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了在我國高校開展競爭情報普及教育的意義,在對中外競爭情報教育特點進行對比的前提下,提出了在我國高校開展競爭情報普及教育的措施:擴大競爭情報受教育主體、整合情報教育與學科課程,以便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合理的教學內容與分階段實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競爭情報;普及教育;高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11.030
〔中圖分類號〕G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11-0119-03
Discussion on the Launch of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Sun Zhimei
(Library,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10,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aunch of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in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The measures for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were proposed:enlarging the trainees of th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oordinating the intelligence education and the subjects to establish new mechanism fo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setting up proper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popularization education;university
1 高校開展競爭情報普及教育的意義
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主要是以人才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為重要標志,情報能力是構成現代人各種職業能力的基礎,也是人們創造力結構中最基本的要素。競爭情報(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簡稱CI),是為了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外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針對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活動,并很快在歐、美和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企業中廣泛應用。繼技術、資金、人力資源之后,競爭情報信息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四大要素之一。在美國的世界500強中,已有90%的企業成立了競爭情報系統。國外的理論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理念:企業經營的實質是經營競爭情報。競爭情報研究企業競爭對手敏感和相互保密的問題,為企業自主創新活動提供決策支持。有位企業情報主管在我們主持的一個競爭情報項目的反饋意見中這樣寫道:“我要的不是信息,是情報!是決策要的東西。”中國加入WTO后,各行各業都面臨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競爭情報人才的培養受到了廣泛關注,據資料顯示,我國競爭情報人才缺口已達10萬人以上。可以說,對大學生的情報能力教育已成為一個戰略性問題,因此,重視對大學生情報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對于我國在21世紀科學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 中外高校競爭情報教育比較
將我國高校競爭情報教育與國外進行比較,借鑒其優點,有利于在普及競爭情報過程中有的放失,并將其有效地納入高校教學的常規體系。
2.1 國外高校競爭情報教育的特點
目前,國外的競爭情報教育已經相對成熟,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呈現出以下特點:(1)大學嘗試在不同學科領域開展競爭情報教育,適合競爭情報教學的案例比較豐富;(2)競爭情報授課形式多樣,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3)學歷教育教學層次較高,大多數大學把競爭情報課程設在了碩士階段,有的大學甚至設在了博士階段;(4)競爭情報教師實踐經驗豐富。國外的競爭情報教師幾乎無一例外地具有在實際環境中實施競爭情報的經歷,且多數人具有博士學位,是SCIP的會員。同時,他們中很多來自政府情報部門,具有很強的情報獲取及分析能力;(5)大學與與社會直接接軌,開展各類競爭情報培訓、認證課程;(6)競爭情報學歷教育體系和繼續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并且日益正規化,形成了規模效益[1]。
2.2 國內高校競爭情報教育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國高校競爭情報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才進入高潮,在這一期間,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陸續招收了競爭情報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等也開始了競爭情報專業博士生高層次人才的培養[2]。目前我國競爭情報學位教育已形成了一個以培養碩士為主、本科、博士兼之的多層次的教育體系。據統計截至到2009年底,我國內地己擁有以競爭情報為主要內容的碩士點研究方向28個,博士點研究方向6個(如表1、表2),分別占情報學類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總數的10.98%和博士研究方向的11.54%。另據統計我國25所高校將己開展的競爭情報專業主要設在經濟管理、商學院,信息管理學院和圖書館,科技信息研究所,分別為15所、7所和3所,分別占到60%、28%和12%。我國競爭情報教育主要誕生和活躍于圖書與情報(信息管理)學科,其次是經濟和管理學學科,盡管從統計數據上看25所高校中有15所將競爭情報專業設在了經濟管理學院,主要原因是很多高校將原來的圖書情報專業放在了經濟管理學院所致,而國外競爭情報教育主要活躍于商學院。另外在師資力量、教育體系、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還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盡管近幾年競爭情報教育發展速度加快,然而在數以千計的高校中僅有區區20幾所高校開展專業競爭情報專業教育,與我國10萬人以上的競爭情報人才缺口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可見競爭情報普及教育已勢在必行。表1 競爭情報碩士研究方向具體分布
