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是農村公路在農村經濟發展和廣大農民生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集中反映和經驗總結。加快發展農村公路,是膠南市公路交通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是開拓農村市場,加強城鄉交流,發展鄉鎮企業,促進農村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一、農村公路現狀
膠南市從2003年開始正式實施行政村通油路工程,隨著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的深入開展,膠南市農村公路網初步形成,布局日趨完善,通達深度逐步提高,據統計,截止2009年底,膠南市公路通鄉(鎮)率已達100%,通行政村率達到96%,目前, 膠南市共有道路2106.6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1626.5公里,占77.7%,公路密度2106.6/1846=1.14公里/平方公里,農村公路密度0.88公里/平方公里,通車總里程和農村公路密度均處于青島地區領先水平,但與先進地市還有一定差距。青島市提出要在2010年底實現100%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十二五期間建成現代化的路網體系。因此,加快膠南市農村公路的發展,研究制定農村公路長遠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二、農村公路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膠南市自2003年實施村村通工程以來,農村公路里程每年都以至少100公里的速度穩步增加,7年來,膠南市農村公路獲得了飛躍式發展,累計增加了近1000公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隨著膠南市經濟的飛速發展,青島經濟中心的西移以及國家級港口城市的建設,現有農村公路依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時我市農村公路還存在諸多弊端,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村公路的密度相對較低。膠南市農村公路密度與先進地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浙江嘉興市農村公路密度達到了1.74公里/平方公里,為浙江最高。江蘇海門農村公路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1.57公里/平方公里。我市農村公路密度為0.88公里/平方公里。第二是農村公路技術標準相對較低。一、二級公路較少,約占7%,大多數道路為三、四級公路,占到93%。同時,農村公路的抗災能力弱,每年都有部分農村公路因暴雨沖毀,致使道路通行受阻甚至交通中斷,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難以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據初步統計,近幾年來每年因雨水沖毀的道路損失在500萬元以上,這一數字正成顯著增加趨勢。三是農村公路網絡化程度較低。截止2009年底,膠南市累計修建農村公路近1000公里,村村通率達到了96%。盡管如此,農村公路密度依然低于兄弟區市,尤其是農村公路網絡化程度不高;部分鄉鎮之間及多數村與村之間缺乏橫向聯系。四是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滯后。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滯后,重建輕養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制度缺失、機構不健全、資金不落實、管理手段不完善、技術管理力量薄弱等方面,農村公路(特別是村道)缺養、失養現象嚴重,公路使用效果受到嚴重影響,維修周期大幅縮短,這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公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農村路網體系發展思路與規劃
公路網規劃的目標是滿足區域內的交通需求及合理分流主骨架公路的交通量。縣鄉公路的作用一方面是為國、省道起集散作用,另一面又為區域內部交通提供基本條件。農村公路是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于方便農民出行、服務于農村城鎮化建設、服務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科學規劃和發展農村公路,讓農村公路受益的主體充分參與到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中,對于實現農村的社會經濟全面發展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基于此,膠南市農村公路規劃提出了如下目標:
(1)2010年底實現100%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形成農村公路主體架構,實現每村至少有一條硬化道路與外界相連;
(2)2010-2015年,形成現代化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出行及運輸效率顯著提升,具有完善的交通附屬設施,顯著提高抗災應急能力。除行政村外、自然村、風景區、工業園、農業區、學校等都有便捷的道路相連。
四、農村路網規劃布局的意義
膠南市農村路網規劃實施后,交通狀況將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道路里程將顯著增加,技術等級將有大幅提高,服務水平將有明顯改善,最終路網的使用效率將大大提高,將徹底改變農村路網的交通運輸現狀,將為全市社會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農村路網的規劃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落后、封閉的狀況,將目前制約經濟發展的因素轉化為推動和輔助經濟發展的動力,同時為農村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開發、農產品流通等提供便利條件,也為農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保障。由于公路的建設和養護將利用大量的人力資源,農村路網的規劃實施,將給當地的農民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相應的增加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到2020年,全市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形成。實現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公路,所有村道達到四級及以上標準。路網絡層次清晰、作用明確、道路銜接完善,路網更趨合理,將基本形成“干支相連、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