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資料調研和實地考察學術交流的基礎上,對丹麥皇家圖書館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的使命、核心能力和未來戰略進行分析,對其在科學交流、科學計量、文獻計量、網絡計量和出版物評估等方面的情報研究進展進行詳細介紹,以期為我國圖書館和情報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RSLIS;圖書館;發展戰略;定量評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11.001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11-0003-05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the 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Wang Xuemei1,2 Zhang Zhiqiang1
(1.Lanzhou Branch,the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Scientific Information Center fo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2.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The mission,core competencies and research strategy of the 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RSLIS)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 abroad.The advance in information analysis,such as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cientometrics,bibliometrics,webmetrics and publication assessment system,was introduced in detail.Hoping this study can supply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studies.
〔Keywords〕RSLIS;library;development strategy;quantitative evaluation
丹麥皇家圖書館學與信息科學學院(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RSLIS)成立于1956年,隸屬于丹麥文化部,是國際知名的、專門從事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提供涵蓋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各方面的咨詢和服務。學校位于丹麥的哥本哈根和奧爾堡,共有學生約1 000名,其中哥本哈根有800名學生,奧爾堡有200名學生,職工共140位,財政預算約8 000萬克朗[1]。
RSLIS目前提供從本科到博士階段的圖書情報教育,有情報交互與情報構建,知識文化和知識媒介,知識管理、圖書館發展和學習過程3個系[2]。RSLIS參與許多國際性學術組織,與國內外大學開展合作:①厄勒大學(resund University)成員,即參與厄勒地區14所大學之間的合作網絡;②NORSLIS(Nordic Research School in Information Studies)成員,這是一個北歐和波羅地海地區進行圖書情報博士教育的合作機構;③I-School成員,I-School發起于北美圖書情報學教育合作組織,RSLIS和德國洪堡大學加入了該組織。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也是I-School成員,與RSLIS開展了較多合作;④與哥本哈根大學和奧爾堡大學在語言學、通訊、心理學、教育和研究項目等方面進行交流與合作。
1 RSLIS的戰略規劃
1.1 圖書館的使命與愿景
根據1998年制定的法案,RSLIS在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領域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和教育,保證研究的自由,致力于學科領域內工作方法和研究結果的擴展,確保丹麥圖書館高水平發展的基礎;在國內和國際上,對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新的研究進展、結果和方法進行創造和交流;滿足社會發展對組織、分配、管理和知識檢索特殊能力的需求,為開展文化和社會信息的發展與交流做出重要貢獻[1]。
