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當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在人們經濟生活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網絡財務管理方式的出現對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更加嚴峻的挑戰。網絡經濟時代的財務會計管理通過應用科學的網絡管理模式,其所能夠提供的動態的、實時的財務會計信息是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所無法比擬的,毫無疑問,網絡財務管理模式在財務會計的管理功能上進行了擴展,在這種模式下,網絡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實現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遠程操作以及財務管理工作的集中化處理。筆者就當前網絡經濟時代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與分析。文章首先論述了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科學技術對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的影響,繼而分析了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提出了應對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最后對全文進行了總結,以期能夠對我國當前網絡經濟時代的財務會計管理問題提供一點可借鑒之處。
[關鍵詞]網絡經濟時代 財務會計管理 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目標 解決對策
隨著世界信息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互聯網為中心的信息技術正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產生著越開越重要的影響。網絡經濟是建立在計算機網絡基礎上并由此產生的一切信息活動的綜合,它展現著不同凡響的發展前景。而會計作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并且作為社會信息計量的支柱,在網絡經濟的背景下也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包括會計的技術手段,會計規則,會計理論和方法等。因此,對于網絡經濟時代的財務會計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一、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科學技術對財務會計管理的影響
互聯網在信息活動中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也在各方面對財務會計管理產生影響。筆者認為,網絡經濟時代信息科學技術對財務會計管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目標的發展變化
目前,在學術界,關于會計目標,形成了兩個代表性的流派,即“受托責任派”和“決策有用論” 。兩種觀點的比較如下表所示。
通過表中的比較來看,兩種觀點是不同經濟環境下的產物,并且都能滿特定歷史條件下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且,在當今會計理論中,“受托責任派”和“決策有用論”都有具體應用,只是相應的側重點不同。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的高度利用和整合,筆者認為決策有用論要優于受托責任派。
2.網絡經濟時代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變化
網絡信息時代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是在原本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基礎上的提高。在企業信息高度集成的網絡經濟環境下,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完全性,可靠性變得尤為重要。并且由于會計信息的生產、存儲、傳輸都是在網上開展的,網絡的安全因素非常重要。管理信息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很高,會計信息在初始輸入方面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對系統作用重大。在針對用戶基礎質量方面,為了方便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生成信息,信息的操作流程要求有可理解性,信息的產生要有可支持性;在針對決策的質量方面,不僅要向投資者及時提供對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還要求向管理者實時提供信息,以便于他們及時做出調整;在關鍵質量的構成部分的可靠性指標的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質量方面,要反應真實性和實質重于形式的要求,保證信息沒有瑕疵。
3.會計業務流程操作方式的變革
在以電子商務作為主要經營方式的網絡信息環境下,網絡技術高度發達,企業的交易一般都是在互聯網上進行的,發生經濟業務的依據是各種電子單據。與此同時,企業通過內聯網,會計各個部門可查看彼此之間正在發生的經濟業務,就使得會計部門可以及時得到記賬所依賴的各種單據。所以,在網絡經濟環境下,原始單據在形式上發生了變化,傳遞時效和搜集的方法也發生了變化。
二、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使企業在利用互聯網尋找潛在貿易伙伴、完成網上交易的同時,也將自己暴露于風險之中,使財務會計管理面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法規不完善