機構研究方向南京理工大學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南京大學競爭情報報研究天津師范大學企業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蘭州大學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南開大學信息系統與競爭情報安徽大學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山西大學競爭情報中山大學商情分析與競爭情報研究吉林大學知識管理與知識挖掘四川大學知識管理與網絡經濟東北師范大學競爭情報策略研究武漢大學競爭情報與管理咨詢信息管理與知識管理黑龍江大學競爭情報與知識管理同濟大學競爭情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競爭情報研究華東理工大學企業競爭情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知識管理河北大學戰略情報:學科情報與企業情報分析重慶大學知識管理企業競爭情報南昌大學競爭情報與企業戰略管理河海大學企業競爭情報山東科技大學競爭情報青島科技大學競爭情報與管理咨詢西南科技大學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華南師范大學企業競爭情報管理、競爭情報研究
2010年11月第30卷第11期關于在我國高校開展競爭情報普及教育的探討Nov.,2010Vol.30 No.11表2 競爭情報博士研究方向具體分布
機構研究方向北京大學國防科技情報研究與管理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科技信息分析與競爭情報武漢大學競爭情報與戰略管理華中師范大學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南京大學競爭情報南開大學競爭情報與競爭戰略3 普及競爭情報教育的措施
3.1 擴大競爭情報受教育主體
大力開展競爭情報通識教育,面向在校大學生,逐步加強對理工科等非信息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競爭情報教育。從長遠來看,競爭情報教育普及化的目標并不局限于讓更多圖書情報專業的學生掌握企業競爭分析等與企業運營相關的知識,而是要讓更多即將服務于產業界甚至各行各業的非圖書情報類專業的學生更好地掌握情報學和競爭情報的知識,培養情報意識和競爭分析的能力,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3]。所以,普及競爭情報教育可建立起“以專業競爭情報教育為起點,以信息管理類院系、工商管理類院系為主體,以信息管理類專業、工商管理類專業、理工科學生為主要教育對象、逐漸面向全體大學生”的競爭情報教育體系。
3.2 情報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以便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情報能力不可能是任何一門獨立學科的學習目標或學習結果,而是一種累積式的結果。情報教育要廣泛地在各種學科學習中開展,需要研究情報教育與學科課程整合模式。學科課程整合式教學是指把情報教學作為學科課程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既要教授學科內容,又要培養成功完成與情報分析有關任務的能力,實用性是關注的焦點。情報能力教育可結合專業課程安排來進行,例如:在信息管理類專業開展競爭情報教育應增設相關經濟管理方面的課程包括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經濟法等。這些經濟類、管理類課程彌補了傳統的情報學教育在經濟管理方面的不足,為學生從事競爭情報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經濟管理知識基礎,使學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競爭情報分析技能;在工商管理類專業推廣競爭情報教育,要增加信息管理理論及技能課程,同時補充一些情報學理論與方法等[4]。在這樣的框架下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3.3 根據教學目標確定合理的教學內容
競爭情報普及教育和專業競爭情報教育的要求有很大不同,應在參照專業教育的同時,結合各自學校專業設置的實際情況,在教學目的上有所側重。專業競爭情報教育要培養大學生的情報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情報利用能力,學會應付市場經濟變化能力。而競爭情報普及教育的目標應是普及競爭情報知識,培養大學生競爭情報興趣和意識,學會基本的競爭情報搜集、分析和綜合利用方法,并掌握一定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保護知識。教學內容應該包括:競爭情報概述。含競爭情報概念,競爭情報的基本內容特征、研究對象及作用;競爭情報收集、分析和交流方法的培訓;企業競爭情報系統的研究與使用現狀、國內外常用的競爭情報系統產品介紹以及競爭情報學科的前沿和研究熱點,重點介紹競爭情報領域中前沿和熱點問題,以激發學生對競爭情報的興趣[5]。
3.4 確定合理的分階段實施的教學方法
高校實現競爭情報普及教育可進行分階段實施的教學方法。
第一階段即起步階段,可采用專題講座形式進行競爭情報知識的普及。在這個階段,由于教材、師資、課時安排等方面條件尚不完全成熟,競爭情報暫不列入教學計劃,可以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邀請競爭情報領域的專家學者來做專題報告,或者邀請競爭情報培訓機構人員、企業中從事競爭情報工作的人員,也可以組織本校信息管理專業教師、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專題講座,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競爭情報意識和對競爭情報工作的重視[6]。
第二階段為常規教學階段。在專題講座形式取得一定成效和經驗之后,可考慮進行競爭情報的常規教學,根據各個院校的實際情況,配備合適的授課教師,安排合理的教學課時。課程類型可以根據專業不同有所區別,對信息管理和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競爭情報可以作為專業選修課甚至作為必修課,對其他專業的學生,競爭情報可作為公共選修課。另外競爭情報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僅通過課堂授課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競爭情報的工作方法與技巧。因此,競爭情報教育應該重視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結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①案例分析。在授課過程中穿插案例分析,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鼓勵部分學生參與案例搜集與整理,建立案例分析庫。②課外實習。積極尋找與企業的合作機會,為學生提供課外實踐環節,如企業調查、參觀訪問、撰寫調查報告及課程論文等[7]。
4 結束語
現階段開展競爭情報普及教育勢必還會遇到師資匱乏、學校重視不夠、缺乏合適教材等諸多問題,但隨著企業對競爭情報人才需求的不斷加大、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不斷突現,競爭情報普及教育必會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超,張新力.中外競爭情報教育比較研究[J].情報學報,2005,(3):377-384.
[2]彭靖里,楊期邁,等.海峽兩岸競爭情報教育發展現狀及其比較分析[J].情報雜志,2008,(3):158-161.
[3]楊薇薇.對我國競爭情報教育事業發展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6):38-42.
[4]沈麗蓉,倪波.論我國競爭情報教育體系的建立[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3):87-89.
[5]馬坤,江新.淺談高校普及型競爭情報教育[J].情報探索,2005,(4):22-24.
[6]劉麗.淺談我國高校競爭情報的普及教育[J].情報學報,2006,(4):236-238.
[7]徐美鳳.關于財經類高校開展競爭情報教育的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08,(8):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