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計算機多媒體課程的教學經驗,闡述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多媒體處理技術教學心得。
關鍵詞:中職;多媒體處理技術;教學
中職學校要把多媒體處理技術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樂意接受,學到知識,這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筆者從事中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教學多年,就教授多媒體處理技術課程時所得到的一些心得體會做一番闡述。
1.實操穿插理論知識。
筆者在教授多媒體處理技術課程時,發現有些教材會把多媒體理論知識放在每章的前部分進行講授。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大部分學生對多媒體知識認識甚少,一開始就講理論知識,他們會接受不了,也不愿學。因此,筆者根據實際情況,把多媒體處理技術課程按“圖像數據處理—聲音數據處理—視頻數據處理—綜合案例”四個章節進行教學,而把理論知識放在各章節實踐過程中進行講授。例如在“圖像數據處理”這一章中,在講解使用acdsee軟件對圖像格式進行轉換時,適當地穿插圖像格式的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軟、硬件教學相結合。
有些多媒體技術教材著重于多媒體軟件使用的教學,很少講解多媒體硬件的使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要使用數碼設備采集多媒體素材進行處理。如果只會使用軟件對素材進行處理,而不會使用多媒體設備采集素材,就像跛了腿的人一樣。因此,筆者在教授多媒體技術課程時,會在每章中講授相關多媒體設備的使用。例如在教“圖像數據處理”時,講解如何使用數據相機和掃描儀來采集圖像數據;在教“聲音數據處理”時,會講解如何使用數碼錄音筆和麥克風采集聲音數據;在教“視頻數據處理”時,會講解如何使用數碼錄像機來采集視頻數據。學生通過學習多媒體設備和多媒體軟件,使習得的多媒體技術更全面。
3.教學素材貼近生活。
多媒體處理技術的教學素材通常是使用教材配備的素材光盤。但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由于教材配備的素材和學生相關不大,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大減。根據這種情況,在教學中,筆者通常會使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進行授課。例如在“圖像數據處理”中,通常會使用學校的圖片進行講解;在“視頻數據處理”中,使用校運會的視頻進行講解。由于教學素材很貼近學生,學生很有興趣聽講。
而當學生自己實操時,允許學生使用自己拍攝的相片、視頻或者從網上下載自己喜歡的素材進行操作。由于素材都是學生自己選擇的,因此學生使用這些素材進行實操的積極性很高。
4.分層教學。
多媒體處理技術可供教學的軟件比較多,但考慮到班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教材中使用的軟件也要作出調整才能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在教學中會把多媒體軟件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比較簡單易學的,一部分是比較專業的。在教學過程中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學習能力差些的學生可以學習比較簡單的軟件,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學習比較專業的軟件。例如在“圖像數據處理”這一章中,先講解如何使用“可牛影像”對圖像進行處理,然后再講解“photoshop”的使用;在“聲音數據處理”這一章中,先講解如何使用“goldwave”對聲音文件進行處理,然后再講解“Adobe Audition”的使用;在“視頻數據處理”這一章中,先講解如何使用“window movie maker”對視頻進行處理,然后再講解“繪聲繪影”的使用。通過分層軟件教學,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學得深些,能力差點的學生也能跟著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案例教學。
一般在講解多媒體軟件使用時,通常是先講解基礎操作知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對軟件的基礎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因此,筆者會把多媒體軟件教學分為多個案例,然后把軟件的基礎操作知識分配到案例教學中。例如在講解“繪聲繪影”的使用時,以案例“創建DVD視頻光盤”來講解,把“繪聲繪影”中的視頻導入、視頻編輯、視頻特效和視頻輸出等基礎操作融入到案例當中。當學生完成案例操作,創建出自己的DVD視頻光盤,他們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時也學習到了基礎操作技能。
6.實踐應用。
我們學習多媒體技術不是只為學而學,是要應用到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因此學習多媒體技術重在應用。筆者在教授多媒體處理技術時,都著重講在我們生活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技術啟發學生。例如在“圖像數據處理”這一章中,會講解如何使用軟件對自己的相片進行處理,使自己更漂亮;在“聲音數據處理”這一章中,會講解如何通過雙聲道合成技術,把背景音樂和自己錄制的歌聲合成,制作出屬于自己的歌曲。
(作者單位:佛山市三水區理工學校)
參考文獻:
[1]高玨,陸銘,佘俊等.多媒體應用技術實驗與實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李萍.會聲會影X2 — DV剪輯從新手到高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