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成為最具關鍵性的資源。知識服務作為知識創新和增值的新型服務方式,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契機,也提升了圖書館自身核心競爭力。本文從分析圖書館知識服務產生的動因入手,闡述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發展歷程,在總結其發展的基礎上,根據目前用戶信息需求和信息環境的改變,預測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知識服務;用戶;泛在圖書館;網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07.019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7-0066-03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Mai Shuping1 Liu Quan2 Li Shan3 Zhong Ying1 Mo Xuanhai4 Sun Liqun3 Lan Huiqun1
(1.Library,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Guangzhou Library,Guangzhou 510055,China;
3.Library,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Guangzhou 510430,China;
4.The Science Technology Library of GD,Guangzhou 510070,China)
[Abstract]With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knowledge becomes the most critical resource.Knowledge,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value-added services as new forms of services to the librarys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but also to enhance the librarys own core competitiveness.Generated from the analysis of library services,the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to start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In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service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users and information on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forecast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Keywords]knowledge service;user;ubiquitous library;network
所謂圖書館知識服務是以信息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融入用戶解決生活、工作和學習上遇到的各種與信息相關的問題的過程之中,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知識化和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創新的服務[1]。知識服務是對傳統信息服務的深化和拓展,知識服務理論體系及其應用的研究對圖書館建設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將促進圖書情報領域的學術發展和提高服務水平,能較好地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本論文的問題意識在于:分析圖書館知識服務產生的原因,闡述圖書館知識服務發展過程,在以“用戶”信息需求為導向的前提下,引入“泛在”知識服務理念,預測圖書館應走“泛在圖書館”之路。
1 圖書館知識服務產生的動因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應用,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面對泛濫的信息,人們如何便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成為圖書館服務的重要內容;圖書館如何謀求發展,吸引更多的用戶利用自己的信息資源和服務,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生存能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面對這種情況,知識服務作為一種新型服務方式在圖書館得以開展,并得到重視和發展。
1.1 圖書館信息服務環境的改變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發生很大變化。首先,圖書館館藏結構由過去單一紙質資源轉變為現在的網絡信息資源、電子信息資源、紙質信息資源等多種形式,構成圖書館實體館藏和虛擬館藏并存的格局。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廣泛應用,圖書館服務手段從過去的手工服務,轉變成先進的自動化、網絡管理模式,服務手段呈現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趨勢,使用戶在很大程度上無需通過館員的中介作用,便能隨時隨地進行信息的檢索、查詢以及利用圖書館的實體館藏和全球網絡信息資源等。同時,面對著眾多信息服務機構的競爭,圖書館在文獻加工和整合過程中必須從文獻單位深化到知識單位,詳盡地揭示文獻的知識內容,邏輯地創造出新的知識,形成知識產品,幫助用戶得到所需的、有別于通過信息環境獲取的、需要分析、重組的知識信息。
1.2 用戶信息需求的變化
