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更好地為人口和計劃生育決策和科研服務,在更廣大的空間和時間里,共享人口計生科研成果,作者通過分析創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開展數字化服務的原因與機遇,提出了加強領導認識、資金投入、人才建設和搞好文獻數字化建設的若干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人口;計劃生育;數字圖書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07.015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7-0052-04
Thinking on Cre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Yang Xiaojun
(Shaanxi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Xian 710003,China)
[Abstract]To serve for the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sharing the fruit of research for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on Internet,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cre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for digital service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and opportunities.
[Keywords]population;family planning;digital library
近年來,我國人口計生系統在政務網站建設中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但由于受到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一些有價值的人口計生科學研究文獻在政務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面對此種狀況,作為人口計生研究和服務機構,如何利用現代信息和網絡通訊技術,更好地服務于人口計生決策和科研工作,更好地調動人口計生系統內部和外部研究人員從事人口計生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創建人口計生學習型組織,使得人口計生工作得以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建設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就成為我們不得不去加以認真思考的問題。
1 創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原因
(1)在長期的計劃生育實踐和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人口計生文獻資料,但開發使用狀況不甚令人滿意。多年以來,在相關政府系統內部,尤其是在原有的一些聯合國人口基金援助的人口情報中心和現有的一些相關人口計生研究機構內部產生了大量的內部出版物和一些有價值的內部調研報告和論文,以及一些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在這些資料里,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且利用率低下,服務對象單一。
近幾年在各人口計生系統內部產生的大量優秀調研報告和論文,有些被長期束之高閣,無人問津,而有些文獻使用面過于狹窄,使得那些關心人口計生問題的部門和研究人員無法獲得所需要的相關文獻數據資料。
(2)人口計生政務網上雖然偶有一些實證性的調研報告,但與可數字化的專業文獻研究資料相比,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看,都有一些差距。一些有見地的針對性強的人口計生研究文獻散見于學術期刊之中,相當一部分人口計生決策和科研人員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而無法索取到。
(3)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人口計生行政和研究部門在具體實踐中重實證研究,輕已有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消化吸收,不注意吸納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從新理論的高度來進一步看待現實中的人口計生問題,致使一些研究成果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既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又使得一些有價值的核心期刊和文獻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4)為了保護知識產權人智力勞動的積極性,促進人口計生科學研究工作和實踐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在一些人口計生研究服務機構內部,有相當一部分有影響,且對人口計生決策、科研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文獻。由于受到來自著作權法制約因素的影響,使得以全文數字化形式,公開傳播這些研究成果受到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相關知識在全系統內部和全社會范圍內的共享和創新發展。
(5)現有的人口計生研究文獻服務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提高。雖然有一些人口計生研究服務機構在現有條件下,以將傳統的文獻信息書目服務搬到網上的方式,來向用戶報道相關文獻研究信息,通過數字化的掃描加工,再通過諸如QQ和E-mail等在線服務和電子郵件傳遞方式來實現為相關決策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全文化的文獻信息。但是,其反應速度、檢索效率和用戶反饋的滿意度,都與采用數字圖書館服務技術開展文獻數字化服務有一定的差距。
2 當前建設和發展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所面臨的機遇2.1 國家人口計生委領導對實現人口計生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視,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實現,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
2009年12月25日PADIS(人口宏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項目一期工程的順利驗收成功,標志著人口計生工作信息化走向了一個新的里程,同時也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實現,吹響了前奏曲。
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在PADIS一期工程驗收工作中要求:“(1)利用PADIS系統為人口宏觀管理提供決策支持。(2)利用PADIS系統為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信息支撐。(3)利用PADIS系統推動人口計生事業的發展。”而加快發展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正是符合了李斌主任的這一講話精神。
2.2 相關數字圖書館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展開和深入
