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本科教學評估中圖書館評估指標的解讀,較系統地探討了本科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影響,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如何在本科教學評估中促發展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本科;教學評估;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07.039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7-0135-03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s Influences
to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ServiceLi Zhong
(Library,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By unscrambling the library guideline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the assessments influences to university library reader service and gave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Keywords]undergraduate;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university library;library service
1 本科教學評估圖書館評估指標解讀
教育部周濟部長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經驗交流暨評估專家組組長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今后一個時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教育質量,教學評估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舉措。
教育部組織的每5年一輪次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旨在全面提高高等學校本科辦學水平,深化教學改革,提升辦學質量,促進國家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其評估方案幾經修訂,于2004年8月下發了最新稿《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21號)。方案中涉及圖書館的有關評估指標為第三個一級指標“教學條件與利用”下的第一個二級指標“教學基本設施”的第三個觀察點“圖書館狀況”(即3.1.3),具體如表1、表2所示。
基本設施圖書館狀況0.2管理手段先進,圖書館使用效果好生均圖書和生均年進書量(冊)達到附表要求生均圖書和生均年進書量(冊)包括校圖書館和院系資料室的圖書表2 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標準[摘自教育部教發[2004]2號文]
政法院校醫學院校體育院校藝術院校生均圖書(冊/生)10080100807080生均年進書量(冊)434334本合格標準備注說明:
生均年進書量=當年新增圖書量/折合在校生數,電子類圖書、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人員已在相關指標的定量中予以考慮,測算時均不包括在內。
生均圖書=圖書總數/折合在校生數,凡折合在校生數超過3萬人的高校,當年進書量超過9萬冊,該項指標即為合格。
從圖書館評估指標和等級標準可以看出,圖書館藏書的建設是根本,生均圖書和生均年進書量是基本辦學條件的合格標準。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是目標,圖書館使用效果好,才能達到A級標準。同時,根據教育部高教司函[2005]7號文件要求,對于生均圖書一方面要堅持標準,被評學校要按標準進行建設,另一方面在被評學校充分挖掘、利用現有資源,電子圖書利用情況較好或基本滿足教學需要的條件下,專家組可以實事求是地作出判斷。學校在建設過程中,要求圖書館管理手段先進,使用效果好,這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及其他現代化手段采集、交流信息,管理能做到使用方便、效率高、利用率高。
2 本科教學評估給讀者服務帶來的影響
彭斐章教授在《數字時代的圖書館研究》一文指出:“圖書館學是強調服務的科學,服務觀念應成為圖書館學思想的重要因素。離開了服務,圖書館事業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離開了服務,圖書館學研究就偏離了方向。”本科教學評估對圖書館的優秀標準是“管理手段先進,使用效果好”,也旨在提高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水平。下面以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為例分析本科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影響。
第7期本科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影響July,20102.1 正面影響
2.1.1 推動藏書建設,為讀者服務提供文獻保障
圖書館藏書量是衡量辦館條件、辦館規模的重要參數,也是考核圖書館能否在教學、科研中發揮應有作用的關鍵。2000年以來,隨著圖書價格上漲,高校招生規模擴大,使得高校圖書館的生均藏書量和生均年進書量不斷下降。按照評估指標的要求,各高校紛紛加大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特別是文獻購置費逐年成倍增長。文獻總量和新書的大量增加,不僅有效地保證了學校的本科教學評估,而且大大緩解了圖書館文獻資源貧乏的困境,有力地推動了館藏資源建設,為讀者服務提供了文獻保障。
2.1.2 改善辦館條件,為讀者創造良好學習環境
館舍條件也是衡量圖書館能否在教學、科研中發揮應有作用的重要參數。隨著經費的大幅度投入,文獻總量的迅猛增長,原有的館舍已趨飽和,許多高校紛紛改建舊館、擴建新館,千方百計地增加館舍面積。華南理工大學借廣州大學城建設的契機,2004年新建了南校區新圖書館,建筑面積42 300平方米,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南校區圖書館創新地提出全流通開放理念,即超市型的、大開間的、開放式的藏借閱一體化的布局,舒適寧靜的閱讀環境令學生流連忘返。
2.1.3 圖書館現代化水平高,為讀者利用圖書館提供方便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高效、快速、應用多變環境能力的網絡管理系統、高級別的網絡安全機制、高層次的網絡應用系統已經成為必然。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堅持一手抓硬件建設,一手抓軟件服務,努力創造優良的軟硬件環境,使圖書館真正成為教學科研的有力支撐。無線網絡、自助借還設備、手機圖書館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方便了讀者利用圖書館。圖書館還利用BBS、網上咨詢臺、讀者網上留言、E-mail信箱等以網絡為依托的途徑為廣大讀者提供專業的咨詢解答,并通過網絡廣泛征求師生對文獻資料訂購的建議以及對圖書館讀者服務等各項工作的意見,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1.4 加強與讀者溝通,改進服務效果
本科教學評估強調圖書館管理要做到使用方便、效率高、利用率高。為了達到這一效果,加強與讀者的溝通交流,了解讀者的需求動態,充分聽取讀者意見是極為重要的。本館非常注重加強與讀者的交流溝通,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在廣大師生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認真聆聽讀者心聲、積極采納合理建議;全心全意為讀者營造一個優雅、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為我校開展優良學風建設活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多年來,堅持通過座談會、網上咨詢、讀者問卷調查等多種途徑與溝通。本館在近三年分別開展了2005年的“文明禮貌服務、崗位創優”活動、2006年的“文獻資源讀者服務月”活動以及2007年的“迎評讀者服務月”活動,通過對3次讀者問卷調查的對比分析,不斷改進服務效果。例如,讀者對開設數字資源檢索與利用方面的講座要求比較強烈,3次調查都有50%以上的讀者有此要求。針對這一問題,本館在2007年5月的讀者服務月活動中,集中舉辦了數場專題講座,深受廣大師生歡迎。
