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開工建設,一條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價值上千億元的全新高端產業鏈即將在懷柔誕生。
2010年6月8日,中科院重大產業化項目——“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開工奠基儀式在中科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舉行。未來,這里將建設成為中國綠色印刷的原創地、集成地。
千億級高端產業鏈在懷柔誕生
“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包括中科院化學所兩項重大產業化項目,即“基于納米材料的新一代制版技術項目”和“納米材料綠色打印印刷線路板項目”。該基地統一規劃,統籌建設,總占地100畝,一期工程將建設2棟中試廠房及1棟服務樓共23238平方米,總投資1億多元,預計年底前可實現項目竣工。未來產品將包括納米材料印刷線路板、綠色打印制版設備、打印介質及相關軟件等。
目前,印刷業已經發展成為對我國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行業之一。統計數據表明,1995—2008年間,中國印刷行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率為16.7%,至2008年,印刷行業總產值已超過4750億元。“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開工,意味著一條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價值上千億元的全新高端產業鏈即將在懷柔誕生,這將顯著帶動和提升懷柔的產業發展和升級步伐。
自2009年6月12日中科院化學所作為人園項目落戶中科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以來,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懷柔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市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商討項目進度;市科委及時給予科研課題經費支持;市知識產權局安排專人協助該項目申報專利;懷柔區已經安排了該項目1600萬元的專項引導資金和相關經費支持;雁棲開發區為該項目提供了代建服務。
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北京中科納新印刷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延林在開工儀式上對一年來為促進兩個項目盡快落地轉化,市領導和有關部門領導給予的關注和大力支持深表感謝。中科院下屬掌握綠色印刷核心技術的中科納新印刷技術有限公司去年底已落戶懷柔雁棲開發區,作為綠色印刷術研發負責人,宋延林深知,要盡快實現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突破,光靠中科納新一家企業是遠遠不夠的。“綠色印刷技術不是現有技術的局部替代,而是需要一整套系統的解決方案,包括材料、設備、軟件和工藝標準。”宋延林認為,這雖然是對我國相關產業配套能力的一個挑戰,可一旦突破產業化重重難關,也意味著一條自主掌握核心技術、價值上千億元的全新高端產業鏈即將誕生,一個年市場可達千億元的新興產業集群蓄勢待發。
綠色制版技術將帶來印刷業革命
“如果說畢異的膠泥制宇技術讓印刷業進入活字時代,王選的激光照排技術讓印刷業‘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那么中科院化學所這一完全自主創新的綠色印刷技術則讓印刷業實現‘棄暗投明’。”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用寥寥數語點出了新按術最為核心的特點:“與現有的激光照排技術相比,綠色印刷省略了曝光、顯影、沖洗等繁瑣工藝,徹底克服了感光沖洗過程帶來的化學污染問題,使整個制版過程綠色環保,而且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
“基于納米材料的新一代制版技術”對我國印刷業升級換代有著革命性意義。
不同于現有制版技術基于感光成像的原理,基于納米材料的新一代制版技術利用納米材料超親水/超親油特性成像,將特制轉印材料精確打印在具有納微米復合結構的超親水版材上,通過轉印材料與版材納米尺度界面性質的調控,在打印的印版上形成具有相反浸潤性(超親油/親水)的納米微區(圖文區和非圖文區),從而實現直接制版印刷。其核心技術包括納米復合轉印材料、超親水版材、制版設備、配套軟件等。
與現有制版技術相比,綠色制版技術具有顯著優勢:一是制版過程無污染。該技術不需要曝光、顯影等感光與化學處理過程,克服了化學藥液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最大程度減少了環境污染。二是成本低廉。其制版設備成本不到目前國際流行的紫激光CTP(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設備的1/5,版材成本不到CTP版材成本的1/2。三是工藝簡捷。該技術在現有CTP流程基礎上省略了顯影等后處理工序,制版流程更加簡捷。四是無需避光操作。
根據測算,如果全國印刷企業實現了綠色制版項目的技術改造,僅使用Ps版的企業就將比采用現有的制版技術每年少排放化學廢液近百萬噸,并節約白銀約144噸,減排鋁約30噸,并大大降低了我國中小型企業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而帶來的成本困擾,這一技術的實施將帶來印刷制版方式的根本改變、印刷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環境污染的大幅減少,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環境效益。
而“納米材料綠色打印印刷線路板技術”可提供非常價廉、靈活、一次性電子電路,不僅能提升傳統印制電路板行業生產技術水平,而且還可應用于手表、智能卡、有機電子標簽等印刷電子產品領域,市場容量極為可觀。
科教產業園最耀眼的明星
懷柔區長池維生在基地開工奠基儀式上表示:“科研與轉化基地作為中科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重點建設的單元,將承接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推動一批‘有亮點、有顯示度、有市場前景,能體現首都科技風采’的高端項目落地并形成產業,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而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項目無疑是這些科研轉化項目中最耀眼的明星,在不遠的將來必將成為我國綠色印刷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原創地、集成地和相關高級專業人才的培養地。”
他還表示,今后,懷柔區將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協同創新,共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加快發展科技研發服務業,完善科教研發服務體系,深入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新體制和新機制,繼續不遺余力地支持包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項目在內所有中科院落戶項目在懷發展,打造首都新的科技城。
懷柔科教產業園由中科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建立,集教育、科研、技術轉移轉化與企業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由教育基地、基礎科學基地和科研與轉化基地三部分組成。目前,教育基地暨中科院研究生院雁棲湖校區已開工建設;基礎科學基地規劃選址工作已完成;科研與轉化基地目前已有15個中科院研究單位24個項目入駐,首批入園的中科院力學所、電子所、中科合成油公司等一期主體均已封頂,今年底竣工并啟動二期建設。
按照規劃,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總面積近6000畝。人園項目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產業化項目、國家中長期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及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等為主,將建成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科研學術中心,培養并聚集一批具有戰略型思維的高端科技領軍人才及其領銜的復合型創業團隊,推出一批像“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這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并匯聚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高科技產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