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近二十五年長三角城鎮居民的消費收入關系進行了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消費收入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動態均衡關系。此外用chow穩定性檢驗結果發現長三角在1992年前后期城鎮居民的消費傾向有顯著變化,并對消費傾向下降進行了原因分析。
[關鍵詞]消費函數理論 單位根檢驗 穩定性檢驗
一、消費函數理論
消費理論是宏觀經濟學理論的重要內容,旨在研究消費行為。消費函數是宏觀經濟學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經濟函數之一,它被廣泛地用于分析國民收入的使用動向,研究居民的生活水平與收入水平的關系,從而幫助政府制訂宏觀經濟政策從而實施宏觀調控等。消費函數模型是關于研究對象的總消費與影響因素,主要是可支配的總收入之間關系的數學表達式。凱恩斯的絕對收入假設消費函數理論認為,消費是由收入唯一決定的,消費和收入之間存在著穩定的函數關系。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將增加,但消費的增長低于收入的增長,即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根據這一理論假設,可建立消費函數:,其中,為橫截面樣本數據中第t(時間序列里是第t期)樣本的消費支出,為相應的絕對收入(可支配收入),截距a表示自發性消費,a>0,b為邊際消費傾向,0
深人研究和分析長三角的消費函數及其特點,將有助于我們把握消費者的行為特征及其規律,有助于判斷促進經濟增長的各項政策的取向是否正確、政策效應是否能充分發揮,有助于我們加強對消費需求這一重要宏觀經濟變量的調控,本文即用上述模型對我國長三角近二十五年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行為進行實證分析。
二、數據的收集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近二十五年上海、江蘇省、浙江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性支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們根據這25個統計數據資料,對長三角城鎮居民的收入和消費之間的定量關系進行研究。
本研究使用的數據是《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和《中國統計年鑒》,這樣得到了用于協整分析的25期數據。
三、長三角居民消費行為的分析
1.上海城鎮居民的消費函數根據消費函數:,其中,為橫截面樣本數據中第t(時間序列里是第t期)樣本的消費支出,為相應的絕對收入(可支配收入),截距a表示自發性消費,a>0,b為邊際消費傾向,0
從圖形上可以看出,平均而言,上海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隨其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從回歸方程的殘差圖可以看出,變量之間存在異方差。
用0Ls方法估計回歸方程Xt= 0.742650131*Yt+ 251.7862985,可以觀察到Xt具有明顯上升的趨勢。Xt序列的ADF檢驗如下:
由結果可以認為1992年沒有發生結構的變化。
四、結論
我國經濟正朝著預期方向快速發展,但消費和收入增長不協調、消費率偏低,勢必會影響經濟持續穩定與健康發展。那么,究竟是什么讓消費支出偏低呢?1.高價房透支了居民的未來消費。房價持續、非理性上漲,房價水平和居民的收入水平越來越背離,使越來越多的購房族被迫背上沉重的房貸,抑制了居民正常、健康的投資和消費,透支了居民的未來消費。2.社會保障不完善擠壓中低收入階層即期消費。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壓力越來越大,我過社會保障形式不容樂觀,我國公共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面偏低,由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善、健全,城鎮居民中高收入階層和中低階層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漸拉大,相當多的消費者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費者對未來支出預期不穩定,即使收入總額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費,而為可能出現的失業、醫療支出及養老等進行儲蓄。3.商業環境不佳限制居民消費潛力釋放。近幾年,我國市場上消費環境缺乏誠信和競爭無序化等問題日漸凸顯,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一項統計,欺詐消費者投訴數量明顯上升。針對我國市場上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商業欺詐、消費陷阱等現象,信用缺失讓市場有序公平競爭機制及資源配置功能失靈,消費者對現實消費的不良感受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即期消費,有錢不想花的心態將限制居民消費潛力的釋放,進而影響國內總需求的擴大。
參考文獻:
[1]李子奈 潘文卿:計量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
[3]潘愛民:外商直接投資與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5
[4]吳承業:福建省整體收入和消費的關系分析和政策建議.東南學術.2005.2
[5]薛襄稷:我國城鎮居民收入消費的協整研究.經濟縱橫.2005.3
[6]孫慧均:我國居民消費的實證分析.財經問題研究.2004.11
[7]王瑞澤 紀宏:中國城鄉居民消費行為的實證分析.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