2.2 負面影響
2.2.1 館藏建設的大躍進,損害讀者利益
評估指標中的生均圖書是指紙介質的圖書,不包括電子圖書。雖然教育部強調,各院校一方面要把指標規定的標準作為建設的目標;另一方面,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為達到指標規定的數量而突擊采購圖書,以防止藏書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教學科研需要。但是,確實有部分學校因為生均圖書不達標而被亮黃牌。因此這些被亮牌的學校和一些即將接受評估的學校被迫采取“捐贈”、“突擊購買”、“增加副本量”、“購買特價書”等方式來彌補差距,通過這些途徑獲得的圖書其質量可想而知,圖書館出于無奈,只能對某些圖書采取“只進行財產登記造冊,不分編,不入庫,打包堆積以備檢查”的應對措施。館藏建設的大躍進,不符合圖書館藏書體系建設的規律,最終導致資源浪費,損害學校和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
2.2.2 評估缺乏對館員素質的考量,影響圖書館讀者服務層次的提升
館員包括圖書館各層次的領導干部、行政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館員的個人素質與服務意識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服務質量。美國的圖書館學專家邁克爾·戈曼就提出“圖書館擁有三大資源,一支由訓練有素和知識淵博的圖書館員和其他圖書館工作者組成的隊伍;館藏;供檢索館藏使用的書目控制系統。”另據Readex統計數字表明,1999年美國已有80%的館員有美國國會圖書館協會(ALA)認證的碩士學位。然而,在我國,長期以來,為了保證教學中心地位,各高校在制訂各項政策時多向教學人員大力傾斜。作為教輔單位的高校圖書館人員工資、晉遷、深造等待遇和機會與教學、科研、機關管理人員差距愈來愈大。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館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圖書館大批人才流失,影響圖書館人才隊伍的建設。全國高校圖工委在對北京、武漢、長春、廣州等地高校圖書館的大學畢業生調查中顯示,安心圖書館工作的人為47.8%,希望離開的有39%。在評價圖書館中對館員與學生比例及館員學歷層次應有所考慮。圖書館的人才要素問題未納入本科教學評估指標,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3 對照評估指標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建議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高等學校圖書館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履行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積極采用現代技術,實行科學管理,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要”。可以說,讀者服務工作是高校圖書館的重中之重,一切的建設最終是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
3.1 文獻資源建設的科學性和延續性,為讀者服務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評估指標之所以把“生均圖書和生均年進書量”作為一個最基本的合格標準,也就是因為文獻資源建設是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立本之源,文獻資源建設的科學性和延續性應該是我們從評估指標中能夠衍生理解的。一味強調數量而不重視質量絕對不是評估的初衷。高等學校圖書館應根據學校發展目標、教學科研需要、館藏基礎、文獻資源布局等進行科學統籌安排,制定出藏書發展綱要、文獻選擇與采訪策略、經費分配政策、文獻資源建設方案,科學合理地組織館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館藏體系。從根本上避免違反科學規律,盲目發展的短期行為。
3.2 不斷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注重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性
互聯網技術與應用不斷呈現嶄新的特點,作為一個從信息資源內容到服務手段、形式都離不開互聯網的行業來說,圖書館也需不斷進行創新,不斷地升級讀者服務工作。如今國內高校圖書館的日讀者人數大多在萬人以上,但仍然是“信息門戶式”的服務方式,注重形式、文獻的數量和開放時間的長短,而忽視知識和信息內容;不注重用戶的體驗,仍以等客上門的服務方式為主。面對服務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必須變被動為主動,改變垂直的等級服務為互動參與的平級服務的模式。圖書館應該在思想觀念上謀求與時代的同步發展,用新思維新模式強化自己的核心優勢,以便在“用戶為王”的時代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3.3 提高工作人員素質,促進讀者服務工作層次提升
評估優秀的標準是“管理手段先進,圖書館使用效果好”。要達到這一效果,就必須有一支優秀據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圖書館服務所發揮的作用,5%來自圖書館建筑;20%來自文獻資源,75%來自圖書館員。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三十條也指出:“高等學校鼓勵圖書館專業人員同時掌握圖書館學和一門以上其他學科的知識,重視培養高層次的學科專家。鼓勵專業人員通過脫產或在職學習提高學歷層次和學術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圖書館專業人員的思想火花,挖掘員工和讀者的隱性知識和創新才能,促進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層次提升,給圖書館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4 結束語
在5年一輪的評估制度中,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每年一度的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公布制度,它與5年一輪的評估制度是一體的,專家進校評估每5年一次,但是統計公布學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是每年一次。要通過公布這些數據,增強高校自主辦學、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自覺性,增進社會對高等學校的了解和監督。圖書館也應該對照評估指標,有計劃有目的地規劃圖書館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自評報告[R].2007.10.
[2]周濟.教學評估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舉措[J].中國教育報,2006,(10):4-8.
[3]吳建華.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水平及文獻保障水平指標評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5):19-24.
[4]謝葉.對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圖書館評估的思考[J].圖書館建設,2007,(1):92-94.
[5]劉革.對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有關圖書館評估指標的幾點看法[J].圖書館學刊,2005,(2):36-37.
[6]譚靜.反思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給高校圖書館帶來的影響[J].情報探索,2007,(6):92-94.
[7]朱娜,靳萍.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對圖書館影響芻議[J].圖書館學刊,2007,(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