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界定開放標準的內涵,探論開放標準與信息資源公共獲取以及公共獲取策略的關系;然后,在分析專利信息披露策略的基礎上,著重解析基于核心設施原則的開放許可策略的兩個子集;最后,用案例說明該研究。
〔關鍵詞〕信息資源公共獲取;開放標準;開放許可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11.045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11-0165-03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 Strategy
——the Perspective of Open StandardLiang Shijin Li Zhiyi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Firstly,this article defined the connotation of open standard,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standards and 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and its strategies.The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at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rategy,it put emphasis on analyzing two subsets of open licensing strategy.Lastly,it used a case to illustrate this research.
〔Keywords〕public acces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open standard;open license
信息資源作為一種信息產品,具有顯著的“網絡效應”和共享性。前者表現為:不同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行為彼此依賴共生;對于用戶,信息資源的效用價值與使用同一或兼容信息資源的用戶數目呈正相關性。后者表現為:在排除技術和人為約束的條件下,信息資源是可以共享的,某些人對信息資源內容的控制和使用并不以其他人減少或失去對該信息資源內容的控制和享用機會為前提[1]。但是,由于信息孤島、信息壟斷、信息貧富分化等問題的存在,信息資源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供需趨于失衡,信息資源難以完全共享,進而信息資源的效用價值無法達到最優化。
學術界倡導公共獲取的理念,認為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就是信息資源能便捷地、免費或通過合理付費方式被一般公眾無障礙獲取[2]。同時一些研究者提出許多切實可行的策略建議,但少有學者開展開放標準在信息資源公共獲取領域的研究。本文從開放標準的角度分析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并提出相應的策略——開放標準策略。
1 開放標準釋義
學術界對開放標準的認識沒有完全統一起來,也就無法就開放標準的定義給予明確的界定。在界定開放標準的內涵之前,有必要理解相關的兩個重要概念。
1.1 標準和技術標準
GB/T20000.1-2002將標準定義為:“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程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注:標準宜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的共同利益為目的)[3]”但不管如何定義,標準往往具備一些相同的特征:標準制定的基石是經分析、篩選的科學技術或實踐經驗成果;制定對象為共同或重復性的概念或事物;制定時應體現利益平衡機制和各方協調機制;實施過程中強調共同遵守原則。
標準中往往內嵌各種技術規范或方案,不涉及技術的標準幾乎銷聲匿跡。所謂技術標準,是指一種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強制性要求或指導性功能,內容含有細節性要求和有關技術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讓相關的產品或服務達到一定的安全要求或進入市場的要求[4]。由此可見,技術方案是技術標準產生的必要條件,沒有技術就無所謂技術標準。
1.2 開放標準
基于知識背景、理解側重點等的迥異,理論或實踐界對開放標準概念的論述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別。
2006年6月,丹麥國會通過的《關于在公共部門的軟件中使用開放標準的決議》對開放標準給予描述:“如果一個標準是開放的,這意味著:這個標準必須是公開可獲得的,并且在所有細節都進行了記載備案;必須是可自由實施的,無論現在或將來,其在執行和使用時不受經濟、政治或司法的制約;必須在一個開放的論壇中通過開放的程序進行標準化和維護。[5]”
微軟負責知識產權政策的高級總監——Nicos L.Tsilas提出一個適當的“開放標準”定義[6],即開放標準是技術規范,其具有以下特征:基于共識,在自愿原則、市場驅動的標準制定組織來開發或者核準/確認和維護,該組織向所有感興趣的和有資格的參加者開放;無限制、足夠詳細地發布,以便使用者完整地理解標準的范圍和用途;任何感興趣的團體,都可以免費或者通過合理的費用使用開放標準;任何實現標準所必需的專利權,在合理和非歧視條款的基礎上,將標準改進到適合所有使用者的標準。
其他學者或組織也試圖定義開放標準,且論述不盡相同;但是,修訂流程、知識產權政策和具體實施等3個指標的開放性卻是開放標準的根本特征所在。
