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高,思維新鮮活躍,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但是不經過實際鍛煉及經驗豐富的教師的指點,容易走彎路。尤其當他們肩負班主任的工作時,更需要一個心理和方法的過渡期。筆者將自己工作中總結出的幾點經驗介紹如下,希望青年教師們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斷實踐,不斷進步。
一、提倡班主任有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
很多任課老師會有這樣的經歷,進入不同的班級會有不同的感覺。教課期間,有的班級學生普遍心地善良,能虛心請教;而有的班級學生提問咄咄逼人,情緒激昂故意唱反調。班內學生的種種情緒反應與班主任的輿論導向有很大關系,從帶他們的第一天起,就要不厭其煩地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滲透給學生。把道理講清楚,將和善的情緒滲透給學生,他們也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慢慢地,就會發現“潤物細無聲”的威力。
當然,時刻要注意的是,班主任任何一句消極的話,都會在學生中間形成“巨大波濤”,將他們僅有的一點理智全部吞沒掉,久而久之,班級里的負面輿論任何一個人都控制不了。然而,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往往注意不到這一點,習慣在教育中摻入個人情緒,因為自己的年輕氣盛使得班級內滋生不安分的因素。
二、提倡愛生,但堅決不做“班媽”
青年教師的工作起點往往就是對自己的學生無微不至地照顧。這樣的心理容易使他們走入誤區。許多人提倡“付出就不要講回報”, 學生的媽媽就是這樣的,慈愛、無私。但是,作為教師,不應該再做“班媽”。很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都見過很多不尊敬甚至當眾辱罵親生母親的學生,這個時候還做他的媽媽,他會聽么?誰來教育學生“懂得感恩,要有回報”呢?就是教師。教師愛學生,但是絕對不能像某些媽媽那樣過分地溺愛學生、或姑息錯誤、或者讓他們過分依賴。“班媽”的現象在新老師身上經常出現,筆者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例子:一位年輕老師對自己的學生非常好,一次大家中午吃飯的時候,學生給她打電話請假出校買東西,老師說“等一會”,他卻用質問的口氣問道:“你為什么不在辦公室?”很多勤奮的年輕班主任,對待學生可謂是嘔心瀝血,卻得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級依然散而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夠“嚴”,教育中沒有自己的原則、自己的方法。
教師要堅持自己的固有原則,當學生有了錯誤缺點時,要敢于旗幟鮮明地予以批評教育,絕不含含糊糊、遮遮掩掩,更不能文過飾非、縱容姑息。只要教師們付出了“愛”,就絕不會被“嚴”所淹沒。
三、提倡班主任要有一本十分明確的“賬”
從新教師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堅持“記賬”(正課、自習出勤、遲到登記賬;早操、課間操兩操考勤登記賬;宿舍衛生情況登記賬;嚴重違紀事件登記賬等)。這是提醒學生勿忘錯誤的證據,是向家長匯報學生一學期表現情況的證據。一旦記賬就要堅持,讓學生知道這本帳的存在,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蒙混過關,還要制定出累計曠課、累計遲到、累計違紀的處理辦法,辦法一出,嚴格執行,倘若有幾次的懈怠,這項工作便沒有意義。
四、提倡班主任的管理方法要“活”
班級里面,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個心眼。怎么“轉的過”這些心眼,其實是做班主任工作最困難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的心眼要“活”。
1.抓住弱點,各個擊破
帶班期間,要循序漸進地了解每個學生心中關心、在乎的事情。這樣,日后無論是學生犯錯了需要教育,還是心情低落了需要鼓勵,老師都能有針對性地找到有效的方法。
2.避免學生心理空虛,不停地幫其挖掘奮斗目標
眾所周知,有了目標才有動力。所以,要時刻提醒學生所共同擁有的長期目標——找個好工作,有個好前程。同時,要不停地為學生訂制共同的短期目標——要考級了;要考試了;要參加競賽了等。
3.學會做一名演員
班主任的心情就是班級的晴雨表,教師若是帶著滿面的笑容走入班級,學生們看到了也會感到心情輕松舒暢。但是,倘若教師滿面愁容或是以怒容進入班級,學生們又會開始不斷揣測甚至惴惴不安。這就告訴我們,要注意不將個人情緒疊加到學生們身上。當需要嚴肅說教的時候,又絕不能帶一點玩笑語氣,否則效果達不到,而且會影響日后的班級管理。總之,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有優勢也有劣勢,最大的優勢就是其擅于接受新鮮事物,敢于嘗試各種方法,勇于接受各種困難挫折,可以拓展巨大的成長空間,所以多借鑒、勤思考,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