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哲學的鼻祖老子在其所著的《道德經》第六十章里開宗明義地講到:“治大國若烹小鮮”。這也是一句在政界和商界被引用得最多的話。1987年,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在當年的國情咨文中也作了引用。
多年來,不少專家學者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解讀都定格在這樣一個層面上:治理大國,就像烹制一條小魚一樣。更有滑稽者曰:治理國家應該像煎一條小魚,不要反復地翻轉。因為小魚很嫩,若翻來復去地煎就會將魚弄爛,一道好菜也就泡湯了。并由此引申為治理國家,不能反復地折騰,這樣,國家就肯定治理不好。
我雖然不能說這種解讀是錯誤的,但從企業管理及國家治理的角度來看,無疑又是十分幼稚的、膚淺的?!冬F代漢語詞典》在這里對“鮮”的解釋是指魚蝦等水產品,也就是說老子在這里講“鮮”的并不一定是指魚,也可能是蝦、貝、蟹等同樣鮮美可口的東西。假若是只蝦,它才不怕你翻來復去地煎呢,只要你不用鍋鏟去剁,只會是越煎越老。我想,這種解讀的思維方式應來自于上個世紀
幾十年來對中國現實治理的感受,且受其慣性的影響而發出的一聲消極的嘆息,完全不具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總結。
先哲用詞練達,微言大義,寓意深刻,點到為止,從而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況且,斯人已逝,他不可能與我們再作現場的對話,唯一的方式只能靠我們在正確地理解了他的整體思想和觀念的基礎上再去作深度的思辨。思辨得清不清晰,解讀得好與不好、到位與不到位、準確與不準確,完全可反映出我們思辨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因這種深度和廣度而產生的頓悟。倘若將“治大國若烹小鮮”僅僅說成是治理國家就像烹制一條小魚一樣或治理國家猶如做小菜一碟,那么,老子就配不上(至少在這句話上配不上)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理論家。因為你老子并未做過大官,只是周王朝時的一個國家圖書館館長,畢竟管書和治國不一樣啊,憑什么說出這樣一句大話。進而可推導出里根在美國的國情咨文中的引用也是欠妥的。
其實,老子講的這句話以及對這一章的論述是有著深刻的政治學和社會學意義的。應該說老美是理解到了位的,反倒讓人感到慚愧的是我們這些老子的兒孫們、一些所謂的專家學者乃至政府官員沒有理解到位,于是,才惹出前面講的許多笑話來。
誰都明白,治理大國,尤其是像美國那樣一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教等方面都堪稱一流的超級大國,應該是很復雜的、很辛勞的吧。但讓我們看到的是,不管選出來的總統智商高也罷、智商低也罷,他們都在各個方面平穩地推動著美國的前進,引領著世界的潮流。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兩千多年后,太平洋彼岸的人民也產生了這樣一種共鳴呢?使得這個國家的人民如此的自信,自信到把治理國家這樣一件天下最大的事看得如此輕松。據說,里根當政8年,成為美國歷史上得到評價最高的總統之一,還被譽為“最偉大的美國人”。人們公認,在歷屆美國總統中,里根治國治得最輕松、最好,卻休假得最多。
原來,這個強大國家的里面蘊涵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體制的強大、民主的強大、法治的強大,以至強大到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那么重要了。換句話說,只要具備了這樣一些充分的條件,不管是讓哪個人來煎魚,政治家也罷,文人、武夫也罷,商人或農場主也罷,烹出來的味道都差不到哪里去。當然,它的這種體制本身又保障了讓最好的廚師來烹魚。
那么,導致這種現象的具體方法又是什么呢?我以為,那就是將一些復雜或所謂復雜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簡單化。反映在政治生活上就是:憲法框架上形式的簡單(只有國家的利益,民眾的利益。自1787年通過了《美國憲法》后,200多年來,美國憲法的文本只作了很少的修改);國家體制上結構的簡單(實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為核心的總統制);行政手段上措施的簡單(大市場、小政府)。反映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則是:人與人之間關系上的簡單。如果你好腳好手,就得去自謀生路;如果你一時失業或傷殘病痛,有社會和慈善組織來關愛;圣誕節有人給你送來了禮物,無需你在感恩節還他一個紅包;施舍的人慷慨地施舍,并一如既往,受施舍的人如果哪一天發了,他又可能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去施舍,也就算是對原來向他施舍的人作了回報;如果你想出人頭地,那就去創業、就去競選,勿需找關系、拍馬屁、拉幫派……這樣一種狀況是多么的簡單!為此,美國實現了自獨立戰爭以來200多年的長治久安,況且這種長治久安的現象看來還將繼續下去,這在人類治國史上是一個最偉大的奇跡。
