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資產市場最讓人糾結的是兩市股市和樓市。為何?原因在于百姓看不透,弄不懂。深不可測的股市,一根K線即定乾坤,樓市漲跌對峙,買賣較量,人們看到的依然是房價高企。表象背后,誰又能精確判定幕后的推手?恰如近日熱映的《盜夢空間》,吸引著無數影迷好奇的探秘心理。鬼才導演諾蘭的復雜構思,通過影片輕松表現給觀眾,是一部偉大影片所具備的智慧。云波詭譎、紛繁蕪雜的情節,依托環環相扣的嚴謹邏輯,呈現于“夢境與現實”的轉換中,凌而不亂。萊昂納多日趨精湛的演技,所展現出的內心掙扎絲絲八扣:瑪麗昂的表演層次豐富,不同的狀態把握得十分到位,則是他們日久經年的積淀升華。一片唏噓盛贊中,諾蘭完成了一首化繁就簡,步步遞進的妙曲。
推及投資領域,面對復雜如斯,瞬息萬變的市場,基金經理一舉手,一投足,貌似輕松選股,建倉出倉的簡單決策,凝結了多少投研團隊嘔心瀝血的鏖戰成果,體現的是集大成之智慧結晶。中國股市20年,從13只股發展為市值為20多萬億元的規模,從政策色彩濃厚的半市場化到股改全流通時代,從少數人的游戲演變成1.5億股民的戰場,無論如何風起云涌,全幻化在K線五輪暴跌暴漲的行情中。樓市利益更是錯綜復雜,各方紛爭硝煙四起,展現給人們的卻只是忽上忽下的房價。繁復不一的推手交織,演繹成看似簡單的漲跌互現。
理財中,每人背景迥異,資產多寡不一,目標大相徑庭,但不同的理財模式,大多可歸于幾個簡單的數字。如體現復利魔力的七二法則,100減年齡的高風險投資比例,進行保險規劃的雙十定律,諸多形形色色的“3”——手中持有的備用金(包括現金和活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應為家庭月均支出的“3”倍為宜,房貸月供不超過家庭月收入的1/3,買股票別超過“30%”,否則不如買更便宜且不用費腦筋的指數基金等。將這些理財法則了然于胸,會助你把握航向而不致迷途。而具體到操作層面,則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炒股技術無須全拿,研習諳熟一門便可。買基數量不必貪多,股債均衡為上策。保險切勿聞風而動,重疾意外搭配顯效果。廣泛地征集“糧草”,多方位搜集市場信息,舉重砣,輕放下,自己的理財決策才可能簡易有效,目標實現方談輕松。
本期封面報道《中國股市20年啟示錄》,透過紛繁的20年股市歷程,我們試圖撥冗除余,抽絲剝繭,發現股市可遵循之規律,探究化繁為簡的操作捷徑。不難發現,盡管始于2005年的股改,掀開了中國股市歷史嶄新的一頁,仍難逃政策左右之命運。缺乏有效保護的中小散戶,良好的心態應比技巧更奏效,或許只有歷經牛熊洗禮方能真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