隨著用戶對信息需求的提高,不同用戶需要圖書館根據他們個人特點提供具有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傳統“千人一面”的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用戶的信息需求,亟需改為不僅給用戶提供文獻,還可以提供以知識單元的深層次和個性化的服務。用戶從以網絡為基礎的數字信息資源中快捷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時真正關注的是如何從所獲取的大量信息中找到與自身需求相匹配的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創新、集成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深層次信息開發的需求改變,要求圖書館不僅要對用戶需求進行充分分析,更要就此對浩如煙海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和優化,找出其間有用信息,進而發現新的知識。
1.3 提升圖書館競爭能力
隨著用戶數量和信息需求的增長,用戶不僅可以自己查找信息,還可以委托代查資料。圖書館作為收集、整理、加工、貯存和傳遞知識與信息的機構,無疑面臨挑戰和機遇。美國圖書館學家羅伯特.L.奧里森曾經說過“如果圖書館在信息社會里沒有競爭力,那么它將被新的信息機構所取代”。在信息環境中謀求發展,必須提高圖書館的競爭能力。知識服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以用戶為導向,提供知識增值和創新的服務模式,無疑能吸引廣大用戶,從而提高圖書館在信息服務機構中的競爭力,有利于圖書館的良性發展。
2 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發展歷程
圖書館作為文化教育機構和文獻信息中心,它的性質決定其要服務于社會和用戶的指向,并根據社會和用戶的信息需求的變化而改變服務模式,按照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實現文獻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儲、傳遞、咨詢、檢索等服務現代化。文獻形式的電子化、數字化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圖書館服務在開發、傳遞和交流中擴大了服務范圍、深化了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也呈多樣化勢態。圖書館知識服務的內容大體經歷了以傳遞知識載體為主的文獻服務、以提供知識檢索為主的信息服務和以個性化知識交流為主的知識服務3個階段。
2.1 傳遞知識載體的文獻服務
圖書館文獻的傳遞服務伴隨圖書館的發展而不斷開拓服務內容,如:圖書館導讀服務、館內借閱服務、文獻復印服務、館際互借服務,為用戶主動報道、檢索、開發文獻信息服務。但其服務以印刷型紙質文獻為主,如圖書、報紙和期刊等,用戶需要親臨圖書館才能得到;服務以淺層次服務為主,局限在提供檢索、借閱、咨詢等方面,所需資料也為本館所擁有;服務的手段較落后,以手工操作方式進行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與用戶為一對一服務,工作效率低。
2.2 提供知識檢索的信息服務
由于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圖書館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進行書刊的采購、編目、流通、檢索和管理,實現了從手工操作向自動化操作的轉變,使得文獻傳遞的效率顯著提高,同時還拓寬了文獻傳遞的內容和范圍。圖書館信息資源類型也呈多元化、復合式,不僅擁有傳統的印刷型文獻,還擁有大量的電子出版物和網絡信息資源。用戶不需要到圖書館,利用網絡就可以獲取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圖書館還可以同時為多個用戶提供知識檢索的信息服務,使用戶獲取更多相關知識。
2.3 個性化交流的知識服務
用戶除了親臨圖書館外,還可通過網絡信息服務平臺遠程訪問和登錄圖書館網站利用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突破原有的時空局限。圖書館服務注重一站式服務和個性化知識服務,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虛實結合,傳統服務和網絡服務并存,利用網絡信息組織與導航積極開展知識服務。個性化交流的知識服務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對信息與知識的搜尋、組織、分析和重組,根據不同的用戶特點,提供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創新的服務。
3 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發展趨勢
3.1 形成知識信息重組再造、創新與發布中心
傳統圖書館對知識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傳遞已無法適應現代信息的爆炸性膨脹和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為了跟上信息的急劇增長,滿足人們隨時獲取新知識信息的需求,圖書館必須致力于擴展信息來源,增加館藏資源量。而利用圖書館固有知識和人力資源,對現有知識信息進行歸結、融合、提煉,進而形成新的具自主特性的知識,無疑是一條事半功倍的捷徑。形成的新知識達到一定規模后,圖書館還可以有目的地開發自己的知識信息發布載體,供用戶查閱、使用,從而把圖書館打造成有自主產權的知識信息中心。如此,對用戶而言,圖書館除具備一般的知識傳遞功能外,還擁有自我特色的知識信息庫,具有更大的實用性和吸引力。
3.2 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