常言道,企業小似家,大似國?;剡^頭來,我們再看看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豐田汽車”事件。
起因是一些美國消費者投訴,稱豐田車剎車及油門因電子控制系統存在缺陷導致多起事故。自2009年秋,日本豐田公司累積從全球召回了1200萬輛汽車,豐田公司還為3次召回事件支付美國政府4 880萬美元罰款。2010年8月,美國公路交通安全局在對豐田車持續了5個月的調查后,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顯示在對豐田汽車的黑匣子檢查后,未發現豐田車電子控制系統存在缺陷。報告指出,在車輛發生事故中,駕駛員并未踩下剎車片,而是在緊張狀態中踩下了油門踏板。雖然這個結果不過驗證了豐田堅持的立場,但駕駛者的小小失誤,竟釀出汽車業的一個如此驚天大案,也算讓人們見證了一回全球汽車市場的波譎云詭。
作為全球汽車第一豪門的豐田,對這種危機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所以并未糾纏在過去的瓜葛上,而是把自己放回“原點”,重新檢視企業中的一切環節。正當媒體紛紛為豐田汽車經歷的悲愴命運唏噓不已之時,豐田汽車低調的態度,再度顯示了世界級跨國集團的風范。豐田公司對媒體稱,并不想借此事尋求辯護或平反。豐田的一個常務董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于我們來講,用戶踩錯了,或者踩的方式不對等,也是我們作為生產企業的責任。我們不能把這個責任歸結于駕駛人員的錯誤操作,或者去指責他們?!?/p>
知道豐田歷史的人,都會記得豐田佐吉的那臺自動織布機的故事,一旦出現不良產品,便會自動停機。正是因為這個技術與理念,豐田不僅創造了一個關于質量的神話,也成就了今天的豪門企業。據說“召回門”發生后,豐田章男只是再度向員工提出豐田創辦之初的這個理念,要求大家回到這個價值原點。其具體做法是:延長了車輛品質的評價時間,增加了評價人員和參評車輛,還成立了一個獨立的技術小組,在產品的六道質量關卡代替顧客進行全程監查。此外,豐田還成立了全球品質特別委員會,由豐田章男出任委員長,每個地區都有特別委員會,把顧客意見直接反饋到開發、生產等業務環節。豐田的這些做法并無什么新穎,既實在又簡單,總之是再次向市場傳達出“精益生產”企業價值。
果然,豐田的這些舉動,讓人們看到了豐田的尊嚴和信心。雖然一年來豐田有多次召回,銷售也遭到重創,但在不久前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有價值品牌榜中,豐田仍以241億美元的品牌價值,雄居汽車業的行業老大。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博客里有這樣一段精辟的論述:“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它的經營模式一定是簡單的;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人際關系一定是簡單的;一個危機處理專家,他抓住問題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簡單的;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簡單的。我們的歷史太長、權謀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內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因此,對一切都‘構思過度’”。
這又進一步地啟示我們,老子為什么要用“烹小鮮”來比喻治大國,為什么不說成“治大國若吟小詩”,“治大國若哼小曲”或“治大國若算小題”呢,因為那些都是在說,只有“烹”才是去做。好一個“烹”字,體現出治國者一種親歷親為的積極態度,一種參與其中的樂趣以及一種成功后的享受,況且,這一過程又是那樣的簡單、輕松。
我以為,這才是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所要揭示的真諦,這也完全符合老子的基本哲學思想——“無為而無所不為”。
最后,我將“治大國若烹小鮮”意譯為,若要將一個國家治理成一個偉大的國家,那么,所制定的憲法及相應的框架結構應該是簡單的,由憲法及一系列法律而設計出來的一套政治體制也應該是簡單的,由這一套政治體制而產生的管理國家的手段也應該是簡單的,簡單得像烹制一道鮮美可口的佳肴那樣輕松、那樣從容。
附:
《道德經》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立天下,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也,
其神不傷人也。
非神不傷人也,
圣人亦不傷也。
夫兩不相傷,
故德交歸焉。(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