十多年來,我國數字圖書館理論和實踐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數字圖書館理論研究方面涉及到圖書館學、情報學、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信息法學等各個學科領域,其研究成果也是多方面的。中國各級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實踐所獲得的各種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例如:數字圖書館的經營和管理理念,以及文本挖掘技術、對多媒體信息的處理技術和超大規模數據庫管理和維護技術、信息抽取技術、自然語言的理解等等關鍵技術,為人口與發展研究機構利用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方式實現數字化服務,在管理上理清了思路,在技術上開辟出了一條便捷之路。
同時,現代數字圖書館理論和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日趨成熟,也為人口計生研究和服務機構改變過去在文獻服務工作中所存在的“坐等用戶上門”的“被動服務”方式,擴大文獻的受眾,變部門館藏為社會共享的資源,不斷引導人們來關心和關注人口計生工作,不斷提高文獻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人口計生研究文獻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帶來了機遇。
3 對當前建設和發展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幾點建議和對策
鑒于以上對創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原因、機遇的分析,筆者特從管理和具體業務操作兩個層面提出如下建議和對策,與諸君探討。
3.1 在管理層面上
3.1.1 提高部門領導對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思想認識。為此,要從以下兩大方面來認識和理解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意義。
(1)要認識到:①要從提高國家在國際經濟大舞臺上的國際競爭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來加深對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創建的認識。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建立,有助于人們通過數字化的文獻信息資料的共享,來掌握人口這一基本社會要素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從另一個側面多角度地來把握人口要素和社會經濟發展要素之間的關系,進而在實踐中自覺地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從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高度,來采取各種方略提高人口素質,提高國家和整個國民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②要從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機制轉變,建立以人為本、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大趨勢和大環境來認識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建設工作。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所反映的研究成果,來自于社會的各個層面和各個系統,因而有利于人口問題在“統籌”的背景下,引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與參與,有利于不斷凸顯的人口計生問題的順利解決。③要從人口計生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高度來認識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創建這項基礎性工作的重要作用。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創建有利于社會各個方面不斷從各自的理念出發,來認識人口計生實踐工作的新問題,促使人們持續不斷地以各自的背景知識和實踐經驗出發來創新人口計生理論,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并使所創建的新理論成為推動人口計生實踐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成為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在思想上,要正確認識到政務網站建設和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建設之間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要把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看成是人口計生政務網站建設的必要補充與發展。它的建設對于人口計生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建設;對于人口計生系統內部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對于在網絡環境下,爭取中國人對自身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話語權;對于全社會都來關心、關注人口計生工作,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3.1.2 切實加強資金投入,努力做好基礎文獻資料和數字圖書館應用軟件的建設。資金問題始終是困擾資料建設和先進技術應用的大問題。沒有相應的資金投入,就是再好、再合適、再對口的資料和實用的技術軟件,也只能眼睜睜地見它們從身邊“溜走”。
3.1.3 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高人口計生文獻資料數字化服務水平。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傳統圖書館服務方式和文獻信息工作人員越來越與日新月異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不相適應,所以,加快培養和引進掌握現代高新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加快現有文獻工作人員知識結構的同步更新,對于實現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服務計劃,進一步提高人口計生文獻信息服務水平和質量,都有著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
3.2 在具體業務操作層面上
3.2.1 文獻信息服務人員對已有數字圖書館理論和技術要加強學習和研究,做好相關知識和技術的儲備。業務部門領導要不斷鼓勵有關專業技術人才,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注意學習和消化吸收已有的數字圖書館理論和技術,為實現數字圖書館服務儲備各種知識與技能。
3.2.2 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人口計生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對人口計生重點研究領域文獻成果的收集與整理,加緊收集系統內產生的大量內部文獻資料,加快收集對人口計生實踐工作具有重要價值的數字化光盤信息、文獻數據庫,及其有重大參考價值的相關學科研究文獻,建設具有人口計生特色的實體資料庫,將其作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文獻數字化建設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在資料收集業務中,要注意與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經濟時代相適應,避免走“大而全,小而全”的圖書資料建設的老路子。
