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召開201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次理事會
2010年12月28日,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在廣州召開2010年學術年會暨第四次理事會,會議以“提高教育質量,建設職教強省”為主題。省教育廳副廳長葉小山作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主題報告,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衛海英教授、廣東省自動化與信息技術轉移中心黃偉明主任分別作《現代服務業發展新趨勢及對廣東職教的建議》和《職業教育如何適應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需要》的專題報告,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共鳴。在學術交流活動中,兩所高職院校和四所中職學校的代表作了辦學經驗介紹。
據介紹,在過去的一年,學會的工作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被授予“全國先進社會組織”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系統先進集體”和“廣東10大最具影響力社會學術團體”的稱號。
學會會長陳瑞芳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學會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路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貼基層”的原則,堅持為職教決策和改革發展服務,努力發揮社會團體的功能和作用。(本刊記者)
亞歐職業技術教育研討會召開
1月11日至12日,由教育部、外交部和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亞歐職業技術教育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會議以“在新的全球經濟形勢下,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并促進就業”為主題,共有來自德國、英國、丹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23個國家的行政官員、教育界專家及企業代表等200余人參加。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強調,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密切、貢獻最直接、服務最貼近的教育類型。當前,應把培養技能型人才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助推經濟穩定復蘇、支撐產業調整升級和增進就業再就業的基礎工程,納入亞歐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改革發展力度,著力提高其經濟社會貢獻率。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表示,加強亞歐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和深化亞歐會議的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研討會搭建了一個有效的平臺,各國代表們不僅有機會學習借鑒其他國家成功的職業教育辦學經驗和做法,也有機會向國外同行展示自己在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
與會上,會議代表們圍繞“金融危機形勢下,各成員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應對措施;為增強職業技術教育的吸引力,各成員政府采取的行動;各成員在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改善就業方面的經驗和成功案例”等議題,進行廣泛的溝通交流。通過研討,各國會議代表一致通過了《亞歐職業技術教育青島宣言》,形成了6點共識。
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工作會議召開
日前,教育部在天津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工作會議,總結交流全國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建設的經驗和成效,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關于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建設。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指出,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已進入了新的階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今后五年,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保證規模、調整結構、加強管理和提高質量。葛道凱強調,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和培養培訓基地建設要走內涵為主的發展道路,要構建師資隊伍補充機制、加大師資培養培訓力度、完善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和健全師資管理規章制度。
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企業在職教師資培養培訓中的作用,深化基地學校和企業合作。要探索校企合作有效實現形式,完善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機制,充分發揮基地和企業的自身優勢,校企共同設計項目方案,共同開發課程教材,共同開展教學活動,共同實施效果評估,使校企合作貫穿職教師資培養培訓的全過程。
第三期全國骨干技工院校校長研修班舉辦
日前,第三期全國骨干技工院校校長高級研修班在北京開班。來自全國79所國家重點技工院校的(院)校長參加了該研修班的學習,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王曉初副部長出席并作重要講話。
本次研修班活動分理論學習、政策解讀、經驗介紹和交流座談四個版塊進行,參加學習的領導和各(院)校校長共同研討了我國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我國職業培訓制度與政策、我國就業制度與政策、人力資源開發與建設情況等內容。
王曉初指出,廣大技工教育工作者要認清形勢,抓住機遇,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技工教育工作。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將思想認識統一到貫徹落實兩個規劃和兩個文件上來;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機制,不斷提升硬實力。要強化技工院校基礎能力建設,強化軟實力,將校企合作作為基本辦學制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擴大影響力,采取多種形式對政策和成績進行廣泛宣傳。各地要用足用好政策,促進技工教育快速發展。
廣東:職教創四個“全國第一”
據悉,2010年廣東省職業教育多項發展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奪得四個“全國第一”,形成了全國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成為名副其實的職業教育大省。
據了解,廣東目前共有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815所,在校生230萬人;高職高專院校76所,在校生64.8萬人。全省職業院校在校生超過290萬人,位居全國首位。截至2010年底,廣東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6.2%。
其中,廣東職業教育多項發展指標位居全國前列,2010年一舉奪得四個“全國第一”:除中職招生規模繼2009年以來連續第一外,中職在校生規模2010年躍居全國第一,且首次超過普通高中在校生規模;廣東中職創建國家級示范校入選數量22所,數量全國第一;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超過96%,2010年更是高達98.3%,位居全國第一。
北京:職業教育分級制明年試點
2011年起,北京市職業教育將試行分級制度,將現行職業教育培養體系設置為1級至5+級,共六個級別,以打造技能型人才立交橋,突破中高職的學歷層次體系,建立一套新的職業教育制度。
據悉,6個級別中,1級和2級相當于目前的中等職業教育;3級和4級相當于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或大學專科教育;5級相當于目前的大學本科教育,主要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5+級則相當于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著眼于培養既有高級實踐技能,又有一定理論創新素養的應用人才或管理人才。分級制實行后,將打破過去按學歷培養職業人才的模式,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所學的職業教育級別,還可以實現學習與工作之間的靈活進出。
河南:全國首家職業教育局在新鄉市成立
12月29日,新鄉市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職業教育局。旨在加強職業教育的領導和管理,統籌高等、中等職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這是新鄉市承擔了河南省政府與教育部簽訂的教育機制體制改革實驗點任務,也是我國成立的首家職業教育局。
新鄉市職業教育局的具體職責是:統籌規劃、組織管理全市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成人文化技術教育和民辦職業教育等;指導高等、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德育工作;負責全市高等、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和師資培訓;負責全市職業院校招生工作;負責全市職業院校和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專業課程設置、調整及畢業證書的審驗發放;指導全市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負責全市職業院校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和學生助學金發放與管理工作;指導社會力量舉辦的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的工作;承擔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管理與指導工作。負責統一受理(辦理)送達行政許可事項,催辦督辦有關行政事項辦理進度,聯絡并協調相關科室及部門許可事項報批過程中的有關問題。
安徽:成立全國首個
非遺職業教育集團
日前,安徽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同意成立安徽非遺職業教育集團的批復》,同意依托安徽省行知學校,成立安徽非遺職業教育集團,這將是全國首個非遺教育集團。
“合作共贏、弘揚國粹、凸顯特色、鑄造品牌、面向國際。”安徽非遺職業教育集團是以國家重點中專學校安徽省行知學校為牽頭單位,以特色骨干專業為紐帶,相關單位自愿參加、平等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互惠共贏的非獨立法人的辦學聯合體。各成員單位原有的隸屬關系、單位性質、管理體制、經費渠道和法人權利等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