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界定了商業數字圖書館及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定義,從不同角度對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進行了歸納,并對超星和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進行了評析。
[關鍵詞]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07.003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7-0010-03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bout Commercial Digital LibraryXiao Qiang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2,China)
[Abstract]I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commercial digital libraries and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building of the commercial digital library,and generaliz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del about build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commercial digital library from a different angle.At the same time,Analyzed Chaoxing and the Google mod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bout commercial digital library.
[Keywords]commercial;digital library;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mode
1 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概念
1.1 商業數字圖書館
本文所指的商業數字圖書館是由獨立的組織或企業通過購買、交換等手段將各類知識資源進行收集、并加以轉換、描述,以計算機可處理的數字化形式存貯,以智能化的信息檢索方式和統一友好的檢索界面,通過各種途徑向大廣大用戶提供數字信息服務以實現企業商業目的數字圖書館。例如超星數字圖書館、書生之家等,它們所擁有的資源有限,但針對性強,以贏利為主要目的,推向社會早,發展較快。
商業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內涵:第一,商業數字圖書館是為了實現和保證整個企業的利益,由組織或企業實施的一種以私利為主,可能附帶有公益性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建設過程中,贏利是其最重要的目標,公共性和公共利益居于次要地位。第二,商業圖書館都是作為一種贏利性的事業而存在,它創造經濟價值,主要由獨立企業或組織撥款建設,所提供的服務基本要收取費用,即使是以免費服務的形式,也會通過其它方式獲得企業利益補償。第三,商業圖書館服務對象針對性強,大多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來提供有較高知識含量的專門服務。
1.2 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
由于信息資源建設是“信息資源”與“建設”的集合概念,本身具有明顯的復合性,多維性和不確定性。對信息資源認識上的模糊性,也導致了在對信息資源建設概念認識上的不確定性。目前,不論是理論界還是實際工作部門,對信息資源建設的概念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在網絡環境下對商業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的概念就更無法達成共識,曹作華把“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分為網絡信息資源建設和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兩部分。而情報界所說的信息資源建設就是指網絡信息資源建設,即數據庫的建設。
參照一些專家學者的意見,本文將商業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定義為:從事數字圖書館業務的企業或部門為獲取商業利益對處于無序狀態的各種媒介的信息進行有機集合、開發與組織,形成的特定保障能力的數字信息資源體系,以滿足社會用戶的信息需求的全部活動與過程。商業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也就是指網絡信息資源建設和數據庫建設。
2 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分類
本文從不同角度,把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劃分不同類別,具體包括信息資源建設規模模式、占有模式、獲取模式、創建模式和服務模式。
2.1 規模模式
按服務對象所處地理范圍劃分,可分為世界級、國家級、地區級商業數字圖書館。所謂世界級商業數字圖書館就是指那些受網絡技術影響較大、技術先進、電子化或數字化程度高,面向全球用戶服務的商業數字圖書館。如Google數字圖書館。國家級商業數字圖書館就是指那些服務對象主要面向全國用戶的商業數字圖書館。如CNKI數字圖書館。而地區級商業數字圖書館主要是指為某一地區用戶或某一系統內用戶服務的商業數字圖書館。主要服務于某些特定行業的商業數字圖書館,也可劃歸到地區級商業數字圖書館模式中。
2.2 占有模式
按照商業數字圖書館是否擁有數字資源版權或者網絡傳播權,可以分為擁有模式、存取模式和擁有與存取共存的混合模式。所謂擁有模式就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占有圖書版權或者數字圖書的網絡傳播權。所謂“存取”模式,商業數字圖書館按照相關協議,一定期限內獲取數字資源的網絡傳播權。混合模式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選擇擁有與存取并重的資源占有模式,這也是在資源共享時代大主題背景下產生的。
2.3 獲取模式
按照商業數字圖書館獲取數字信息資料是否付出了一定的經濟代價,分為無償獲取模式和有償獲取模式。無償獲取模式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公開免費獲取一些數字信息資源的模式。有償獲取模式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付出了一定經濟成本,或是進行某種利益交換的而獲取信息資源的一種模式。通常可分購買模式和交換模式。
2.4 創建模式
創建模式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本身是否參與數字信息資源建設,可分為自建、他建和共建共享模式。自建模式是指一些商業數字圖書館根據本館自身的需要,本館自己加工、開發一些具有本館館藏資源特色的專題數字據庫或網絡信息資源(重點學科導航等)。他建模式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為了館藏文獻信息資源數字化的需要,委托具有一定數字化加工能力的專業機構對館藏中非數字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而獲得信息資源的模式。共建共享模式則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與其合作方共同建設共同享用數字信息資源而獲得信息資源的一種模式。
2.5 服務模式
服務模式是指商業數字圖書館采用何種服務手段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模式。一般分為常規服務模式和特色服務模式。商業數字圖書館提供的常規服務包括常規信息檢索服務;參考咨詢服務;信息傳遞服務;信息導航服務等。商業數字圖書館提供的特色服務包括基于“推”模式的網絡信息服務和個性化信息服務等。
3 實例分析
3.1 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效果評價
3.1.1 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分類
