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仍然對黃金沒有信心,那么你能相信將一棵價值5000美元的松樹變成紙張,印刷之后就值10億美元?”英國名記Kenneth J Gerbino之語盡管很雄辯,但道理不太難懂。可絕大多數民眾對黃金理解儀停留在收藏階段,投資價值懵然不懂,知道股票可以低買高賣,卻把黃金當成被套的“中石油”一樣死捂。
在股指開通之前,雖說股民們都用“漲是利潤,跌是機會”安慰自己,可真正暴跌來臨時,臉色通常比股票還要綠。終于有一天,股指下跌時也能聽到歡呼聲了。原來,做空也能賺錢,以前侯寧和葉榮添兩位大仙對賭大盤點位,這種看似賭博的交易,現在也合法化了。
從買金防老到實物黃金、紙黃金及黃金期貨等多元化投資方式,老百姓也可以拿黃金和通脹掰掰手腕。從只依靠做多獲利,到真正能為下跌歡呼,股民們也能用期指這一安全閥門規避股指下跌帶來的風險。在和CPI賽跑的今天,左手握黃金,可抵御通脹;右手舉股指,能為你在股市導航,博取更高收益。
高通脹下的投資伊甸園
姜 彬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5%,漲幅創下22個月以來的新高。和官方數據相比,老百姓的感受卻不僅僅是3.5%,“什么都漲,工資不漲”早已流行多年。在投資多元化的今天,工資不漲早已見怪不怪,可股市也不漲,卻讓眾多依靠投資另辟收入蹊徑的人叫苦不迭。究竟我們的生活所感受到的幅度和3.5%有多少契合度?
真切感受負利率
10萬元存款一年將貶值1250元?日前,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何雯算了一筆賬,以現行銀行一年期利率2.25%計算,如果2009年8月存入銀行10萬元一年定期,2010年8月到期后,連本帶息可取出102250元,但由于2010年8月CPI同比上漲3.5%,這102250元若用于日常消費,僅相當于一年前的98750元,比當初存入時的10萬元貶值了1250元。
“去年我們一家三口一天飯錢只要三十多元,再加上平時的油鹽醬醋各類調料,每個月大概花費1500元。今年的這幾個月,看著雞蛋、菜價、肉價一個勁往上漲,每天的開銷沒有60元打不住,月花費也增加到了1800元。我已經算是比較節約的了,現在買菜更是精打細算,如果是小年輕來當家,估計花費要更多。”
前段時間的各種天災,使得全國蔬菜市場—度“漲聲一片”,青菜甚至賣到了七八元一斤,帶動其他品種也每斤漲了一兩元。2007年,股市瘋狂時的口號是“消滅10元以下的股票”。而如今,市場上兩元以下的“低價菜”也正在消失。隨著天氣好轉,菜價下跌,北京西城區某批發市場的攤主告訴筆者,現在的價格仍舊要比2009年同期高出接近30%。“除了菜本身的價格,人工費、運輸費都在漲,再怎么跌也回不到2009年的價格了。”
除了吃飯,老百姓出行“上天人地”都漲價。何雯對筆者表示,從2009年10月起,上海大街小巷上的出租車開始陸續更換計價器,市區小型客車的“起步價”由11元調整為12元,超起租里程單價由每公里2.10元調整為2.40元。一直在糾結買不買車的她最近終于決定“公共交通”到底了。“折扣機票也少了很多,而且最多也只能買到五折的。”準備在這個十一黃金周外出旅游的何雯發現,要買到一張便宜機票太不容易了。“以前提前幾天就能買到特價機票,但今年至少要提前一兩個月才能買,而且折扣力度不大,反而被套牢了行程,說實話還真不合算。”
明星投資品接連隕落
“你可以跑不贏XX,但你要跑贏通脹。”這里的XX,從2007年的劉翔,變成2008年的博爾特,不變的,依舊是通脹。而如今,金融產品的銷售人員們卻不能再以負利率為幌子,把人們拉入資本市場。確實,即便現在依然是負利率,但股市的狀態基本等同于劉翔跨欄時摔了個大跟頭,博爾特反而往回跑——毫無勝算。
通脹:股市的天敵
從基本面來看,受食品價格回升、各地洪災頻發的消極影響,農產品漲價因素推動8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幅連續超3%警戒線。經濟放緩和價格上漲的雙重擠壓將拷問上市公司下半年的盈利水平。從公司層面來看,通脹直接作用于公司。再高的所得稅也不會使公司的收益從正變成負,通脹卻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這一點。如一家上市公司的資本收益率為12%,所得稅率為50%,投資者還能獲得6%(12%×50%)的收益,而如果通脹為15%,投資者只能收到其投資價值的90.1%(0.85+0.06×0.85)。政策面上,出于抑制通脹考慮,貨幣政策通常實施反向操作,高通脹往往預示著銀根緊縮的開始,對股市壓力較大。
不管怎么說,如果你是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在通脹時買進看好的股票并長期持有,或許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但看看周圍的股民基民們,有幾個能做到這一點?
銀行理財:漏屋偏遭連夜雨
銀信合作產品叫停一個月后,監管層近日再出重拳,要求銀行將發生的表外資產在兩年內全部轉入表內。一位銀行工作人員對記者稱,“銀信產品相當于銀行繞過監管層合理發放貸款,并不入賬上。企業真是拿著這些融資投到實業上還可以,如果這部分錢流入非生產領域,就無形加大了市場的貨幣投放量,增加通貨膨脹壓力,推高CPI。”
受信貸類理財產品退市的影響,目前市場上穩健類中高收益銀行產品已全線告急。銀行一年期以下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難以跑贏CPI。“存款的負利率愈演愈烈,而鋃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居然一點兒沒提高。”何雯咨詢多家銀行后發現,如今短期理財產品成為市場主角,年預期收益率基本上在3%以內。隨著8月CPI創新高首次超過了3年期定期存款3.33%利率,銀行理財產品開始難以承擔抵御負利率的“重擔”,投資領域多局限于國債、企業債、央行票據等,期限多是一年期以下的產品,能跑贏CPI的非常少。
在哪個伊甸園捍衛幸福感
世事無常,股票、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這老三樣理財工具,在CPI面前節節敗退,在持續的負利率下,口袋里的錢怎么辦?不妨看看在2010年前8個月,誰是跑贏CPI的短跑能手,也許你能發現一些這樣的伊甸園。
據筆者統計,第一當屬黃金,2010年1月,國際金價為1120美元/盎司,上海金交所現貨金約為250元/克。截至9月16日,這兩個數字已經刷新為1271美元/盎司和275元/克,8個月的漲幅為13.4%。第二則是債券。截至9月12日,偏債型基金表現明顯好于偏股類基金,140家收益全部為正,平均收益達6%。其中,收益最高的長盛積極配置債券為11.89%。
通脹壓力下,財富縮水的速度將影響一些人的幸福感。如果一個人擁有100萬元現金資產而不進行任何理財,在通脹率僅為3%的情況下,30年后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只相當于現在的40.1萬元。而如果進行合理的理財規劃,如年初買入黃金和債券,通過這些工具組合,就可以跑過CPI,捍衛自己財富和幸福。
對于何雯而言,她還有一套70萬元的房子在按揭,車子和孩子在未來幾年都將成為需要考慮的理財目標,而眼前的豬肉、蔬菜、雞蛋漲價,效應也會很快顯現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明天起,要做一個幸福的人,除了關心糧價和蔬菜,還要學會如何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