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承載著中國豐厚的文化內涵與風情,其收藏日漸紅火
屏風是中國古代十分流行的家具,因其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與風情,屏風收藏日漸紅火,很受收藏界的青睞。
屏風走俏拍賣市場
屏風始于商周,盛于明清,是中國古代十分流行的家具陳設。長期以來,屏風不僅是宮廷官府、富宅貴邸廳堂的實用和裝飾之物,也是藏家推崇的收藏佳品。
據了解,目前收藏市場上屏風的種類有插屏、掛屏、圍屏、座屏、炕屏等。插屏:一般是指帶座的單扇屏,是因屏心插放在屏座上而得名。屏心或是言語,或是繪畫,或是雕刻,或工藝裝飾畫。屏座是有雕花裝飾的座架,式樣很多,沒有固定尺寸,主要依用途而定。當門而設的插屏,寬逾兩米,高逾三米,主要是陳設,也有間隔用途。小插屏是陳設在書桌、案頭,專供觀賞之用。
圍屏:由偶數屏扇組成,可折疊。一般扇數為4、6、8扇,多至12扇。為了站立穩定,屏扇多以鋸齒形放置在地面。圍屏由屏框和屏芯組成,也有采用無屏框的板狀圍屏,每扇之間用屏風絞鏈連接。屏框除了傳統用木、竹制作外,現代屏風還采用金屬、鋁合金作骨架。屏芯多用尼龍、皮革、塑料、彩綢等材料,具有清新簡潔的特點。
座屏:是一種大型屏風,屏下有座,由單扇或多扇組成,形體較大,不易挪動,一般陳設在室內主要座位的后面,可突出主人的尊貴。有的單扇座屏陳設在室內進門處。座屏有單扇和多扇之分。多扇座屏不論是三扇屏、五扇屏,均以中間一扇最大,兩側對稱,分別叫“山字式…‘五扇式”。
炕屏:是典型的清式家具,由于術炕的流行,出現了炕屏,因是放在炕上使用的,尺寸較小。掛屏:指單扇無座無腳掛在室內墻上的屏條,多和其他家具配套使用,起裝飾作用。此外,還有一種放在桌、案上作陳設品的小屏風,其形式與獨扇式座屏風完全一樣,又稱為硯屏、臺屏。
因屏風上面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與風情,屏風在收藏市場十分紅火,畏受收藏界的青睞。近年來,古典屏虱的價格在國內外市場持續走高,以況模較大的傳統家具圍屏為例,1995手10月,一件晚清鑲翡翠浮雕山水花鳥片黃花梨四開圍屏在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是552,6萬港元。2001年10月,一件清乾隆黃花梨壽字龍紋彩繪黑漆十二扇圍屏在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是121.37萬港元。2002年10月,一件清康熙彩繪墨漆供奉賀壽十二扇圍屏在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是48萬港元。2003年7月,一件清康熙壽山石嵌人物圖雕空龍壽紋十二扇圍屏在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是2500萬港元。2005年11月,一件清十八世紀黑漆彩繪“百鳥朝鳳”圖十二扇圍屏在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格是276,3萬港元。2006年8月,一件清代紫檀嵌青花瓷板人物圍屏在浙江錢塘拍賣有限公司成交價格是150萬元人民幣。2007年9月,一件清乾隆紅木嵌玉百寶博古背繪描金山水十二扇圍屏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179.2萬元人民幣。2008年9月,一件清康熙黑漆彩繪瑤池集慶圖十二扇圍屏在佳士得(紐約)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是38盤萬美元。2009年11月,一件紫檀雕蓮花六扇圍屏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成交價是87.36萬元。2011年4月,一件黃花梨四抹圍屏在舍得拍賣(北京)有限公司春季明清家具專場拍賣會上標價是260萬元。2011年5月,一件黃花梨五抹八扇圍屏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春季拍賣會上標價是120萬元。
此外,作為中國傳統陳設品的插屏在拍賣市場的表現也很好。2008年10月,一件清乾隆粉彩浮雕職貢圖插屏在蘇富比(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的成交價是149.6萬港元。2008年12月,一件白玉百鳥朝鳳插屏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的成交價是134.4萬元。
