們所需的投入和產出,馬達加斯加政府應該積極改善其經濟和政治環境。
1. 良好有效的管理和政治穩定性
良好有效的管理和政治的穩定性是保證經濟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他們連同其他因素共同確保了穩定性、盈利性和投資安全性。因此,我們必須制定戰略盡可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良好有效的管理和管治要求政府制定一個目標,如決策透明度和治理效率、培養全體公民,使其具有進行公共管理和與反腐敗做斗爭的責任和義務。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建立良好的治理環境,包括建立比安科(馬達加斯加反腐獨立委員會)以打擊腐敗,它的最終目標是消除所有公共和私營機構的貪污和腐敗。但是如若希望真正享受國際資本的充分流動性,需要這些資本對各個地區和國際市場開放。
2. 資本對各個地區和國際市場的開放機遇
馬達加斯加應該渴望通過一系列措施,例如,通過區域網絡和一體化建立更多復雜的工業和服務活動,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資的質量。馬達加斯加雖然已經有許多區域性集團,但其一體化的進程卻一直很緩慢。從地區上講,馬達加斯加是一些經濟和社會組織的成員國之一,如東南非共同市場(COMESA)、南非發展共同體(SADC),以及其他的一些經濟組織。事實上,全球化帶來了諸如自由貿易和資本市場的好處、越來越多國家間的生產戰略和業務分配以及技術進步,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貨物、服務和資本在國家間流動的障礙。
但是,即使在馬達加斯加的外商直接投資穩步增加的請款下,我們也必須有必要的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來接收他們,這樣才能使所有的馬達加斯加人受益。
3. 經濟和社會基礎設施的發展
馬達加斯加應該將薄弱的經濟和社會基礎設施視為外商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因為它是決定外商是否來我國投資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道路狀況、能源和電信狀況是繁榮投資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這些基礎設施的薄弱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明顯的方面:全國不同地區之間缺乏相互連接的道路、甚至包括現有道路的惡化、具有高經濟增長潛力區域的港口數量不足甚至是缺乏、許多地區的飲水、電力、電信的缺乏和缺陷。因此,我們必須在這些方面努力,以改善我們條件,充分利用可以得到外國投資的潛力。
4. 信息的可獲得性
作為全球市場的投資區域,馬達加斯加應該采取積極的市場推廣戰略。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優化并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在馬達加斯做生意”方面有關信息的質量和數量。馬達加斯加有可能發布并實施“馬達加斯加全球投資和商業計劃”,以確保馬達加斯加工業和品牌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推廣。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不斷升級更新馬達加斯加的視聽包裝以及服務路演,更有效的利用來馬達加斯加投資的咨詢和代理機構(如商業和工業商會)。
五、結論
外國投資者并沒有對馬達加斯加經濟的持續增長作出足夠的貢獻。首先,由于馬達加斯加的基礎設施還不是很完善,大部分投資都集中在首都城市,并且由外商直接投資創造的就業機會也不足以滿足現有失業人群的要求。其次,外商直接投資對于地區經濟的融合也表現出了貢獻不足的現象,這主要體現在貿易赤字上面。盡管外商直接投資并沒有帶來發達國家所期待的積極的影響,我們仍然鼓勵馬達加斯加繼續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馬達加斯加總是需要更多的外國貨幣以扭轉經濟衰退。從長遠來看,外商直接投資可能有助于強化整個馬達加斯加的經濟因素,推動經濟增長。馬達加斯加具有多方面的比較優勢,如豐富和低廉的熟練勞動力、可開采的天然資源的存在等。再次,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馬達加斯加應采取良好有效的管理和穩定的政治環境,以確保經濟的發展。最后,馬達加斯加應向部分地區和國家開放,這樣每個國家都可以學習采用必要的戰略以謀求經濟的發展,受益于技術進步,并為投資者提供商業信息進而吸引投資者到該國投資。
參考文獻:
[1] 托達羅,M.P.: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 紐約和倫敦:朗曼(1989年)
[2] 馬達加斯加中央銀行,Investissement direct des etrangers et de Portefeuille a Madagascar.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INSTAT), 馬達加斯加. 對外商直接投資的調查,馬達加斯加國家統計局. http://www.banque-centrale.mg(2008年)
[3] 世界銀行.馬達加斯加,經濟升級:2009年及以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