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學校的畢業生是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技能為本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具有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需要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中、高級技術人才。要實現技工學校這一培養目標,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技工學校的招生專業是面向市場進行設置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校學生的文化課基礎相對不太扎實,尤其是春季招收的技校生,文化課程度更是參差不齊。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如果不能從學生實際和專業特點出發,適應不了學生和專業特點的需求,就很難實現技工教育培養目標。顯然,教師培養工作必須得到高度重視。
一、教師的素質培養
高質量的人才來源于高質量的教育,高質量的教育取決于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所以,教師的素質是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技工教育也不例外。有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技校學生,才能較好地實現技工學校的培養目標。
1.政治素質
從事教育工作和從事其他工作一樣,都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良好的政治素質是教師必備的條件,決定著教師的其他素質,并進而影響學生的政治素質,影響著教師思想的先進與落后。所以,思想政治素質的優劣是衡量教師合格與否的重要標準,否則,也談不上“育人”。
2.文化素質
教師應當以當代最先進的知識、技能裝備自己,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培養市場需求人才的需要。技工學校多數教師中,實習教學工作者有待提高文化課教學水平。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學,通過課堂平臺把系統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達到培養人才的目的。因此,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必須系統扎實。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必須系統、扎實地掌握專業知識,而且應具備與專業相關的學科知識,具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和興趣愛好。所以,提升教師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水平,是一項緊迫而又非常重要的任務。
3.能力素質
教師能力素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分析教材能力、板書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科學研究能力。教師在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前提下,在教學中,顯示自己的能力,才能達到教學目的,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身心素質
教師要適應技工教育飛速發展的需要,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即自身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沒有健康的身體,就不能堅持正常的教育工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不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對于幫助學生取得優異成績,并對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發展,起著積極的影響和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培養理論與實習教學一體化教師
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隨著市場發展變化、專業設置的調整,技工學校教師僅以單一專業知識授課已滿足不了目前的教學要求,這就迫使教師必須具備綜合性知識。文化課教師應一專多能,并盡可能多地了解并熟悉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課教師不僅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理論教學水平,還要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在保證一門專業課正常講授情況下,掌握相應學科的特點,包括專業課的需求情況。技工學校教師培養發展的方向是理論教師也能上實習課,實習教師也能上理論課,逐步使教師成為理論與實習教學一體化的教師。
三、加大投入,加強教師崗位培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技工學校首先要加大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保證教師在工作中得心應手。同時,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用于教師定期培養。對于專業課教師,要讓他們進行對口公費培訓;利用假期時間有計劃地對全體教師進行輪換培訓,加大骨干教師的定期培訓,保證教師的整體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學校應建立健全一系列教師自我培訓的優惠政策,鼓勵全體教師提高水平。
四、倡導教師自編教材,編寫專業講義
目前,各技工學校使用的教材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編教材,盡管已改編幾次,但是各校專業設置特點不同,各地、市情況也不同,不應照本宣科。另外,技工學校學生大多數是初中文化程度,學生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達不到應有的教學要求和目的。這就需要各學校根據各專業特點,取舍統編教材進行教學。筆者認為,采用自編教材或編寫專業講義,教學效果會比較好。因此,技工學校應倡導教師適應專業特點,結合實際,自編教材或編寫專業講義。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