2009年10月,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素古玉璧御題詩插屏在蘇富比(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的成交價是636萬港元。另一件,漢代白玉螭紋插屏在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的成交價是392萬元。2009年11月,在北京長風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黑白玉御制羅漢贊插屏的成交價是276.2萬元,另一件清乾隆白玉山水樓閣御題詩文插屏成交價是296萬元。2009年12月,一件清宮廷造紫檀嵌檀香木搖屏式屏風在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336萬元。
2010年6月,一件粉彩大吉葫蘆插屏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627.2萬元。2010年12月,一件白玉慶壽圖圓插屏在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1019.9萬港元。
2011年4月,一件清乾隆白玉山林人物紋插屏在遼寧中正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是176.96萬元。另一件紫檀框嵌白玉插屏在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的價格是380萬元。2011年5月,一件白玉雙面雕仙人獻壽圖插屏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的價格是300萬元。而普通插屏也由幾年前的1萬至2萬元快速升到幾萬、幾十萬元。
屏風收藏五要點
目前市場上,屏風千姿百態,贗品也很多。專家認為,投資者收藏屏風可以從五方面人手:第一,看形制。如插屏的形體有大有小,并且差異很大。大者高3米有余,小者只有20厘米。常見插屏一般都是中規中矩的方形,與長方形桌面和諧匹配,凸現審美情趣。但也有一些插屏沒有形制,比如乾隆帝有座“碧玉鬧元宵圖”插屏,插芯做成古鏡形狀,放在碧玉雕成的花盆底座上;乾隆帝還有一座“碧玉三星贊”插屏樣式更加獨特,底座分三層紫檀透雕,插芯半包,卻美不勝收。
第二,看材質。插屏由座框和插芯兩部分組成。清中期之前的插屏大部分用紫檀、雞翅木,黃花梨等頂級紅木做底座和外框,用牙雕、剔漆、和田玉以及天然大理石做插芯。晚清以來變得魚龍混雜,用料大不如前,尤其是民國之后紫檀等極品紅木稀少,用樟木、楠術、癭子木制成的座框已屬罕有,絕大部分都用常見的山榆、烏木、黃楊根。插芯的檔次也下降很多,刻瓷、螺銦、竹刻、松花石、祁陽石等都拿來做料,偶爾遇有上等好料,也因為制作古法的失傳,能工巧匠的去世,制出來的插屏往往缺少神韻。所以,收藏插屏一定要細心分辨座框和插芯的材質。如果見到一座插屏的座框和插芯材質相差太遠,就要當心贗品了。目前收藏市場上的老瓷板屏風,多為清中期以后至民國時期的作品,其中民國作品又多于清代。目前遺存的老瓷板屏風,有些早已失去屏座,有的連屏框都沒有了。雖然屏座和屏框不是瓷板屏風價值的決定性因素,但從長遠看,原座原框的瓷板屏風顯然更具有收藏價值。
第三,看芯面。供人賞玩是插屏的主要功能,而插芯則是賞玩的主體,這也是座框選材單一,插芯材質卻能多姿多彩的原因。無論什么材質的插芯都以雙面為佳。其中如天然大理石插芯、玉石插芯、象牙插芯等都容易做到兩面雕刻,另外一些如瓷板、螺鈿、掐絲琺瑯等工藝的雙面制作難度則非常大。雙面插芯的優點是,如果靠墻擺放,看慣一面后可隨時把插屏轉身,欣賞插芯的另一面。如果是隔空置放,插芯正反兩面不同的圖案紋飾,會給屋子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效果。當然,這里相比較的是同年代、同等材質的插屏,如果在一件明代單面插屏和一座民國雙面插屏中遴選,自然首選前者年代久遠的屏風。
第四,大理石屏的價格高低主要由圖案決定。圖案成景并特殊的,售價就高。好的理石片要有象形性,比如名山名水、名人形象、動物形象等。其價位與圖案一般的石片相比,往往相差不止一位兩位數。
第五,屏風書畫是不是名家大師作品。如,2010年11月,一件董壽平墨竹屏風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以190,4萬元落槌,2010年12月,一件吳昌碩十二扇花卉屏風在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會上以3696萬元價格成交。董壽平、吳昌碩其屏風書畫作品拍賣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畫家超凡的繪畫才能和極高的社會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