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在墻上的吊蘭是我偶然從花市上買回的,起因是覺得房間太空蕩了。平日里,匆忙庸碌的生活讓我感到疲憊,覺得需要有點鮮活的東西來裝點我的居室。
下班回家,當我不經意走過花市的時候,偶然遇見了那位花農。那時,他用來拉花的板車上就剩下這一盆吊蘭,孤零零的,似乎已沒有多少生機。我蹲下身子,用手細致撫摸它的細葉。在邊上的花農開始注意我,最后說:“你要送人嗎?送人就不要買它了。”
“不,”我說,“我送給我自己。”
“別人挑剩下來的,不嫌棄吧?”
“不嫌棄。”
花農看起來是個很憨實的人,他嘿嘿地笑了起來:“姑娘,養花的人是懂得養心的。這花只要好好養,其實一樣中看。”
我“哦”了一聲,臉有些發燒。我其實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養心”。
蘭花剛買回來時,有朋友笑我傻瓜一個,花株單瘦不說,甚至連葉端都已經開始萎黃。它在花農的板車上無人理會,也就像我在人流中平凡、默然、孤獨。那花農或許是猜到了我生活中的日見粗俗和庸碌,也或許猜到了我是一個渴望擁有美麗心情的人。后來,我竟真的慢慢變成了一個靜心養蘭的人,從此就有了更多閑情來和蘭花對視。掛在墻上的蘭花,它的性情恰恰適合我——悠閑的長葉,漫不經心地生長著,從來都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我靜靜地看它,我不能著急,也沒有辦法著急。工作再忙,也要抽一點時間出來,給我的蘭花澆澆水,修剪枯萎的葉子。天氣晴好的日子,我會把蘭花搬到戶外曬半日陽光,默默地對著它坐上一個下午,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忙碌了。
前幾年,我總覺得自己有那么多非做不可的事,有那么多非見不可的人,甚至還有那么多非赴不可的聚會。仿佛錯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明天。總之,我覺得自己忙得一塌糊涂,就更不消說有心思養花,陶冶性情了。
生活像一匹布,將我們束縛得精疲力竭,但在裁剪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那些美麗的邊角料。一個為生存疲于奔命的人,卻時時惦記著一盆掛在墻上的吊蘭,并細致呵護,只因為干涸的心靈太需要一份甘露的澆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