我國目前沒有專門的網絡會計安全法律 ,現行的法律制度嚴重滯后。首先,在財務管理軟件審批方面,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軟件的審批程序以及審批要求進行統一規范,統一管理,使市場上軟件質量參差不齊。其次,在財務軟件保護方面,國家對已經開發的擁有自主產權的財務管理軟件保護不足,致使出現盜版等現象,挫傷了企業開發軟件的積極性。最后,對于網絡上存在的各種新形式的危害網絡信息安全的行為無法及時出現在法律條文上,使得懲罰不夠及時,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更加助長了其囂張氣焰。
2.會計信息系統標準化進程緩慢
會計軟件正在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管理決策型方向發展,會計信息系統正在向功能綜合化和技術集成化方向發展,但是會計軟件都不是針對某一類企業開發的,通用性比較強而專用性不夠。國家對于會計信息系統沒有一個標準化的定義,致使企業在軟件開發方面沒有針對性,從而使軟件的實用性比較差。
3.企業內部控制無法跟上步伐
由于計算機的自動高效的特點,在網絡財務會計系統中,許多在傳統會計系統中互不相容的工作合并到一起由計算機統一執行操作,內部控制的形式已由原來的制度控制轉變為制度和程序的軟件控制,如果程序發生差錯或者系統無法運行,那么失效的程序控制可能無法及時修復,從而使系統發生錯誤或違規行為的可能性加大。在此基礎上,企業的內部管理沒有跟上網絡財務會計管理發展的步伐,更加沒有形成系統化的制度體系,沒有建立信息安全監督機構,難以實施網絡會計安全的全面監督。
4.網絡財務會計信息的安全問題
會計信息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科學性和其他要素的安全,是網絡經濟時代財務管理運行的關鍵,是網絡會計安全的核心。然而,由于一些因素的作用,網絡會計信息的安全性著實令人擔憂,主要有以下兩個因素:
(1) 網絡系統的自身缺陷問題
計算機、網絡設備和相應的軟件是網絡系統的三大組成要素,三者的運行狀況與運行效率都直接影響網絡會計的安全。首先是硬件問題,系統硬件選配不合理,維護不到位,網絡系統就可能遭受信息傳輸受阻,工作不穩定,網絡資源的擴充性不佳,運行狀況不穩定的風險。第二是網絡環境的問題,網絡設備安裝不規范,同樣會使網絡運行不穩定,數據傳輸的質量和速度受到影響,嚴重的可能會使數據傳輸中斷或者錯誤等。最后是軟件問題,軟件開發過程中,由于人力、技術水平、軟件測試與實際應用等原因,使軟件的設計錯誤、漏洞無法避免,軟件在處理會計數據時可能會發生不全面,錯誤等問題。硬件、軟件、網絡安裝的這些缺陷都給網絡會計信息帶來不安全因素。
(2) 病毒、黑客的侵入威脅
隨著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計算機病毒以各種形式不斷出現 ,呈現出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多、破壞力強、和難以防范等特點,嚴重威脅計算機網絡和網絡會計信息的安全。計算機黑客利用網絡的漏洞 ,采用線路監聽、信息截獲、盜取口令、仿冒身份和輸入虛假信息等手段 ,對不同層面的會計數據進行攻擊 ,網絡會計信息面臨被截取、仿冒和破壞的風險。病毒和黑客對會計信息的惡意竊取成為網絡會計信息系統安全的一大威脅。
5.會計人員的素質問題
首先是知識全面的復合型人才及其缺乏,現有的會計人員能夠精通網絡會計的人較少,他們有些精通會計,卻不熟悉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而且沒有掌握網絡會計的操作流程、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及相應的維護措施,對有關的電子商務知識和國際電子交易的法律法規不是很了解,無法將網絡會計知識與計算機知識有機結合,無法滿足網絡會計工作的需求。因此,很多企業不得不把會計處理與網絡維護割裂開來, 分別由會計人員與信息技術人員來負責, 這樣有可能造成了管理上的孤島狀態, 信息溝通不暢,容易造成風險預警的延遲。
三、應對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
網絡財務會計管理有其傳統財務會計管理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便利,但是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何才能使網絡財務會計管理揚長避短,我們就需要提出能夠克服問題的切實可行的對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宏觀層面
(1)加強網絡財務會計立法措施,為網絡財務發展提供一個健全的法律環境
積極構建并且完善相關的法律政策,就是要盡快建立和完善網絡會計法規,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網絡會計信息管理法律法規、準則等,為網絡會計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在軟件審批上面,對已經被財政部審批通過的軟件,做到統一規范、管理;未經財政部審批通過的財會軟件,要嚴格限制,不允許上市。在知識產權保護上面,為了發展我國的財務軟件,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管理軟件,應對我國的會計軟件行業進行應有的保護。在立法效率方面,立法要做到及時,及時將新出現的危害網絡安全的行為以法律條文形式進行定義,防止不法分子鉆法律的空子。
(2)對網絡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必要的標準化定義
國家應對不同企業所使用的會計信息系統分別進行標準化定義,根據系統的適用范圍來對軟件的功能進行開發,使軟件開發實現多樣化,并且更有針對性。企業便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內部管理的需要和業務處理流程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會計信息系統。
2.企業層面
(1)做到監控與操作的職責分離
職責分離作為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網絡財務會計管理中減小由內部控制帶來的隱患是非常重要的,而減小風險的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到操作與職責的分離,主要做法在:在網絡會計系統內非別設置監控與操作兩個不同的崗位,對每一筆經濟業務同時進行多方備份。當會計人員利用會計系統進行賬務處理時, 其操作過程和數據輸入也被同步被記錄在監控人員的電腦上,并由監控人員進行及時備份、存檔。如果企業負責人活著審計人員對其中的一些數據產生疑問時,可以利用監控人員備份的記錄進行調查取證、辨別真偽,這樣可以強化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的相互控制,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相關人員徇私舞弊。