RSLIS的使命反映出知識社會對能力需求的變化。其核心能力是作為圖書館和機構信息知識的搜集、構建、管理、分類、抽取和傳播工作傳統基礎的知識組織和信息檢索,這些核心競爭力的研發目的是優化信息知識的生產者和使用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知識交流與共享占據重要位置的社會里,傳統圖書館服務與迅速發展的數字化服務日趨重要,作為一個研究型大學,RSLIS致力于使其畢業生們能滿足公共圖書館、研究型圖書館、公共管理部門、組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需求,他們的能力隨著知識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凸顯。
RSLIS的愿景可以看作是新圖書館法對圖書館概念的延伸,以及對文化政策的長期認同和關注。其愿景的具體內容:將是國內知識組織和信息檢索的專家;丹麥圖書館發展的重心;增強兒童、少年、學生和成人使用互聯網和其他數字資源的信息能力;滿足社會對知識、文化和信息應用主要能力的新需求;提升其在國際圖書館和信息科學界中的地位;提供激勵支持社會民主和創造文化價值的學習環境;構建有吸引力的工作場所,關注能力發展和建設誠信文化。
1.2 核心能力發展
RSLIS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及時進行發展戰略的調整,目前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關注核心能力的發展[1]。
(1)教育方面:加強基于問題的學科教學能力;進一步執行歐洲“博洛尼亞宣言”文憑補充文件(Bologna Declaration:Diploma Supplement)和發展ECTS學分認證體系的合作;與歐洲和其他國際合作伙伴共同實施和提高國際高水平的英語教學,促進學生和導師的交流;發展學校在職碩士課程,加強商業化教學。
(2)工作發展:工作發展目標與現實社會的需求相關。
(3)研究方面:加強學術交流;發展國際性研究,確保所有重要研究方向進入國際討論和合作論壇;增強對網絡通訊物理系統和互聯網數字文化傳播的研究。
(4)研究者教育:提高研究者教育的質量,并根據北歐以及國際的視野進行調整;通過外部融資加強RSLIS研究者教育的商業化走向。
(5)繼續教育與培訓:提高質量,鞏固RSLIS作為該領域繼續教育機構的重要地位;根據新圖書館法的意向設定課程范圍。
(6)圖書館:把學校圖書館進一步發展為教育的綜合知識中心;提高圖書館信息交流的質量,用戶友好型集成檢索各種信息資源。
(7)人事、組織和管理:優先考慮跨學科能力發展的主動權,促進組織間的知識共享、學習和合作,包括學校信息技術能力的全面發展。
(8)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提高針對客戶和學生的網絡服務質量;建立并運行帶有先進的搜索軟件、系統軟件和基礎軟件的信息技術實驗設施。
(9)戰略投入及其目標:戰略投入將促進其愿景的實現。媒體發展的新趨勢,文化政策集中反映的方面,要在RSLIS核心領域有完全新的發展。RSLIS與文化部的路線保持長期一致,關注文化政策,對下列方向進行戰略投入:①加強國際化;②增加對高等教育與就業的關注;③提高信息技術水平;④兒童與文化。
1.3 未來的研究戰略
RSLIS制定的2009-2014年研究戰略包括以下6個方面的內容:
(1)“研究與研究政策”重點對研究進行分析、測量和評價。RSLIS特別關注發展科學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指標,目標是評估不同情況下如何充分的基于研究進行分析,并提高研究分析的精度和實用性。主要包括:引文分析、領域分析、基于證據的主題發展、評估研究、信息計量學(包括文獻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和網絡計量學)、科學研究、科學環境和研究概念。
(2)“信息系統和交互設計”重點關注信息系統的發展,包括用戶、信息和信息系統之間互動的行為、過程和體驗??傮w目標是支持人機交流和促進用戶對信息和知識的獲取。主要包括:人機交互、信息架構、信息搜尋和交流、移動設備和社會技術、引導性設計、系統發展(包括分析評估的方法)、用戶研究。
(3)“信息素質和實踐”側重于發展可以提高信息素養和實踐的戰略、理論和方法。廣義上來說,信息素養意味著有能力闡明和管理信息需求,能夠批評地應用和評估日常生活中相關、連貫和隱含的信息。主要包括:領域分析;群體的信息管理和社會技術;信息行為和實踐;日常學習、實踐和終身學習;個人信息管理;修辭方面,例如請求、議題和其他說服的形式及文體特征;相關性和重要來源評價研究。
(4)“圖書館與創新過程”關注圖書館和其他知識密集型組織(比如檔案館和博物館),重點研究圖書館的創新管理、組織學習和歷史記錄,以及社會實踐的服務管理。該項研究涉及基于傳統圖書館發展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組織內部的信息行為和實踐;圖書館的創新管理,包括基于證據的圖書館發展;組織的歷史,包括圖書館歷史;組織的學習和創新創業;社會中的服務管理;職業研究、多媒體技術、情境行動和有意義的產品。
