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原經濟區是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是全國區域經濟布局調整、協調發展的大動作;是包括河南及周邊地區明晰發展定位、發展方向、發展重點的總體設想;是河南發展的重大機遇和平臺,是目前及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全省上下的中心工作。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是檔案部門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服務的最佳結合點和切入點,值得全省檔案工作者思考和探索。
1 為什么要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
1.1 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是中原經濟區的重要性決定的。盧展工書記曾經用下面這段話準確概括了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意義:“謀劃和建設中原經濟區,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實踐,是貫徹落實中央對河南工作要求的具體行動,是改革開放以來,歷屆省委班子帶領全省干部群眾不懈探索的重要成果,是我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戰略選擇,是凸顯河南地位、服務全國大局的重大舉措,是實現富民強省的宏偉事業。”將這樣一項宏偉的事業,必須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在檔、存檔于世,其必要性不言自明。通過集中收集、保存中原經濟區謀劃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文件、講話、錄音、錄像、圖書資料等紙質、實物、電子、聲像檔案,真實記錄中原經濟區謀劃和建設的過程,對中原經濟區建設具有重要的查考利用價值,對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2 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是中原經濟區的特點決定的。中原經濟區建設時間跨度長,覆蓋區域廣,涉及部門多,主體功能區域各具特色,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建設的方方面面。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形成的檔案主體不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布分散,必須及時收集并集中管理和利用,建立起覆蓋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檔案資源體系。否則,許多資料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散失,很難完整反映中原經濟區全貌。
1.3 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是檔案部門的職責和使命決定的。配合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收集、保管和提供檔案服務是檔案工作的職責和使命。中原經濟區建設是河南省各級黨委、政府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自然應當成為檔案部門服務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和切入點。
2 建立什么樣的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
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是指中原經濟區提出、醞釀、論證、形成、規劃、建設過程中直接產生和形成的,對中原經濟區建設有重要查考利用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電子、聲像、照片、實物、圖書、資料等信息資料。概括地講,這些材料應涵蓋下列內容:一是能夠完整詮釋中原經濟區概念,完整反映中原經濟區的內涵和外延;二是能夠完整反映中原經濟區形成及成長過程;三是能夠充分體現中原經濟區全方位、全內涵、全載體、全過程,再現中原經濟區的全貌。
但是,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不應包括所有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活動,或者說,中原經濟區一般性的活動沒有必要全部記入專題檔案,因為,今后的幾乎所有工作都與建設中原經濟區有關,各行業、各部門的工作都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組成部分,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歸入專題檔案來記載,要把握好“專題檔案”與其他檔案的關系,既要集中突出反映各地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大工作活動,又不要面太寬,面太寬將割裂檔案的結構。
3怎樣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
3.1 建立好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要把握好以下原則:
3.1.1 檔案集中管理,完整齊全原則。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要齊全完整,尤其是中原經濟區誕生過程的檔案,要齊全完整,不可分散。要完整詮釋中原經濟區內涵、外延、布局、功能區劃分等概念;要完整記錄和反映中原經濟區從醞釀、提出、科學論證到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全過程;要集中記錄和反映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豐富實踐,使專題檔案成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縮影。
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實行集中管理、分級負責、上下聯動。由各級檔案局(館)依法集中統一收集、管理中原經濟區建設過程中的檔案。全省各級檔案局(館)要明確處室或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只有統一管理,才能完整反映全貌,同時,要分級負責,處理好省級與各級館的關系。
3.1.2 檔案原始性的原則。為真實記錄和反映中原經濟區成長過程,專題檔案除收集保存正式印發的文件、資料外,更注重收集保存形成過程中的原始材料。諸如,首次提出“中原經濟區”這一概念,首次研究“中原經濟區”會議,首次劃分中原經濟區布局等草稿、發言稿、會議記錄、領導批示、錄音、照片、錄像等第一手材料;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規劃、方案等重要文件的草稿、歷次修改稿、討論稿、征求意見稿、定稿不同稿本;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的重要批示文本等。
3.1.3 管理與利用并重原則。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實行科學管理、安全管理、資源共享。要發揮檔案部門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專業優勢,通過編寫中原經濟區建設大事記、文件匯編、舉辦展P3s+/qKMzA0TxugEiNdHrQ==覽、建立專題檔案資源共享平臺等形式,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積極主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服務。
3.2 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的途徑和方法。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不同于某一個立檔單位在專項業務工作中形成的專門檔案,也不同于某一次重大活動中形成的檔案,有著它自身的特點。需要全省檔案部門上下聯動,相互配合,確保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齊全完整安全。
3.2.1 加強理論研究,為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按照傳統的全宗理論,一個立檔單位形成的全部檔案構成一個全宗,而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需要將跨行政區域、跨不同行業、多個立檔單位、多種門類和載體的有關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檔案組合在一起,突破了全宗理論。如何尊重中原經濟區建設這一實踐基礎,在傳統全宗理論基礎上發展全宗理論,探索這一專題檔案建設實踐規律與特點、科學管理方法,從而指導專題檔案建設的科學發展,需要檔案學理論界的關注。要研究這一實踐活動,并追蹤解決建檔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為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提供理論支撐。要加強對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業務研究,研究制定專題檔案的歸檔范圍、分類方案、保管期限表、保管方法等。
3.2.2 制定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工作方案。省局盡快提出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的方案,明確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的組織結構、工作原則、內容范圍、工作目標、方法途徑,爭取省委的認同和支持,爭取各有關部門的配合,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收集長效機制。
3.2.3 建立專題檔案的工作方法。概括起來就是分四步走:確立主題,收集信息,按圖索驥,不斷追索。一是確立主題。就是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的外延和內涵。二是收集信息。要通過文件、領導講話、新聞報道、匯編資料、網絡等搜集中原經濟區建設重大活動線索,弄清相關活動時間、內容、責任單位。三是按圖索驥。按照排查出的線索書面通知有關責任單位移交相關內容的檔案。四是不斷追索。依照線索,追根求源,一次收集不到的記錄在案,下次繼續追索,直到收齊為止。注意對中原經濟區檔案各個形成主體包括省內外的組織、機構和個人形成的檔案,對各種載體形式包括文字、聲像、圖表、圖書資料等,對中原經濟區提出、醞釀、論證、宣傳、規劃全過程檔案的全面收集。
3.2.4 加強管理和利用。要科學設置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整體架構,對全宗建立、檔案分類、整理辦法、保管期限等業務標準要認真研究,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庫和專題數據庫。對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優先數字化,通過檔案信息網或政府網絡平臺開辟中原經濟區建設專欄,實現專題檔案資源的信息共享。
當中原經濟區醞釀、論證、形成、規劃階段檔案收集完畢,由省檔案局牽頭,舉辦一次反映中原經濟區誕生過程的專題展覽,宣傳和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
3.2.5 橫向聯系,延伸收集。鑒于中原經濟區的整體規劃,涉及河北、山東、山西、湖北、安徽、江蘇等周邊省份的若干市縣,所以在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過程中,要主動與周邊地區檔案部門協商共同收集,共同建檔,通過館際交流、制作復制件等形式收集周邊省、市相關區域的檔案資料。也可通過中原經濟區檔案工作協作組會議共商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建設的相關事宜,共同做好建立中原經濟區專題檔案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