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由計劃經濟時代指令性的業務指導為主的管理模式,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依法行政為主的管理模式轉變,核心是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
轉變職能,首先,是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領導要轉變管理理念,把管理思想轉變到依法行政上來。
依法行政,首先,是行政權力的法定化,即“法無授權不可為”。必須明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只能在憲法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活動,自覺地把行政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職責劃分、行使范圍、運行程序等也都要法定化,都要有法可依。凡是超過法律規定的行政權力都是非法和無效的。
檔案法規規定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有:制定檔案工作規章制度,監督、指導檔案工作,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等。《檔案法》賦予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兩大主要職能是:監督、指導。
這里的“監督”,指的是檔案行政監督檢查,屬于強制性行政行為,主要是解決行政相對人的檔案工作做不做的問題,解決其必須依法建立檔案工作、歸檔應當保存的檔案、確保檔案的安全等,解決“面”上檔案工作最基本的問題。
這里的“指導”,指的是檔案行政指導,不是指令性的業務指導,屬于非強制性行政行為。主要解決行政相對人的檔案工作會不會做,做得好不好的問題。對于會不會做的問題,主要是通過業務上的輔導、咨詢,提供多種檔案整理方法供其選擇。對于好不好的問題,實際是解決“點”上的問題,通過機關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認證等辦法來解決,它起的是示范引導作用。
指令性的業務指導職能已不在法定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范圍之內,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原則,它不再是合法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行使這種職能是非法和無效的。
轉變職能,必須清楚檔案行政指導的職能,檔案行政指導必須堅持合法、準確的原則,不能把檔案行政指導變成檔案行政誤導,如果產生誤導,造成行政相對人受損害時,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時代要求轉變職能,檔案事業呼喚轉變職能,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已經別無選擇,只有加快轉變職能。
康有為(1858~1927)民國12年(1923)游陜過新安,在鐵門張鈁新營園林“蟄廬”小住,應邀題額,并贈聯嵌于張鈁書房兩側,同時贈張鈁詩《宿鐵門》,另書寫《產碑》跋語,現均刻石存于齋內。(河南.洛陽.千唐志齋博物館藏)
投稿者注意:來稿凡經本刊使用,如無電子版、有聲版方面的特殊聲明,即視作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刊及本刊合作媒體進行信息網絡傳播及發行,同時,本刊支付的稿費包括上 述所有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