(5)“文化調解”重點對公共圖書館和其他文化機構的組織、實踐和政策設置開展研究,不僅是國際圖書館和信息科學領域的一部分。一方面對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之間日益增長的合作進行相關體制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把文化和文化遺產作為反映當前政治和意識形態氛圍的概念。從狹義上說,該項研究關注文化學習和交流的模式,尤其是數字媒體。研究還關注素養的多樣性(除信息素養外,還包括媒介素養、閱讀素養、視覺素養等),這些素養對公眾獲取知識、經驗和教育,以及參與文化活動都很重要。主要研究內容:文化遺產、文化規劃、兒童和青少年文化、知識媒體、審美領域的知識組織、媒介素養、藝術和文化政策的社會學。
(6)“知識與信息理論”結合了上述5個重點領域的元素,其核心是“知識和信息知識”,要求對圖書館和信息科學領域的理論和應用實踐進行批判性反思。目標是發展和鞏固圖書館與信息科學理論立場間的對話,部分建立起統一知識和信息理論的基礎。主要包括:知識考古學、話語理論、性別理論、知識媒介、邏輯、修辭和知識社會學。
2 RSLIS的學術特點
2010年6月,筆者對RSLIS進行實地學術考察訪問,世界知名的情報學家、2005年普萊斯獎得主Peter Ingwersen教授就科學計量學和網絡計量學方法用于研發評估的主要指標、挪威/丹麥出版物評估系統的研究,Birger Larsen博士就在線文獻計量分析和大規模離線分析評估研究等做了專門的學術報告,通過聽取報告和交流討論,對歐洲著名情報研究機構RSLIS近期在情報學領域開展的主要研究工作進行深入了解。
2.1 對科學交流與科學信息的研究
RSLIS對科學交流模式和科學信息的發展有著較深的研究。現在與過去科學交流模式的主要區別在于:計算機技術帶來的電子文獻和網絡文獻的出現[3]。當前科學交流模式包括,研究思想和行為、技術研究報告、非正式出版物、同行評議的期刊論文、開放存取期刊、期刊全文數據庫、Web of Science(縮寫WoS)、Scopus、Google(Scholar)、Academic Web、Search Engines等。
科學信息,包括學術產出、博客、工作文件、研究報告、教材等在公開網絡上可獲取的信息源,以及開放存取期刊和機構知識庫,會議論文、展板、摘要,限制訪問的期刊文章和專著等經過同行評議的知識源??茖W信息必須要保證數據的來源、數據的權威性和對知識資源的把握。
個體心智是產生知識的最重要領域,用戶并不是被動的信息處理“系統”[4]。對科學交流的深入認識和對科學信息的準確把握,是進行科學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礎。
2.2 科學計量學研究與王冠指數
RSLIS在科學計量學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和應用。對出版物的科學計量分析,主要包括:領域內國家、期刊、機構、部門排名、布拉德福指數分布,學科領域、國家、地區、機構、部門科學出版物數量的統計,以及時間序列發文量的統計。向前或向后的引文鏈分析,包括時間序列分析、引文影響力和被引分析。
像WoS和Scopus這類覆蓋廣泛學科的數據庫,其學科領域篇均被引的平均值要高于那些學科覆蓋面較小的數據庫。基于引文分析的研究績效評估,尤其是在對國家、大學及跨學科研究群體等高層次的研究進行績效評估時,要因學科間的不同而特別慎重。為解決該問題,荷蘭萊頓大學科學技術研究中心(CWTS)2005年開始使用標準的文獻指標,其中“王冠指數”(Crown Indicators)很快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5]。
王冠指數是相對于全球研究領域的某國家或機構的歸一化影響指標。采用王冠指數而不直接使用ISI的期刊影響因子,是因為ISI只標識了文章平均的(國際)影響力?!捌诳豕谥笖怠保↗ournal Crown Indicators,JCI)是某單位所有期刊文章的實際被引用次數和這些期刊該時期期望的引用影響值之間的比值?!皩W科領域王冠指數”(Field Crown Indicators,FCI)對單位的出版物進行加權。全球歸一化影響用于分析單個領域效果好,如果對所有學科領域進行平均使它們具有同一權重則不佳。歸一化學科領域王冠指數(FCI)適于把國家、機構等單位的學科領域與全球進行比較分析。RSLIS用王冠指數做了許多應用性研究,其分析顯示2001-2005年期間中國學科領域的王冠指數大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丹麥在空間物理和化學等領域的王冠指數卻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3 大規模離線文獻計量分析
RSLIS的文獻計量學由Finn Hjortgaard-Christensen和Peter Ingwersen發起,他們組建的信息研究中心對期刊影響因子、引文耦合(bibliographic coupling)、數據集隔離(data set isolation)、區域研究、期刊國際化在線的文獻計量分析,社會福利跟蹤研究,網絡影響因子,評估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在1996-2000年期間發展了多種在線文獻計量學的分析方法。為了給用戶提供更多服務,RSLIS可能在2010年重建該信息研究中心。
