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10年6月。
調查對象:筆者所在學校五年制07級大專生243人和09級中專生111人,共354人。
調查方式:紙筆,自愿參加,第一人稱。
問卷來源:自制。
調查目的:了解職校生對網絡的態度和認識,使用網絡的時間、費用和渠道,為學校進行校園網建設提供依據;了解職校生上網的主要活動,在使用網絡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意識的現狀與網絡交友情況,提高進行“讓網絡伴我健康成長”的話題教學的針對性;通過學生對學校網站上“德育天地”欄目內容的選擇、意見與建議,為學校提高網絡德育的針對性、服務性和實效性提供直接的依據。
二、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使用網絡的時間、設備和費用情況
“每天都上網”的學生有14人(3.95%),“上課時也掛在線上”的有3人(0.85%),“下課以后才上線”的學生有31人(8.76%),“上網無固定時間”的學生有296人(83.62%)。
“利用手機上網”的學生有293人(82.77%),“使用手機QQ”的有281人(79.38%),“使用QQ”的有341人(96.33%),“沒使用QQ”的同學有56人(15.82%)。
“有網絡銀行賬戶”的學生有53人(14.97%),“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學生共有65人(18.36%)。
“每月花在網絡上的費用”,情況統計見表1。
表1 每月花在網絡上的費用
費用金額07級該檔人數及占年級被調查者總數的百分數09級該檔人數及占年級被調查者總數的百分數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0年4月公布的《200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2009年有74%的青少年網民使用手機上網,青少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16.5個小時,大學生手機網民達85.7%,有69.3%的中學生網民使用手機上網。大學生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達43.1%,中國青少年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比例為22.9%,有40.1%的大學生網民使用網上支付。
2.上網的主要活動
對“上網主要進行的活動”進行統計,按提及次數排在前五項的情況是:玩游戲181人(51.13%),看電影155人(43.79%),聊天141人(39.83%),聽或下載歌曲/音樂118人(33.33%),看電視57人(16.10%)。
對于“我玩網絡游戲的情況屬于”一題,統計結果見表2。
“經常玩”的游戲項目是桌球、天元、QQ炫舞、CF、DNF、AVA、魔域、CS網絡版、QQ飛車、戰地之王、穿越火線、QQ農場、搶車位、地下城與勇士、天龍八部、魔獸世界、夢三國、大明龍泉、夢幻西游。
《200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中指出,青少年(25周歲以下)2009年在網絡音樂(88.1%)、網絡視頻(67%)、網絡文學(47.1%)和網絡游戲(77.2%)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整體網民。在博客(68.6%)、即時通信(77%)、社交網站(50.9%)和論壇BBS(31.7%)的使用率也高于整體網民。
3.使用網絡過程中的安全意識
“我會在網絡上公布自己以下一些信息”:真實姓名128人(36.16%),學校名稱122人(34.46%),所在學校地址44人(12.43%),自己所在年級和班級41人(11.58%),真實年齡276人(77.97%),手機號碼70人(19.77%),電子信箱125人(35.31%),家庭電話號碼6人(1.69%),家庭住址16人(4.52%),好朋友姓名8人(2.26%),“任何人都可以加我為好友”的學生有101人(28.53%)。
4. 網絡交友情況
“利用網絡與陌生人聊天”的情況,“經?!?1人(14.41%),“很少”271人(76.55%),“從來不”26人(7.34%),“有固定聊天室”47人(13.28%),“無固定聊天室”300人(84.75%)。
“與網上認識的人有見面經歷”的同學有81人(22.88%),“與網友見面的地點”有學校、街道、超市、賓館、網吧、路邊等,“進行過網戀”的同學有40人(11.30%)。
5. 對學校網絡德育服務的期待與建議
對于學校網站上的德育天地欄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統計見表3。
以下是兩個開放性的問題:“對學校德育天地欄目的建議或意見”,答案為“多落實于實處”、“要經常更新網站的信息內容”和“再增加一個學生論壇”。
“希望學校通過網絡為學生們提供哪些服務”,學生們的要求為:提供本校學生之間與師生交流的平臺(留言板并及時回復,反映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在線、網絡心理咨詢、熱點話題等);提供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料(有意義的電影、教育教學視頻、演講視頻、有意義的電視節目、電子圖書、專業軟件、生活小竅門、健康及自救常識等);就業與創業信息(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的服務信息、考證信息、專業資訊、創業知識、網絡創業、兼職信息等);校園動向(學校的活動通知、本校或其他學校的新聞);休閑娛樂(天氣預報、體育娛樂新聞、各種卡的自助充值、網購、音樂等)。
6. 對網絡的認識、思考與相關問題的處理技巧
研究者以開放式的問題,請職校生對以下問題進行了主觀回答:“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我覺得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知識”、“網絡帶給我的感覺是”、“當我收到不明來歷的電子郵件,我會”、“遇到網友談話低俗,我的應對方式是”、“我覺得網絡的好處有”、“我覺得網絡的弊端有”、“我感覺經常泡網吧的人員有”、“我在以下一些情況時上網”、“我覺得網絡對我產生的影響有”和“使用網絡至今,它帶給我的煩惱有”。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中進行反思、反省與自我體驗,學會思考網絡這把雙刃劍帶給自己的利與弊。
三、分析、思考與對策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中國2009年的3.84億網民中,25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群體達1.95億人,占網民總體的50.7%,既是網民中最大的群體,也是使用網絡應用較為活躍的群體,且網絡使用的娛樂化特點較為突出。其中19-24歲之間的網民最集中,占到50%。
通過本次調查的有關數據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0年4月公布的《200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中的有關數據比較后會發現,職校生這一特殊的網民群體,特別是具有中學生的年齡和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特征的中專生,使用網絡的情況也處于中學生和大學生之間,這是職業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個不容漠視且必須得以重視和正視的一個事實。
如何變“滯后”為“超前”,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堅持互聯網產品及內容的分層分類管理,這是有關部門迫在眉睫之事。變“堵”為“引”,加強校內網絡資源建設,讓學生充分利用校內網絡資源,為職校生網民提供綠色上網環境,也是職業學校的管理工作中必須考慮和建設的項目。變“忽略”為“前提”,加強對職校生關于校園網絡服務需求的了解,針對職校生的需求實際建設和完善學校的網站內容,這是職業學校在網絡環境下提高學生德育實效性必須努力和堅持的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在德育課中加入“讓網絡伴我健康成長”的話題教學、在校本教材中提供網絡安全知識、為學生提供以案說網的專題講座、為網絡成癮與因使用網絡產生的各種心理困擾的學生提供心理輔導等措施,這是加強和引導職校生的自我管理訓練和在正確價值觀下使用網絡的具體工作。
基金項目: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十一五”規劃課題《網絡環境下的職校生德育工作研究》,編號:2009-2-13595。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