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推遲。美國國防部的年度《與中國相關的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Militaryand security DeveIopments Involvng the PeopI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軍力報告》)終于提交國會。細讀本年度報告,總體來說,并無特別新意,但聯系過去30年以來中美軍事安全關系的演變和今日兩國在全球格局中的基本現實,我們仍可以透過該報告對美國戰略決策部門對中美軍事關系及對華軍事安全思維有相當進一步的認知。
一般認為。美國冷戰后因應中美軍事安全關系的最主要現實是中國作為主要經濟大國的崛起.經濟的發展和力量不僅改變全球經濟版圖,也給軍事格局和安全發展帶來新的前景。這些本已模糊的前景再加上對話機制的不完善、意圖的猜忌和技術能力的發展。無疑對于雙方來說,都構成了提防不樂觀未來的足夠理由。特別是,考慮到中美在全球地緣戰略格局中的地位、兩國歷史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差異.以及歷史和現實的沖突。中美之間存在不小的軍事安全憂慮。這是任何欲認識兩國關系的人不可回避的事情。正是從這一基本的現實認知出發,我們可以了解無論兩國關系取得何種良性進展,而美國總有相當一部分人厲聲喧囂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而與此同時,在中國也不時可以聽到“美帝亡我之心不死滅亡!”的警世恒言。
本年度報告引起中國社會和媒體格外關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近來美軍在中國周邊展開了頻繁的動作,這些動作既包含實戰的意義,也牽涉復雜的外交動態,這些行為與金融危機爆發后中美在經濟領域加強合作的大勢相悖,同時也與美國政府領袖們敦促恢復和加強兩國軍事交流的吁請相沖突。這一矛盾現象給國內公眾認識中美軍事安全關系帶來了實在的困擾。這是閱讀和品評本年度《中國軍力報告》的近景。然而。必須看到,作為全球經濟分量最大的兩大國,中美軍事與安全關系不僅牽涉中國的未來。也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美國的未來。盡管困難重重,但兩國在軍事安全領域的合作和對話的迫切必要性是真實的,其對兩國現實和未來的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從這個現實和迫切的必要性出發。我們會很容易看到美國包括本年度報告在內的一系列動作背后的基本意圖,那就是:借壓力和對話的交替兩手,保持和鞏固軍事安全優勢地位。借壓力而實現對自己更有利的對話,即我所稱的優勢對話。這是為什么本年度報告中一方面贊揚中國增強軍事能力后的某些行為和政策,而依然重申和強化在所謂“透明化”等問題上的要求。
熟悉軍事歷史的人們不難知道.若就實踐的層面來說。在兩大國之間實現意圖和能力的雙重、徹底透明,這本是不可能之事。一則,貫穿政策意圖的需求評估和環境評估是動態變化的。再則.隨著某國對軍事安全目標的界定。能力的需求和建構也是非對稱的進程。美國的戰略思想精英們并非不明此理,相反。正是因為他們深知,就現實和可預見的將來而言.中國對美國的軍事安全基本態勢并無任何威脅.推動朝野上下保持對中國軍事長期熱情的.與其說是對現實的認知。不如說是對未來的焦慮。這是一個急遽變化的世界.美國今日的一切重要國家利益均依賴于美國在二戰后建立和在冷戰后膨脹的優勢軍事地位。而對這一優勢地位的威脅可能來自不友好的意圖,但更可能來自不友好的政策意圖指導下的突破性技術能力的發展。誠如中國古人所說.“君子無罪.懷璧其罪”單以中國過去30年來取得的經濟成就而言,要美國不提防和懷疑中國的未來軍事安全意圖。那幾乎是緣木求魚,這是任何透明化的對話都無法達成的目的。
反過來說。因為有如此與中國有關而又經常不便明言的未來軍事安全焦慮。所以也可以說,美國呼吁和推動中美軍事交流,對華的熱情是基本真誠的,他們認為這樣的交流有助于緩解和理解上述對不確定未來的焦慮,有助于在己方處于現實優勢地位時塑造和建構更有利的未來。理解這一層,對于我們閱讀本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和認識近期的中美軍事互動動態會有十分重要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