RSLIS在信息通信技術、氣候研究、食品科學、藥物研究幾個領域進行大規模非在線的文獻計量分析研究(基于購買的大量相關數據)。這些研究領域是政府機構所日益關注的,其中有些出版物無法進行在線分析。
2008年RSLIS開始為丹麥科技創新機構開展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文獻計量研究,其目的之一是研究丹麥的信息通信技術為什么很難吸引歐盟項目的資助。分析采用丹麥統計局數據、ICT資助情況、發文量和引文分析、定性訪談等多種方法。單學科的固定領域常用核心期刊來界定,多學科或新興領域常分散在不同類別中。ICT的研究領域不好確定,主要分布在技術、工程和自然科學領域,其他許多領域也有涉及,并且很多文章發表在會議文集上。為確保數據源能很好的覆蓋和描述ICT,并包含作者的機構信息和文章引用情況,RSLIS根據調研最后選擇了INSPEC和Scopus數據庫。首先用廣泛的關鍵詞進行檢索,根據INSPEC分類編碼選出集中的分類,然后再進行單獨分析。對INSPEC和Scopus的數據進行XML編碼,利用XLST提取共同要素,根據DOI文章號、期刊和會議信息字段進行近似字符串匹配。其研究表明,多學科領域的分析難以直接利用現有分類,對學科領域和引文數據進行合并也許是一個解決途徑,分析發現丹麥的ICT研究在某些重點領域實力較強。
RSLIS對氣候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根據WoS的學科分類進行領域歸一化分析,然后基于引文耦合進行聚類分析。對食品科學的文獻計量分析用XML格式從大量離線的Scopus數據中抽取特征信息,建立起一個長期的數據系統,快速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對藥物研究的分析仍在進行中,先根據客戶需求把藥物研發過程劃分為7個階段,然后由藥理學研究館員用PubMed進行主題檢索,并與Scopus數據相匹配,使用Scopus分類進行領域歸一化分析。
在線文獻計量分析具有以下優勢:速度快、獲得即時結果,能一次檢索幾個數據庫,結果可再生;期刊的引用半衰期、影響因子和即時指數都能在線計算;在線數據可用于對發表文章的數量、引用情況、領域歸一化影響因子進行分析。但在線分析也有不足,例如:成本較高;不同文獻類型可能導致差異,比如綜述性文章在較長時期內常被引用的更多;某些領域在高影響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量有限;對國家安全領域影響力的分析效果很一般。
從小規模的在線分析到大規模的離線分析,需要建立長期的、可擴展的數據集,不斷進行完善,這樣可對指標進行靈活計算,但需要程序師的配合,從而增加了用戶成本。領域的界定始終是個挑戰性難題,新的Scopus學科分類也許對此有所幫助。
2.4 對出版物的定量評估研究
RSLIS對挪威和丹麥的出版物進行定量分析評價研究。2006年起挪威教育研究部將出版物的分析納入研究資助預算模式工作的一部分,出版物的分析模型涉及所有高等教育機構的各個學科和專業。丹麥政府2011年給大學的撥款金額除考慮學校博士學位數量、學生教育和爭取外部經費情況外,基于出版物指標的得分占10%(預計2012、2013年該文獻計量指標的比重將上升為15%~25%)。
RSLIS首先用同一系統對各機構的出版物進行登記,大部分來自公眾/商業數據庫的數據得到地方機構的核實,其余的由地方機構輸入,還有的來自Norart(挪威期刊論文)和BIBSYS(書籍),相同格式和權威目錄的最大好處在于避免了來自不同機構的不同標定。分析對象只包括科學出版物,即要有新見解、能在新研究中再現或應用、語言表達和發布形式使大多數研究人員可獲取并可能會感興趣、是出版媒介(期刊、系列、出版商、網站)的一部分,并經過了同行評議。
然后根據期刊選擇領域科學家來打分,分為68個學科組,涉及20 000種同行評議期刊,年度會議論文集也作為系列刊物包括在內。先根據作者機構把出版物分為國際、國內和地方3大類,如果超過2/3的作者來自同一機構則認為是地方刊物。為了促進高質量的研究,把每個學科的出版物分為高低兩個層次,高層次刊物需要經過學科內同行的一致認可。
挪威和丹麥的出版物評分系統:領域內居前20%的最好期刊計為3分;其他同行評議期刊計1分;同行評議的會議論文計0.7分;國際出版商的專著計8分;其他專著計5分。涵蓋所有研究領域的各種文獻類型,統計得分將為資助經費的分配做參考。
學科領域歸一化出版物評分系統適合于所有出版物,包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該方法是即時的、獨立于引用的,它不能告知研究的質量,只是反映了出版物的成功程度。不能把這種出版物的評分方法用于進行國家、大學或個體研究者間的比較[6],Elleby和Ingwersen最近提出新的歸一化出版物評分指標(normalized Publication Point Index,nPPI)[7],通過實際值與期望值間標準化的比值,可以在特定范圍內進行機構間的比較。
