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術標準作為技術創新的最高環節,由于其包含的巨大的市場利益,對其主導權的爭奪已經成為技術早發國家之間競爭的重要形式。分析三種主流的政府干預技術標準擴散模式并進行比較,得出促進技術后發國家自主創新技術標準擴散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技術標準 擴散 政府干預
一、政府干預模式分析
從政府推動技術標準創新的模式來看,國際上主要有三種模式。美國模式,通過奉行技術中立政策推動技術標準創新,政府較少直接介入,而是通過創造一種激勵創新的環境來間接推動技術標準創新,同時建立一種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公平競爭氛圍,這使得美國的創新能力遙遙領先。此種模式被表征為市場競爭制度模式。第二種模式是歐洲模式,即在標準的制定上創造性地引入一種競合運作機制,建立技術標準聯盟,以擴大技術標準的擴散。在標準的形成中采用了正式標準化的公開透明程序,而在標準的實現和擴散過程中以市場競爭的方式運作。其標準通常是被歐盟半強制性推廣。此種模式被表征為政府間接式的標準設定模式。第三種模式為日韓模式,為明顯的政府直接干預型,其主要是將資金和政策向大企業傾斜,想方設法打造超級跨國企業,并為其提供各種幫助,同時,采取各種政策保護本國市場,如日本曾經只對本國的PDC標準發放牌照。這種模式可以稱之為政府直接干預標準設定模式。三種模式比較見圖。
二、模式比較
三種模式之間并沒有優劣之分,都是在充分適應本國技術標準發展狀況的基礎之上而逐漸形成的。美國作為世界上經濟、科技最發達,市場經濟最成熟的國家,自然崇尚運用市場上自由競爭的手段確定標準,這也是理論經濟學中最有效率的一種手段。然而,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美國所倡導的多標準競爭都是其本土企業研發的技術標準,或者說是貼著美國標簽的技術標準之間的自由競爭,而一旦遇到本國技術標準同國外標準進行競爭時,美國政府同樣進行干預。例如電信產業2G標準中的美國CDMA和歐洲的GSM之間的競爭還沒有開始的時候,美國便率先為本國高通公司的CDMA預留了較寬的頻率波段,以便在同GSM競爭中獲得先發優勢。歐盟的間接干預模式也是為了在歐洲范圍內統一協調和推廣自主知識產權的標準,以便于與其他國家標準展開競爭。所以說,不論是哪種模式,在標準的確定和推廣過程中,都會留下本國政府或直接、或間接進行干預(幫助本國技術標準)的痕跡。通常來講,政府干預標準競爭和擴散的手段主要有兩種,即技術支持和政策支持。
三、相關對策
1.技術支持
技術支持主要是指在標準擴散過程中,本國政府為自主創新的技術標準提供多種配套的便利措施。例如,中國政府為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標準預留了155M寬的頻率,而其他兩個標準WCDMA和CDMA2000總共只獲得60M的頻率,而且TD-SCDMA標準的155M頻段中,有55M是國際電信聯盟的核心頻段,從而極大的增強了本國技術標準的競爭力。
一般來講,技術支持包括兩個層面的支持活動。微觀層面,技術支持包括優先為本國技術標準的調試、試運行,為本國技術標準預留頻段等活動提供便利支持。宏觀層面,技術支持還包括在產業層次上組織技術標準相關企業兼并重組,共建專利池,降低交易成本,理順產業鏈條,實現以自主創新技術標準推動產業整體發展的格局等。這些措施一般來說是在本國政府職權范圍內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它本身并不違背市場經濟規律。同時也是技術后發國家盡快完成技術追趕,實現自主創新技術標準的重要手段[2]。
2.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主要是標準發起國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對技術標準的推廣和擴散進行行政干預的方式。其主要方式有:
(1)行政支持 政府可以優先為本國技術標準發放牌照,或在本國技術標準還不成熟的時候,推遲牌照的發放以為本國標準的成熟和推廣預留一定的時間。
(2)優惠政策支持 為本國技術標準的發起者和為本國技術標準產品生產配套服務的廠商提供政策性優惠(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
(3)政府采購支持 通過政府采購的傾斜政策,增加對本國技術標準產品的需求,通過增加用戶安裝基礎,使本國技術標準盡快達到臨界值,率先實現正反饋效應。
(4)宣傳支持 通過各種有效手段,鼓勵本國居民使用本國的技術標準產品,幫助其盡快完成技術標準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紀珍:數字電視產業技術標準與政府作用比較. 科學學研究,2003,(1):47~50
[2]T. Jean. Procurement and Renegoti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6, 94: 2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