(2)建立新的內部審計監督機制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的內部審計變得更加重要,內部的審計部門要對網絡會計系統各職能部門的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保證網絡會計系統的效率及其正常運行。主要做法有:首先,審計人員要根據網絡會計的新特點, 不斷創新審計程序和改進審計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其次,審計人員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掌握國家最新頒布的審計準則和會計準則;再次,還應該掌握計算機操作與應用、互聯網法律法規和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更好為企業服務。
(3)加強對網絡經濟時代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人才的培養
加強對網絡經濟時代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人才的培養,首先要提高財會人員對網絡以及計算機的認識,其次管理人員以及系統開發者對網絡會計的風險防范意識也顯得很重要。從國家角度來講,必須重視對高素質、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以填補當下網絡會計人員的空缺。還要開發新型的財會教育手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應當加快調整現行的會計教育體系,重組會計人員知識結構,使教育手段和方法適應網絡會計的需求。最后應加大對現有財會人員的后續教育,一方面要通過教育, 提高財會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職業道德水準;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以及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和培訓,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計算機網絡水平和網絡維護與故障排除的知識。
(4)做好預防病毒以及黑客的安全措施
首先,堅持使用正版的軟件,拒絕使用盜版軟件。第二,對于使用外來的U盤、移動硬盤等,要預先查殺病毒,防止其危害會計信息系統。第三,設置防火墻,隔離流氓軟件,抓好網內主機的用戶名和密碼管理。第四,加強對重要網絡設備的管理,路由器已經成為網絡安全中重要的一環, 通過網絡路由器對會計數據進行正確的存取過濾是限制外部訪問的一個有效的手段。最后,要定期定時對計算機硬盤和軟盤進行病毒檢測和殺毒。
四、結論
通過上述幾個部分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當代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基本職能已經產生了較大的改變,網絡經濟的發展使得財務會計信息的實時報告即將變為現實,使企業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體系更加趨于完善;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發生改變,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的價值發生了變化,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會計信息更加具有國際化、標準化特征;網絡經濟給當代社會帶來的沖擊,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運行效率。但是,我們在深切的感受到網絡經濟給我們帶來經濟生活上的極大便利的同時,還應當清醒的意識到,網絡經濟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弊端,我們應當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充分發揮網絡經濟在當代經濟生活中的有利之處,克服其存在的缺陷,從而有效的推動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曹興虎:基于電子商務與傳統會計融合模式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初探[J].財會研究,2008,(02).
[2]董 飚 駱月敏:網絡時代會計實務與模式創新[J].財會通訊,2009,(06).
[3]郭永生:論知識經濟形勢下網絡會計的應用與管理[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02).
[4]劉 彬 楊善勇:網絡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創新[J].石家莊聯合技術職業學院學術研究,2006,(04).
[5]李 嬋 杜 娟 朱亮平:我國會計電算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老區建設,2008,(24).
[6]譚勁松 馬軍艦:知識經濟下的會計創新——初論建立以智力資本為中心的知識會計[J].會計研究, 1999, (02).
[7]魏聯祥:企業中的網絡財務會計電算化[J].中國水運,2010, (01).
[8]夏春燕 毛雪燕:淺析網絡經濟下財務會計的全新核算模式[J].商業時代,2009,(07).
[9]謝芬芬 王 橋: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華商,2009,(07).
[10]Jerome Tassel, Bob Briscoe, Mike Rizzo. Scalable Usage Based Internet Accounting.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lc, 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