2.5 網絡計量學研究
網絡計量學主要是對網絡鏈接進行分析。是否網站與期刊相類似,網頁與文章相類似,內文鏈接(inlinks)與引用相類似或者僅是簡單的“路標”?網站影響因子與期刊影響因子相類似,可反映該網站受得其他網站的關注程度,但也只是簡單表明其影響,并不一定證明其質量。網站影響因子的計算,可看作與引用次數除以文章篇數相似,即用內文鏈接數除以網頁數[8]。
可使用的網絡引擎,是像雅虎網站瀏覽器這樣可獲取其點擊模式,能找到網站的所有網頁和全部內文鏈接??赡艿木W絡影響因子類型有:電子期刊網絡影響因子,通過內文鏈接來計算,算法與傳統的期刊影響因子相同;科學網站影響因子,通過鏈接對國家、區域、機構或領域進行分析;統計訪問人數或簡單使用外部內鏈接數量來進行最佳提名[9]。谷歌學術搜索(Google Scholar),不適于網頁排名,但可用于引文排名(包括會議論文和期刊文章),在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信息科學領域是可行的,但需要大量的數據清理[10]。Google Scholar也許能用于個人的h指數計算。
Ingwersen教授認為隨著開放存取的出現,可以預見未來將擺脫書目對引文指標的制約,不僅局限于對權威科學出版物的跟蹤分析,而且將超越許多機構知識庫,在網絡上把各種形式的學術成果(包括博客、Google Scholar、Google Books等)結合起來研究科學交流。
3 結 語
RSLIS的發展戰略與學術研究專長,對我國研究型圖書館的發展和情報學理論方法研究有著重要的啟示。
3.1 研究型圖書館應面對新形勢不斷調整未來發展戰略圖書館作為重要的知識密集型組織,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對信息的需求,充分發揮知識的引領作用。RSLIS服務于建設高水平的丹麥圖書館,在國內外對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新的研究進展和方法進行探索與交流,以滿足社會發展對組織、分配、管理和知識檢索特殊能力的需求,為文化和信息的發展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研究型圖書館應跟蹤國際上重要研究型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和未來趨勢,確立高水平研究型圖書館的發展目標;密切關注用戶需求,完善用戶友好型集成信息資源檢索系統,促進用戶對知識和信息的獲??;對研究進行分析、測量和評價,提高信息交流的質量;研究國際合作機制,促進組織間的知識共享;重視圖書館和信息科學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的研究,進行批判性反思,推動跨學科領域的創新發展;關注用戶(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的科學信息素質培養。
3.2 科學計量學的評價指標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
科學研究在不斷改進中向前發展,科學計量學評價面臨著很多復雜的問題,比如不同類型的數據庫、不同學科領域、不同評價對象、不同語言和社會意識形態等。為避免學科間篇均引用頻次不同而導致科學評價結果的不公平,CWTS率先使用標準化的文獻指標,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王冠指數”,這個指標的提出的確解決了部分問題,但隨著應用的推廣,有人發現王冠指數對引用期望值較高的子學科給予了更高的權重,CWTS經研究后準備把“平均歸一化引用評分”(MNCS)作為新的王冠指數,該指標具有更可靠的理論基礎。但MNCS指標是否可用于不同文獻類型、不同年代的出版物包括最新出版物的分析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當前的評價仍未跳出單純以數量為核心的傳統思路,對正面引用還是負面引用等問題還未能很好的解決??茖W計量學的評價指標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繼續深入研究。
3.3 開展科學評價以引導和支撐科學研究的資助決策對學科領域、出版物、研究機構、科學家團隊及個人的科學評價可作為資助機構確定資助對象時的有益參考。因此,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建立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科學的評價體系將引導相關領域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該研究不僅能推進研究型圖書館高水平的學術研究,而且在未來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