3.2.3 充分利用成熟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實現人口計生專題文獻數字化服務的跨越式發展。我國十幾年來的數字圖書館研究與實踐,造就了大量掌握現代高新技術的數字圖書館人才,建設了一些具有示范作用的數字圖書館工程,并在實際工作中,研發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在實現數字圖書館的進程中,誕生了諸如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一批日趨成熟的網上數字圖書館。
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使得傳統圖書館服務和管理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網絡環境下,文獻資源的傳遞,實現了資源的數字化、流通的網絡化和資源的共享化。人們不論身處何地,只要有心學習和專研,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環境下,獲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文獻信息資料。
那么,作為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如何借助外力來搭建自己的數字圖書館服務平臺,實現人口計生文獻服務方式和管理方式質的飛躍?筆者以為,在逐漸發展壯大的各個行業數字圖書館的今天,作為人口計生研究和服務部門應充分考慮利用已有的成熟的數字圖書館技術,在網絡環境下,搭建屬于自己的數字圖書館服務平臺。例如TPI數字圖書館系統,就目前而言是一款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
TPI系統既是由清華同方光盤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推出的CNKI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平臺,又是現今各高等院校、黨政機關、科研機構,及其其它企事業單位創建個性化數字圖書館的系統工具。
利用TPI數字圖書館系統中的USP(異構數據統一檢索平臺)可建立統一友好的用戶界面,可以在后臺調用和協調各種異構的數據庫資源。并可以將諸如SQL Server、Access、Oracle及Foxpro等關系型數據庫中的全部數據轉換到同一個系統中,進行統一的管理和使用。此外,它還可以利用自身所帶的轉換工具將各種諸如WORD、WPS、PDF和HTML等文件格式轉換為相應的電子書。在網絡狀態下,TPI利用系統中所帶的RIG采集系統,對網上的實時信息進行監視、挖掘和抽取。且能夠根據文獻資料人員的預訂,對有關網站或網頁進行及時的分析,然后將分析結果傳送到全文檢索庫FTS中。在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TPI系統所帶有的主動推送技術,及時將讀者所需文獻信息發送到讀者的電子信箱中。利用TPI系統所帶的CPS(內容發布系統)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數字文獻信息方便、快捷地發布到網上。并可以有效的幫助文獻資料人員進行日志分析。在網絡環境下,利用TPI系統所攜帶的CLS(分布式檢索集群)可以方便地實現館際訪問,實現跨越時空的文獻資源檢索和利用,同時也為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創造了便利的條件。這一集群系統可以同時連接1 000多個TPI服務器,可以滿足圖書館館際互聯的需要。
通過以上的簡介,我們知道,TPI數字圖書館系統確實是實現人口計生文獻信息服務跨越式發展的好幫手。
因此,在現有條件下,我們只有充分利用成熟的如上所述的數字圖書館系統軟件,才可在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實踐路途中,少走彎路,也才能迅速實踐人口計生文獻資料數字化服務理想,否則的話,我們就會在數字化圖書館日益發展和繁榮的今天,被甩得更遠。
3.2.4 在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建設當中,要切實搞好行業的數字聯盟工作,抓好相關文獻數字化建設的基礎工作。各相關業務部門要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實現在更廣闊的空間下人口計生研究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和共享。國家相關業務部門和地方有關服務機構,在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做到各有側重,抓好各自具有特色的文獻數字化建設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和浪費。
在此要特別強調的是,作為地方一級的人口計生研究和服務機構,要注意:(1)在建設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進程中,實現所有文獻研究資料的數字化,既不現實,也沒有必要。因此,在人口計生研究文獻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與人口計生工作實踐和研究的實際需求相結合,與地方或區域特色相結合,做到有重點地將相關領域研究成果的文獻資源加以數字化處理,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文獻信息需求。(2)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的數字化對象應重點放在人口計生系統內部或相關研究機構內部所產生的大量內部出版物、調研報告和論文上。與中國知網(CNKI)等相關數據倉庫建設相映襯,在理念上形成一個真正完整的人口計生數字圖書館概念。以使得相關系統內部或相關研究機構內所產生的大量文獻研究成果,成為人口計生系統和全社會共享的資源。(3)對要在網上傳播的數字化文獻資料,要嚴格遵守著作權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在相關文獻數字化建設的過程當中,要正確處理好著者著作權與知識共享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公開與保密的關系。在尊重知識產權人著作權的前提下,不斷加強技術保護措施的完善和應用,促進人口計生研究成果的社會共享。對于涉密的內部調研成果,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在數字圖書館內傳播,可將其作為實名化、個性化服務資料,加以特別保管。
參考文獻
[1]夏立新,黃曉斌,金燕,等.數字圖書館導論[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9:1-24.
[2]莊亞兒,張許穎,賀玲勇.人口與發展數據倉庫建設及應用[G]∥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展規劃與信息司.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與信息化征文匯編,2009:414-419.
[3]李樹成.實現人口信息化跨越式發展[N].中國人口報,2009-12-29,(1).
[4]吳志榮.數字圖書館——從理念走向現實[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1-27.
[5]陸群,敬革,玉梅.網絡中國——網絡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209-211.
[6]肯尼思·C·勞東,簡·P·勞東.管理信息系統精要(第六版)=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anaging the digital firm(Sixth Edition)[M].葛新權,孫志恒,王斌,改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73-195.
[7]秦旭.關于軍隊院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反思[J].當代圖書館,200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