Google從2004年開始進入數字圖書館領域,截至2008年底,Google數字圖書館已有圖書800萬部,2009年年底預計達到1 000萬部,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本文所述的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的分類方法,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采用的是世界級的規模模式、混合型的占有模式、有償型的獲取模式、他建型的創建模式和常規型的服務模式,如下表1所示。
3.1.2 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效果分析
(1)免費向用戶提供服務符合Google贏利方式
Google所進行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不像一般企業,通過向用戶提供數字圖書服務直接獲取利益,而是免費提供一般的檢索,瀏覽,下載等常規性服務,這一模式現狀與Google公司的贏利方式有關。因為Google公司并不直接從其數字圖書館圖書或資料的檢索、下載、復制等常規服務活動中賺錢,而是通過吸引用戶免費搜索利用圖書,從而提高Google搜索的點擊率,增強其網絡廣告收入,所以Google數字圖書館只須存儲盡可能多的數字圖書資源,吸引網絡用戶點擊利用Google搜索就可達到商業目的,這也就并不難理解Google數字圖書館沒有采取有特色服務模式吸引用戶。
(2)取得數字圖書搜索領域的先機
Google數字圖書館獲取信息資源主要試圖通過與圖書資源豐富的圖書館和出版社合作來實現。Google數字圖書館與全世界許多著名圖書館加強協調,努力實現雙方利益達到“雙贏”,以此獲取更多信息資源。谷歌開始只宣稱聯手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圖書館,而今美國加州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甚至連一所西班牙大學的圖書館都積極主動地加入了這項計劃。Google數字圖書館中的圖書館項目已取得很大的成功,為數字圖書館項目的成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也使得Google在數字圖書搜索領域取得了先機。
(3)客觀上促進全球數字圖書館發展
“數字圖書館的背后商機無限,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讀者、作者群,那么以后可能帶來衍生的服務模式非常多。這塊市場,將是未來爭奪的重要目標。”2008年底美國作家協會和美國出版商協會聯合起訴谷歌的圖書搜索侵犯版權,據美聯社報道,這一漫長訴訟終于達成和解,目前只等待法官批準,為此谷歌支付了1.25億美元和解金,Google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得以開展下去。Google數字圖書館項目的順利進行,對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方向、數字圖書館的運營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客觀上也促進了全球數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3.2 超星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模式效果評價
3.2.1 超星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具體體現
超星數字圖書館在我國商業數字圖書館中具有較高影響,其信息資源建設模式總體上來說比較成功,具體模式在超星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體現如表2所示。
3.2.2 創立了我國網上第一家數字圖書館
超星最早提出并創立了網上第一家數字圖書館,對我國數字圖書館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數字圖書館為消除數字鴻溝、維護讀者的公平閱讀權利鋪設了先進的技術平臺,極大地延伸了圖書館的服務職能,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過去,讀者來圖書館看書和查資料,舟車勞頓,費時費力費錢,如今上網登陸圖書館網站,依托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和文獻傳遞系統,幾秒之內便可獲得原文,為讀者帶來極大便利。更值得稱贊的是,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山區、邊防、海島的人民群眾,通過數字圖書館網絡,就能夠與大城市的居民一樣,獲得公平閱讀的權利和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因此,筆者認為并不能單純把超星數字圖書館看作單純的商業經營性網站,其為傳播先進文化,維護社會公平閱讀所做的努力功不可沒,超星做的大量公益事業更應該受到支持和鼓勵。
3.2.3 建成規模最大中文圖書數字圖書館
迄今為止,超星集團已有員工總數1 080人,全國設立29個辦事處,目前擁有數字圖書已高達160多萬種。超星在同行業中處于數字圖書資源最多、專業資源最權威、加工能力最大、技術最為成熟、用戶最多的,超星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中文圖書數字圖書館,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數字圖書館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數字圖書資源提供商。
3.2.4 創立了數字版權處理“超星”模式
30萬授權作者,使超星確立了尊重知識產權的負責任的數字出版企業形象,也為突破全球圖書館的數字版權難題創造了嶄新的模式。在權益分配中,超星還照顧到出版社的利益,努力在作者、出版社等權利人與用戶和超星之間作出合理而多贏的利益平衡。在簽約作者中,還有大專院校校長、校領導588位,數萬位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和各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作家。其中,軍事科學院和國防大學就有38位中將、少將與超星數字圖書館簽署了授權協議,北京大學及其附屬機構的簽約作者數就達到了2 788位。“在部分知名高校中,超星的簽約率超過了80%。”但由于超星并不是與所有的圖書作者都簽約取得其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事實上,超星數字化大量圖書圖書時,很有可能會發生侵權事件,超星因版權問題而被作者告上法庭的事也多次出現,因此數字版權處理的“超星”模式還是有待繼續完善。
參考文獻
[1]郭亞軍,肖強.商業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評價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9,(4):54-57.
[2]羅伯特·伯恩鮑姆.大學運行模式大學組織與領導的控制系統[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3:79.
[3]游麗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24-25.
[4]Simpson-d-b.Resource sharing=access+ownership:balancing the equation in an unbalanced world[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1994,20(1).
[5]毛垣生.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發展[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6:16-22.
[6]李愛國.學術數字資源引進與管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124-126.
[7]曹作華.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與評價[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3:57-59.
[8]Google Financial Report[EB].http:∥investor.google.com/findata.html,2010-02-02.
[9]吳秋余.谷歌事件關系到誰來主宰未來的數字圖書館[EB].http:∥cul.sohu.com/20091016/n267396354.shtml,2010-02-02.
[10]鄭泳,余秀琴.超星數字圖書館的評介[J].現代情報,2004,(9):92-93.
[11]超星數字圖書館主頁[EB].http:∥ebook.ssreader.com/pub/index.aspx,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