2010年11月第30卷第11期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策略研究Nov.,2010Vol.30 No.112 兩個相關關系
2.1 開放標準與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關系
在信息資源建設和規劃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個人或組織公共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難以令人滿意,而信息資源標準化進程緩慢等問題也令人非常擔憂。以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為例,為了進行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交換與共享,需做大量的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如信息分類編碼標準、信息交換標準、元數據標準、數據庫標準等等[7],而政府各部門所引進或自建的信息系統或軟件通常沒有以統一的信息技術標準為基礎,信息無法有效溝通和公共獲取,形成所謂的“信息孤島”。同時,這些標準中不可避免地嵌有專利技術,即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所承載的公共利益與專利權所承載的私人利益之間存在矛盾。
在保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和平衡上述矛盾方面,開放標準可以有所作為,因為開放標準是為了促進互操作和兼容性,這將在技術層面有效地加快信息資源標準化進程,促進信息資源的公共獲取,從而令信息資源充分發揮其網絡效應和共享性。
2.2 開放標準與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策略的關系
分析近年來公開發表的論文資料,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策略可歸納為:信息資源建設策略、獲取渠道構建策略、法制保障策略、獲取能力培育策略,它們分別是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前提、技術支持、獲取環境和能力支撐。本文提出的開放標準策略包含專利信息披露策略和基于核心設施原則的開放許可策略,且二者都是從知識產權法的角度設置的解決之道,所以開放標準策略歸屬于法制保障策略。同時,信息資源的建設和獲取渠道的構建難免會遭遇標準化的問題,雖然我們不大可能將信息資源和獲取渠道設定為完全統一的模式,但各種模式之間的輕松轉換卻是必需的,而這正是開放標準的優勢所在。也就是說,開放標準策略也可歸結到信息資源建設策略和獲取渠道構建策略之下。綜上所述,開放標準與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某些子策略之間有一種被包含的關系。
3 專利信息披露策略
在信息資源公共獲取之開放標準策略中,強調專利信息披露是為了消除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保證標準的開放性,最終實現優良的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因此,在信息資源公共獲取領域,開放標準更適合采用鼓勵性事前披露策略來消解信息資源公共獲取與專利權之間的矛盾。
(1)開放標準的提案者、標準組織的其他成員以及非成員的第三方為專利信息披露的主體,并應通過訂立相關合同保障信息披露的合法性和高質量。原因在于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涉及廣泛的社會公共利益,為了達成這種利益訴求需要披露主體的廣泛性。另外,標準組織也應是披露主體之一,并承擔向社會公眾全面披露專利權信息的義務。
(2)針對不同的披露主體在不同的標準時期內設立不同的披露時間點。在對標準就修改或升級進行協商時,披露主體需在協商會議開始之前披露自己擁有的所有相關專利信息。在標準制定完成或升級后,標準組織需及時地向社會公眾公布專利權人披露的信息。
(3)披露的對象包括已知專利、已知專利申請和未知專利申請,而且專利的存在狀態不同則披露策略相異。對于前二者,要求披露主體詳細地披露專利號、專利權持有者、授予或即將授予專利權的國家、專利使用領域、許可條件等專利事項;對于后者,披露主體應承諾以免費或基于事前披露的FRAND進行許可,同時揭示該申請可能引發的后續影響以及擔負后繼披露義務。在醞釀信息資源公共獲取領域的開放標準時,應用推廣是終極目標,因此不論專利處于何種狀態,持有者應事先披露最高許可條件。
4 基于核心設施原則的開放許可策略
核心(關鍵)設施原則是指:當進入某項設施對于一個人能否在某個市場上進行操作是關鍵的,那么在某些情況下該設施的所有者有義務準許他人進入該關鍵設施[8]。技術標準中所涉及的專利技術具有獨占性,其擁有者可憑借該專利阻礙其他競爭者進入相關領域,對于后來者,專利即為核心設施。因此,專利擁有者應依據該原則以合理無歧視的價格許可他人使用該專利。本文將核心設施原則看作開放許可的基礎,并認為開放許可具備兩個基本屬性——開放的知識產權許可政策、合理且可預見的知識產權使用成本。
4.1 RF許可
RF許可是指為了利于技術標準的推廣和使用,權利人必須向該標準的使用者承諾可以完全免費使用知識產權。該許可方式的應用基礎在于有效促進標準的應用和鼓勵創新,因為被應用和促進創新是標準的最終歸宿,否則就失去存在的意義。當然,也存在完全免費許可會損害權利人利益的憂慮,這無可厚非。但是,技術標準是信息資源實現網絡效應的基礎,信息資源標準化放大了信息資源的網絡效應,而開放標準可以導致該效應的二次放大。一方面,開放標準能夠保證信息資源標準化,而標準化后的信息資源對其公共獲取的實現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將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知識產權人由于放大效應而獲得的經濟收益與其許可知識產權所獲利益相比,同樣很誘人。
