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舉辦展覽的多以各級檔案部門為主,近年來,許多企業、機構也積極通過舉辦永久性史料展覽的形式,主動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進行主題宣傳教育。筆者根據自己參與籌劃和制作的北京電臺臺史展覽的實踐,介紹檔案史料展覽的選題、設計、材料收集、編寫、布展等方面的體會和經驗。
關鍵詞:檔案展覽;北京電臺;設計;制作
檔案展覽是一種直接或間接地將檔案信息向社會大眾公布的最直觀的形式之一,因其原始性、可信性,而廣受歡迎。以前,舉辦展覽的多以各級檔案部門為主,近年來,許多學校、企業、機構也積極通過舉辦永久性史料展覽的形式,主動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進行企業宣傳、主題教育等活動。以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以下簡稱“北京電臺”)舉辦的“臺史展”為例。整個展覽分為九個部分,120多塊展板、500多張珍貴照片及數百件實物,展示了60年來北京電臺忠實地傳播黨和人民的聲音,積極推動首都北京的建設和改革發展,在改革中逐漸成長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眾廣播新聞傳媒的輝煌歷程。展覽在業界和社會中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本文主要根據筆者籌辦此次展覽的經歷,介紹一些經驗和體會,供同仁參考。北京電臺“臺史展”的策劃和制作主要分五部分來實施:一是確定辦展原則和展覽大綱;二是搜集文字、圖片資料和實物展品;三是展陳設計;四是布展;五是開展。
1確定辦展原則和展覽大綱
2006年11月7日,北京電臺“臺史展”籌備工作正式啟動。籌備組首先確定了整個展覽的辦展原則:真實性、思想性和觀賞性。
真實性:整個展覽內容關系到北京電臺60年來的發展史實和對其中人物的評價,必須盡量做到準確無誤。北京電臺檔案室保存的1949年以來形成的永久和長期檔案是我們的重要依據。同時,參考了《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志(1949年~1993年)》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志補(1994年~2001年)》、1993年以來出版的《北京電臺年鑒》以及《北京電臺六十周年回憶錄》等相關文獻,并請教老職工及家屬,征求意見,確保整個史實的真實無誤。
思想性:“臺史展”是北京電臺光榮傳統教育的基地。以實物、模型、圖片、文字等形式記錄了北京電臺的發展歷程、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充分展示北京電臺人的精神境界和對社會的貢獻,使其成為對廣大干部職工進行電臺文化教育和對外展示電臺文化的一個重要基地。
觀賞性:興辦檔案展覽,最困難的是做到寓教于樂。一般來說,檔案絕大部分是以文字為主的歷史記錄,圖表、聲像的歷史記錄少之又少,并且,時間越久遠,圖表、聲像檔案越稀少。如果不能做到生動形象、圖文并茂,那展覽版面、畫面就會呆板不活潑,很難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自然就達不到較好的宣傳教育效果。所以,北京電臺“臺史展”采用多媒體展覽形式,增強交互性,加大參觀者的參與感。
2007年8月,經調研和多次討論,“臺史展”籌備組提出北京電臺建臺60周年“臺史展”的初步方案:主要內容分前言、親切關懷、歷史足跡、奮斗歷程、銳意改革、友好往來、碩果累累、歲月如歌和結束語共九個部分。
2搜集文字、圖片資料和實物展品
2007年8月,展覽方案一經確定,我們就開始通過深入發掘檔案資料、網絡搜求、請教知情人以及向退休職工發布征集信等方式,廣泛征集公私藏品,得到了全臺以及退休職工的積極響應。從最初辦展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到后期面對數量眾多的實物、圖片、聲像、文獻,“難以選擇,不得不有所舍棄”的狀態。根據我們的搜集經驗,可以采用“查”、“征”、“仿”、“制”等方法。
“查”,即查室藏檔案和歷史資料,找展品的線索。首先,要對室藏文書、照片檔案一卷卷、一張張仔細辨認,深入思索其是否可用。其次,是重點查找特色檔案,比如,北京電臺自1949年2月建立,積累了數萬張開盤帶的廣播節目檔案。其中,有毛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的開國大典實況音響,決定了國旗、國歌、首都、紀年等多個重要事項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音響,以及后來的中國人民歡慶粉碎“四人幫”、慶祝“香港回歸”等新中國成立初期乃至后來不同歷史時期的重要音頻檔案。這些珍貴的音頻檔案,都是北京電臺在客觀報道新聞事件的同時,對歷史事件原始聲音狀態的真實記錄,都可以作為重要的多媒體檔案展品。除了檔案,還廣泛翻閱了黨史、組織史資料、年鑒、回憶錄、有關畫冊等,也查到不少的展覽線索。
“征”,即上門征集。比如,我們走訪了所有在世的電臺初期工作人員,摸清歷史真相,挖掘線索,征集到一大批珍貴的實物檔案和多張老照片,不僅避免了部分實物檔案的流失,也極大地豐富了展覽的內容。其中一張照片是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上,當時的電臺技術人員李志海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話筒前的毛主席調整話筒高度。這張照片,是李志海從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開國大典紀錄片上“扒”下來的,也是首次被我們收集到。
“仿”,即利用檔案仿真復制品取代檔案原件做展品。這樣既顯示了檔案內容,又展示檔案載體和裝潢風貌,還極好地保護了檔案。根據檔案移交制度,北京電臺已經向北京市檔案館移交了1950年至1993年形成的永久和長期檔案371卷。但是,其中許多有價值的文書檔案和實物檔案都要在“臺史展”中進行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