3.4 網絡計量學和大規模離線文獻計量分析代表未來重要發展方向隨著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檢索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計量學和大規模離線計量分析將日益成為科學計量學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一方面,隨著開放存取的出現和發展,將使從網絡上把各種形式的學術成果結合起來研究科學交流成為可能,但這方面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包括繼續研究科學網絡出版物的語義結構、提高信息檢索技術等,進而推動網絡計量學的發展,以及不同來源信息的學科分類等。另一方面,由于在線文獻計量分析有著自身的缺陷并且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針對具體需求建立離線的長期、可擴展的數據集,對指標進行靈活計算,也是未來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
致謝:感謝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張曉林館長和楊立英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于建榮研究員對該文給予的指導和建議!
參考文獻
[1]Welcome to the Royal 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EB/OL].http:∥www.iva.dk/english/aboutus
[2]李國秋,呂斌.丹麥情報學教育概況[J].現代情報,2009,29(11):203-206.
[3]Allen E.S.,Burke J.M.,Welch M.E.,Rieseberg L.H..How reliable is science information on the Web?[J].Nature,1999,402:722.
[4]賴茂生,王琳.情報檢索發展路徑的轉向——評丹麥情報學家英格沃森的新著[J]. 情報學報,2006,25(6):755-760.
[5]Ludo Waltman,Nees Jan van Eck,Thed N van Leeuwen,Martijn S Visser,Anthony F J van Raan.Towards a new crown indicator: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EB/OL].https:∥openaccess.leidenuniv.nl/bitstream/1887/15079/2/CWTS-WP-2010-006.pdf
[6]Shneider J.W.An outline of the bibliometric indicator used for performance-based funding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Norway[J].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2009,8(3):364-378.
[7]Elleby A,Ingwersen P.Publication point indicators: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two publication point systems and citation impact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text[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0,doi:10.1016/j.joi.2010.06.001.
[8]Bjrneborn L,Ingwersen P.Towards a basic framework for webometrics[J].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5(14):1216-1227.
[9]Jepsen E T,Seiden P,Ingwersen P,Bjrneborn L,Borlund P.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Web publications:Preliminary data gathering and analysis[J].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5(14):1239-1249.
[10]Brin S,Page L.The anatomy of a large 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J].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1998,30(1-7):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