4.2 基于事前披露的FRAND許可
首先,基于事前披露的FRAND許可策略通過在標準制定之前披露相關專利信息和最高許可條件等,在較大程度上打破知識產權人和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提高許可政策的透明性。其次,知識產權人聲明愿意按FRAND原則許可其知識產權,提出實質性的許可協議。另外,還需具體化許可政策以衡量其開放性。張平教授認為可以將知識產權人的FRAND許可承諾作為訴訟依據,并通過分析經典判例總結出一套“客觀”標準[9]:合理的價格不應反映“戰略價值”,而應反映技術的市場價值;如果許可費的水平僅僅具有象征性,可以直接推定許可費合理;如果許可費不是象征性的,需要根據客觀標準具體確定,比如技術的創新程度,擬征收的許可費與市場可比技術許可費的比較等。
很多標準組織或聯盟正積極實施“不主張承諾”許可,但筆者認為該模式之下可能衍生出RF許可和FRAND許可兩種方式。若前者成為必然選擇,那么爭議比較小,執行力度也比較高。若以后者許可相關專利,那么在實際執行時可能存在不足,因為標準中專利技術的不同,其價值必然不等,至少必要專利和核心專利的價值差異就很大。只是簡單地實施“你不主張,我不主張”無法體現這種差異,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的參與積極性低落。
5 案例分析
5.1 政府辦公軟件的應用困境
現代化的辦公環境難以忽視辦公軟件的存在,其作用不言自明;而市場上的各式辦公軟件又“群雄并立”,如微軟office、紅旗office、金山WPS等。人們在欣喜有眾多選擇之余,卻發現各軟件之間很難完全兼容,因為它們是基于封閉文檔格式的應用程序。從政府信息資源公共獲取方面考慮,政府各部門之間、政府和公眾之間需采用相同的文檔格式,否則在理想化的公共獲取面前將再添新的阻礙。當各部門的文檔格式相異時,信息孤島效應會在無形之間加劇;當政府與公眾間的文檔格式不一致時,公眾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以獲取同樣的政府信息資源,這也間接違背了政府向公眾免費提供信息資源的初衷;再者,政府信息資源有長久保存的需求,如果保存格式被一家辦公軟件壟斷且在未來某個時間該軟件停產,那么資源無法使用的風險將驟然提高,被公共獲取的能力也大打折扣。
5.2 ODF的開放舉措
開放文檔格式(Open Document Format,ODF)是OASIS聯合業界眾多知名辦公軟件商傾力打造的開放標準。2006年5月,ODF得到標準化組織ISO和IEC的認可,成為一項國際標準。其目的是要形成一種與辦公軟件應用相分離且能夠在不支付額外費用的情況下促成辦公軟件格式之間任意切換的規范,從而解決上述信息資源公共獲取困境。
5.2.1 信息披露
一方面,OASIS在ODF 制定過程中處于中立地位,以信息充分披露的方式吸納各成員的意見,并確保他們之間的利益均衡,同時盡可能傾聽非成員第三方的請求。另一方面,OASIS在其官方網站將ODF的各種版本對外公示,供使用者免費下載。
5.2.2 基礎技術——XML
XML技術是網絡時代的重要智慧成果,具有優秀的開放性和可擴展性,人們可利用它便利地整合信息資源,實現資源間的高度互操作,這正是走出上述困境的技術出路。從標準的角度看,XML則成為ODF的核心設施,但XML對ODF的使用者而言是透明的,即沒有太大的技術屏障和只有很小的使用成本。
5.2.3 開放許可
ODF遵循了OASIS和ISO/IEC的知識產權政策,即規定知識產權人事前做出FRAND許可聲明,并且不可撤銷。而且為用戶提供永久、免費、無歧視的使用授權[10],使任何辦公軟件商和有志于進入該行業的企業依據該標準設計開發出更加人性化的軟件。
眾所周知,標準化問題已成為阻抑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性質決定了需要更加開放的標準來解決公共獲取過程中的標準化問題。在制定開放標準策略時,至少要面對兩個方面的挑戰——專利信息披露和知識產權許可,筆者以為可分別采用專利信息披露策略和基于核心設施原則的開放許可策略化解之。前者降低了因知識產權糾紛而令標準難以實施的風險,同時為標準組織提供良好的信息氛圍,可有效規制權利尋租;后者實現了開放的知識產權許可政策以及不至于損害公眾的公共使用權。
參考文獻
[1]查先進.信息資源配置與共享[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4.
[2]陳傳夫.我國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差距、障礙與政府政策建議[J].圖書館論壇,2004,24(6):54-57.
[3]國家質檢總局.http:∥wenku.baidu.com/view/e2fd5ffe04a1b 0717fd5dd14.html[EB].2010-08-15.
[4]張平,馬驍.標準化與知識產權戰略[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18.
[5]商務部.http:∥sms.mofcom.gov.cn/aarticle/ztxx/200801/2008 0105345575.html.2010-05-15.
[6]Nicos L.Tsilas.開放創新與互操作性推動開放標準[J].世界標準信息,2008,(10):50-57.
[7]李曉明,李蘊奇.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6,9(2):80-81.
[8]黃杰華.歐盟競爭法下的“關鍵設施原則”[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3,5(4):49-52.
[9]張平.ICT標準之知識產權“開放授權”模式探討[J].科技與法律,2008,(3):44-49.
[10]薛崧,鄭颵.基于ODF的數字資源長期保存技術策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