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有幸赴德國馬格德堡大學進行了職教專業教學論的培訓學習,對德國的職業教育有了親身的接觸與體驗。通過對中德兩國職業教育的比較與思考,筆者認為德國目前職業教育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重視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而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以商務專業為例,雖然也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但與德國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學習國外先進的培養模式,結合我國的職業教育實際與現狀,積極有效地開展研究與實踐,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提高中職商務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必要性
1.外貿業快速發展的必然需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外貿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快速發展的外貿業需要與之相適應的高素質的人才。然而,與外貿業的興盛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專業外貿人員極為緊缺。從外貿實際操作技能來看,不論其學歷狀況如何,普遍存在著技能不足或不能適應的現象。從目前職校商務專業培養的外貿人員來看,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實際操作能力不強,有些學生學科成績不錯,但一到實際工作崗位,就感到手足無措,個別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到了工作崗位連最基本的信用證也看不懂,更談不上制作單證,表現還比不上一些平時學習較差的同學,與外貿行業的用人需求差距較大。我國外貿行業的全面快速發展對外貿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貿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外貿業的整體水平和國家的整體形象。
2.新時代職業教育對培養目標與學生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職業教育,都對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有明確的規定。我國《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職業教育要“加強職業能力教育”,“培養一大批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而在2005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更是明確地提出了職業教育應當“以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宗旨,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高技能專門人才”,提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要“加快生產、服務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而且更加具體地規范了加強職業能力培養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舉措。職校學生如何適應這一培養目標的要求,除了我們職業學校為學生發展提供平臺外,學生自身也要主動適應這種需要。
二、德國職業教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德國的職業能力分為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在縱向上,分為基本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橫向上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德國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主要是通過行動導向的教學法在課堂教學體系中來實現的,他們提出了“為了行動而教學,在行動中教學”的教學理念。在德國職業教育中,與培養途經相適應的教學方法種類很多,經常被老師們運用的有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實驗分析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都遵循“計劃、實施、檢驗、改進”的原則,包括準備—實施—評估等階段,教師給出要求,讓學生自主完成,結果是多種多樣的,答案都是開放式的,注重學生的討論、思考、合作,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即實踐,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三、我國中職商務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徑探討
我國的學生職業能力內涵比德國廣泛,包括政治、思想、職業技能等方面,培養的途徑也多種多樣,傳統上分教育和教學兩個部門實施。通過赴德學習比較與思考,筆者認為德國職業學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方法更適合學生的發展。在此,借鑒德國的方法和途徑,對我國中職商務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高的方法途徑作如下探討:
1.在專業教學目標上,追求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培養
通過對外貿行業用人需求的調研,提出在專業教學目標上,應追求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培養,并設計相應的教學達標內容。
商務職業能力達標內容
專業能力1.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商務英語會話能力
信用證閱讀能力外貿崗位業務運作能力
2.專業崗位適應能力辦公設備的操作能力
各種軟件的使用能力
方法能力3.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搜索查找各種資料的能力分析外貿形勢與動態的能力理解外貿政策的能力避免貿易糾紛解決問題的能力
社會能力4.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 主動與人交往的能力 處理與同事、上司、客戶關系的能力與同事及貿易伙伴合作的能力
2.在專業課程改革上,采用學習領域的項目課程
在德國,項目教學法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最主要方法,通常在一個學期結束前安排一個項目教學周,選擇項目跨學科地進行綜合實施完成項目,這些項目體系稱為學習領域。在中職商務專業的教學中,專業老師應打破原先的學科體系,重組教學內容,形成學習領域的項目課程。如開發“交易會”這個學習領域,在原先單一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加入交易會現場所運用的一些實際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與重組,形成“布展”、“談判”、“訂單操作”等項目課程。告知學生一些條件,讓學生自主選擇項目,自主運用各種專業知識、方法,自己創造條件自主完成,學生完成這些項目的結果會是多種多樣的。通過這樣開放式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3.在專業教學方法上,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
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完成某一職業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行動產生和維持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及從業者的內在調節機制來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行動導向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習者職業能力的發展,學生作為學習的行動主體,核心在于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一。因而行動引導型教學法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只用腦,而是腦、心、手共同參與,通過行為的引導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形成關鍵能力。
如在“進出口貿易實務”的教學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組,分別扮演進口商、出口商、銀行、外運公司、海關等角色,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學習運用專業知識,體驗、討論與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首先要對這些角色所從事的工作有一些知識儲備,這就會讓學生自主地去查找資料或索性去社會實踐,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目標。當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引導、監控和適當的評價,要把學生從角色中帶到現實,也就是說教師要圍繞著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監督。
4.在專業教學評價上,采用模擬實戰的演習考評法
在德國職業教育中,無論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要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評估。為了能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量化測評,可以采用模擬實戰的演習考評法。具體是指通過設置模擬工作場景,讓學生在模擬工作場景中進行實戰演習,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量化評估,而不是通過考試的分數對學生進行評估,這種評估更注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評估表的設計可以與專業教學目標的達標內容相對應,具體如下:
商務職業能力評估表(滿分100分)
商務職業能力達標內容分值考核得分
專業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商務英語會話能力10
信用證閱讀能力10
外貿崗位業務運作能力10
專業崗位適應能力辦公設備的操作能力5
各種軟件的使用能力5
方法能力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搜索查找各種資料的能力10
分析外貿形勢與動態的能力5
理解外貿政策的能力5
避免貿易糾紛解決問題的能力10
社會能力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5
主動與人交往的能力5
處理與同事、上司、客戶關系的能力10
與同事及貿易伙伴合作的能力10
通過上述專業教學目標、專業課程改革、專業教學方法、專業教學評價這四方面的改革,筆者認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全方位地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