傳統圖書館服務對象和范圍是固定的,服務內容和功能是有局限性的,服務空間和場所是明確的,服務手段和機制是常規的[2]。現代圖書館依托先進信息科學技術,使其服務已延伸到任何有用戶的領域,模糊了圖書館的傳統邊界。2000年,費古遜(Chris Ferguson)發表了“下一代信息服務的集成研究與技術支持”(又名“動搖概念基礎”)一文,認為雖然未來是多變和包羅萬象的,但下一代信息服務至少能夠做到服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致力于無處不在的輕便的計算支持服務,并提出了突破空間界限的已有實踐基礎的“現場/遠程(On-site/Remote)服務模式”[3]。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和泛在圖書館作為全新的服務理念,將成為圖書館新的發展趨勢。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主要體現在服務范圍和內容以及場所等,比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具有更廣泛的需求和無限的發展空間。泛在圖書館具有6個基本特點[4]:網絡化、全天侯、開放性、多格式、多語種、全球化。其服務遵循用戶的需求,以用戶為中心,將服務嵌入用戶科研和學習中,為用戶提供了一種無障礙、到身邊、即時的服務。且它還改變了傳統的信息生產者與用戶間簡單的線性交流模式,不僅發揮信息中介作用,還結合知識信息的情景因素或社會因素、服務對象和所在的社區特征等,無縫地為信息提供者和用戶創建一個無所不在的、共同的知識環境。如韓國LG釜山盲人圖書館已經可以通過泛在技術提供盲人的借還圖書和上網服務。該圖書館利用NFC(near fiel communication)技術和藍牙技術,使殘疾人可以方便獲取和使用圖書館。
建設泛在知識環境是圖書館服務發展方向,在泛在知識環境中,圖書館對這些不同來源、類型、格式、內容層次的信息進行搜集、析取、保存和管理,為人們創建一個開放、有序、動態和高效的信息存取、交流和共享空間。
3.3 構建開放的、融入用戶過程的知識服務與應用平臺
知識服務平臺建設是圖書館順利開展知識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5]。科學合理的知識服務與應用平臺通過對用戶問題的分析,利用語義網、Ontology(本體或本體論)、XML(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auge)語言和資源描述框架(RDF)、智能代理(IntelligentAgen)等技術手段以及完善的智能知識過濾、知識挖掘和推理,便于用戶與圖書館進行信息溝通和應用,圖書館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有針對性地向不同用戶提供聯機的知識服務和異構平臺的數字知識資源的檢索技術。如:近期蓬勃發展的Web Services技術以XML技術為基礎,主要目標就是在現有的各種不同平臺的基礎上構筑一個通用的技術層[6]。CNKI研發的分布異構統一檢索平臺(USP)能夠高效地整合網絡數據庫資源,在不同結構的數據庫進行統一、并發的檢索,即用同一主題毋須多次換庫便可同時方便、快捷而且準確檢索不同的數據庫。知識服務平臺的建立、維護和發展都需要先進的信息技術支持,必須考慮用戶使用的便捷性及提供服務的可用性;因此圖書館需要打破封閉觀念的局限,真正從用戶角度來不斷拓展服務,構建一個開放的、融入用戶過程的知識服務和應用平臺,針對用戶面臨的具體任務和問題提供相關的信息和知識或解決方案,提高用戶信息檢索與利用能力,促進用戶對信息的獲取、理解和利用。
3.4 提供面向需求、適應變化和靈活深入的知識發現機制
圖書館把知識作為工作對象,圍繞知識對信息進行搜集、描述、組織、檢索和使用,根據知識的應用環境和群體,充分運用知識組織發現、數據挖掘、數據融合、智能搜索等多種技術,發現和吸取信息資源中隱含的知識或模式為用戶提供能夠創造價值的知識產品,形成面向需求、適應變化、快速反應的靈活深入的知識服務機制[7],并對知識內容和結構(包括知識單元之間的語義關系)進行描述、鏈接和組織,幫助用戶按照自己的需要構建個性化、動態的知識地圖和知識組織體系,解決所面臨的“信息爆炸而知識貧乏”的困境。20世紀80年代,隨著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興起,知識發現技術也日益被重視,并被應用到數據庫、知識庫中分析處理數據之間的關聯、模式、規則等,從而深入挖掘有用的信息和知識供用戶用于解決問題。知識網格是近年興起的一種重要的信息技術,它將超越現有的信息檢索、過濾、挖掘、問題回答等技術為泛在化圖書館信息構造統一的平臺,一方面為海量數據處理提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為知識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同時為泛在化圖書館服務營造一個和諧的知識生態環境[8]。
知識服務是未來圖書館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產生的創新和增值的核心服務之一。泛在圖書館的不斷發展,泛在知識服務的創造和實現,必將為科研創新、教育事業發展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提供前所未有的堅強支撐,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曉林.走向知識服務:尋找新世紀圖書情報工作的生長點[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5):32-37.
[2]初景利,吳冬曼.論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以用戶為中心重構圖書館服務模式[J].圖書館建設,2008,(4):62-65.
[3]Ferguson,Chris:‘Shaking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too:Integrating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2000,61(4):300-311.
[4]姜永常.論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及其實施策略[J].圖書館學刊,2001,(3):107-109.
[5]Huber,G.P.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unexplored issues and suggested studi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1,10(2):72-79.
[6]曾民族.構建知識服務的技術平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4,(2):113-119.
[7]吳燕,張志強.泛在智能與圖書館的未來發展[J].情報科學,2007,(1):25-29.
[8]胥偉嵐,龍朝陽.基于知識網格的泛在化圖書館服務模式構建[J].圖書館學研究,2009,(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