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股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由于操作不慎,一不小心短線變成中線最后變成長線。本質上是短線沒做成,不甘心,等待市場反轉,但市場往往并不領情,一不小心還會再下一臺階。無法接受的心態會促使股民出現相對極端心理,打死都不賣。此時,已成為徹頭徹尾的中線持有者。當市場繼續惡化,不斷下臺階,股民可能已經徹底麻木,任由下跌發生,由中線演變成長線持有者,不妨參考中石油階段性波動圖。
不認輸出局:短線變中線
做短線無非就是想賺快錢,跟隨市場趨勢做差價。買入區域要在上漲趨勢過程中,此時買入,就短線而言,時機是對的。一旦買入后,隨著市場本身的變化,尤其是短線個股走出預期大漲突破走勢后,心態往往就容易發生微妙變化,漲了還能漲更多,原先預期十幾個點的目標,就可能在貪欲面前不斷修改提升。原來的目標或者紀律就可能被拋之腦后,這就是頭腦發熱、貪欲膨脹后帶來的結果。
當形勢大好時,突然持續殺跌下來,進入前期成本區域,剛經歷賺錢的投資者心態必然是復雜的,有懊悔、不甘,更有無奈。有一點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認輸出局。此時,更多人因為有不甘等因素,不賺錢不罷休的心態就很可能出現。事實上,短線做差價的初衷已經開始演變為買入做中線。
伴隨著市場反復波動,一直無法再次超越前期高點,或一直在成本區域附近徘徊,猶如下圖的中石油反復震蕩,看似有機會但實質沒有太大突破。這樣的徘徊,很多時候不是讓不甘心的股民不會絕望,反而可能充滿期待。只是他們忽略了市場有可能要下跌的殘酷事實。在這反復震蕩的過程中,徹底成為中線持有者。

從后悔到絕望:中線變長線
當股民短線逐漸演變為中線,心理上雖難受,但依然充滿憧憬。畢竟中線進行的過程中,離短線參與的成本區域并不太遠,甚至差不多。但這樣未必就是好結果,尤其對基本面不具備階段性大牛基礎的個股更是如此。
當市場出現進一步下滑后,股民心態就有可能演變為死了都不賣的極端心理。
伴隨之后的徹底淪陷,此時更多的是絕望心態,面對不斷下跌的走勢往往只剩下麻木。作為堅持到中線的股民而言,長線持有也就成了最后的必然。
市場沒有絕對,也有短線到最后長線的成功案例,如云南白藥。只是這樣的例子不具備普遍性,大部分人也很難把握。股民更需要清晰明白失敗案例背后的心理狀況,讓自己在面對未來的市場中,懂得把握,懂得放棄,也懂得堅持,最終成為市場的常勝將軍。
嚴守操作紀律
避免把短線做成長線,一大原則就是要設立好止損點,嚴格執行。許多股民把短線變成長線,很大程度輸在紀律上。既然選擇做短線,心態上就要接受短期輸的事實。如果沒有這種準備,一旦陷進去,很容易無法自拔,最終演變成長線。從心態上來說,選擇短線要有壯士斷臂的勇氣,該割肉時不能猶豫,一旦把握對了,面對市場動蕩,該堅持也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