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城市管理與科技雜志社編寫的《城市運行環境管理長效機制研究》正式出版。
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環境保障工作的圓滿完成,不但使首都城市環境建設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而且在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2006年秋,時任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同志最早提出研究“城市運行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就城市運行環境的管理問題分門別類,從體制、機制、班子、科學技術、財力保障、信息溝通傳遞、監督檢查、新聞發布、媒體監督等各方面具體化。全書分為十章,分別是城市運行環境管理長效機制的基本內涵,體制保障,法制保障,信息化保障,財政保障,人才保障,信息發布、輿論監督與公眾參與,城市管理執法,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城鄉結合部環境建設等。
城市運行概念是在籌辦奧運會的過程中明確提出的。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國際奧委會對舉辦城市的運行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國際奧委會要求舉辦城市針對城市運行各個控制要素制定總體的城市運行綱要,并建立整體的城市運行體系,主要包括完善城市基礎設施、保障能源及各種資源供給、營造奧運會環境氛圍、提供安全應急保障等方面。在國際奧委會為北京奧運會制定的《總體工作計劃》中,城市運行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共包括11類、72項任務。北京市政府為此專門印發了《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北京城市運行工作總體方案》,具體明確了與舉辦奧運會、殘奧會直接相關的12個方面的城市運行重點保障工作。主要包括能源和水保障、市場供應、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安全生產、交通組織、大氣治理、市容環境、旅游接待、文體活動、公共衛生、社會治安、防災減災。由此可以看出,與環境管理相關的內容占到了城市運行保障工作的半數以上。
城市運行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是在系統歸納城市政府“規劃、發展、建設、運行、服務、管理”六大基本管理職能的基礎上,對北京奧運環境建設中形成的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的綜合集成,是對城市環境建設管理理論、制度和實踐的發展和創新。書中大量觀點或建議已經轉化或正在轉化為首都城市環境建設的生動實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城市運行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是一個伴隨著城市管理理念調整轉變、管理效能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增進參與的持續改進的長期過程。本書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是北京市在特定發展時期的寫照和總結。在中國高速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如何與社會發展、經濟增長、人的需求相適應,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本書是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原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幾任領導對研究工作悉心指導,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專家學者鼎力支持,各處室同志們辛勤工作的成果結晶。本書內容詳實,案例充分,既有國內外前沿理論,又有城市管理一線經驗,真實反映了當時的課題研究成果并吸納了最新城市研究經驗,對當前城市環境建設工作有啟發和思考意義,可為各地城市運行管理提供借鑒與參考。
本書訂價:25元。
訂購聯系電話:
010-68529005
010-68529718
(責任編輯:黃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