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重型汽車的搖籃。從1960年4月研制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JN150、1983年成功引進斯太爾重型汽車整車技術項目、2004年10月自主研發HOWO系列重卡,到2008年12月成功推出擁有13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新一代HOWO-A7系列重卡,再到2009年7月與德國曼公司簽署長期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重汽的高速發展、快速成長令人稱奇、引人注目。2010年中國重汽全年產銷重型汽車19.5萬輛,同比增長68%;實現銷售收入800億元、利稅48億元;連續10年企業實現持續高速增長,成為國內重卡行業運行質量最好的企業之一,從產銷規模來講,中國重汽已躋身世界重卡企業的先進行列。
2009年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先后到中國重汽視察工作,體現了對中國重汽的關心與支持,激勵我們奮發進取,為振興民族重卡產業作出新的貢獻。2010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 “轉方式、調結構”的時政方針,更加清晰地證明:中國重汽今后的企業發展和經營方向,必須實現由“規模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的根本轉變。
在2011年開始實施的中國重汽“十二五”規劃中,我們繼續著力堅持“四位一體”的“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創建思路,進一步調動和激勵全體員工牢固樹立“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不僅要把“中國重汽”做大做強,而且還要把“中國重汽”做精做細,并最終實現“把中國重汽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不可替代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的宏偉目標。
新動力:四位一體黨建領先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靈魂的導向和強大的精神支撐。中國重汽高度重視“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創建,始終堅持把“企業文化建設”與“黨的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企業生產經營、職工隊伍建設”結合起來,堅持“四位一體、黨建領先”原則,著力把黨建作為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先導舉措。中國重汽的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結合點就是我們企業長期堅持開展的“黨員先鋒號工程”和“黨員先鋒崗”活動。
我們通過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組織和黨員在生產精益管理中,勇于承擔各種“急、難、險、重”任務,勇于實踐、甘愿奉獻的“榜樣帶動、典型示范”等方式,感召和激勵廣大員工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加快企業跨越式發展。中國重汽改革重組十年來,企業各級黨組織相繼實施了諸如2001年“斯太爾王駕駛室前圍間隙質量攻關”等300多項“黨員先鋒號工程”,累計為企業創造價值10億多元。這些“黨員先鋒號工程”,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也形成了具有中國重汽特色的“黨員先鋒文化”。
新內涵:企業文化統領管理
改革重組以來,中國重汽一直把企業“管理文化”作為構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企業文化的新內涵。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我們不斷提煉企業“管理文化”的理念積累,并不斷用先進的“管理文化”引導廣大員工的具體行為,全面推動企業管理水平向國際先進水平不斷邁進。
在企業改革重組、恢復生產階段,我們明確提出了“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最困難”的“企業發展觀”,激勵干部認真負責、科學務實、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引導員工抓住機遇、大干快上、加速發展。在企業經過三五年的發展積累、企業面臨更加激烈市場競爭的關鍵時刻,我們提出“企業發展不僅是指標的增長,更重要的是機制的轉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的“理性發展觀”,要求干部員工樹立“科學發展、理性經營、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經營理念,并形成了“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的“企業核心價值觀”。
在企業成功上市、快速發展階段,我們強調提出了“成功是企業發展的階梯,但也最容易成為企業衰退的滑梯;在榮譽和成績面前,要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堅持科學發展;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決不浮躁,決不鋪張浪費;永遠保持兢兢業業的奉獻精神,決不自滿,決不懈怠”的“三個永遠”新理念。
在“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中國重汽提出了“長志氣、爭口氣、造精品、創佳績”的全新理念,要求全體員工在新形勢下牢固樹立強烈的民族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面對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轉型要求,企業上上下下全面推動以“精益化管理”、 “質量責任落實”和“全面風險防范”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文化”再度升級。
管理是中國重汽企業發展的有效支撐;管理文化,是中國重汽企業管理的核心靈魂。中國重汽大力加強“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企業文化建設與核心價值觀的塑造,積極構建了“企業管理文化”的內容體系,所編寫的以“理念篇、歷程篇、規范篇、行為篇、學習篇”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國重汽員工文化手冊》,在理念篇 “一步到位、步步到位”的企業管理哲學,揭示了中國重汽企業管理務實求真、簡約高效的管理思維;在規范篇“中國重汽員工行為規范四字歌”,為廣大員工提供了面向市場、自主改善、主動服務的管理典范;在學習篇 “中國重汽員工學習公約”,已成為重汽員工立足崗位、主動進取、建功立業的成長信條,并轉化為廣大員工的自覺行動,為中國重汽理性經營、和諧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新舉措:科技領先素質優先
在中國重汽的“人本文化”建設中,我們一是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堅持發揮民主決策能力,并以先進的企業文化理念統領企業的發展方向。二是大力加強職工隊伍建設,通過實施“十、百、千”工程,積極培養選拔企業所需的各類人才,構建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人才隊伍。三是將中國重汽的各種理念通過開展學知識、學技術、學技能為主要內容的職業培訓和競賽活動,推動全體員工樹立強烈的精品意識、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團隊意識、責任意識,著力打造一支具有超強執行力和戰斗力的生產一線員工隊伍。四是開通多種渠道,為各類人才的競爭、晉升鋪展道路,讓每名員工個人價值在企業發展中得到具體實現。五是開展“五統一”活動,理念、形象、銘牌、員工著裝、證件實行規范統一化,從而實現了企業精神、理念與員工外在形象、精神氣質的全面融合。六是注重不同層級先進典型的培養與塑造,先后樹立了一批示范工廠、示范車間、示范班組、示范個人。幾年來,中國重汽先后選樹了30多位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文明先進個人等先模人物,并在企業內部形成了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良好風尚,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新責任:回報社會共享成果
中國重汽在承擔經濟責任的同時,還承擔著強烈的社會責任。企業根據效益情況,不斷增加職工收入,使在職員工人均年收入較重組前增長了近四倍。為解決好員工住房問題,我們采取集資建房等方式新建住房2 000余套,通過分配新房和舊房再分配,先后為7 000余戶職工解決了住房問題,使大多數職工的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中國重汽還全面改造職工醫院的醫療條件,為員工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醫療服務;投入了大量資金添置新型班車,接送職工準時安全上下班;積極解決職工工作就餐、子女就近入學等實際問題,使職工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在汶川、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后,中國重汽先后舉行了多次大的捐助活動,無償捐贈災區重建急需車輛29輛,累計捐款4 000萬元。中國重汽近年來還先后向濟南市慈善總會和“我的兄弟姐妹”等殘疾人團體等捐贈達1 000多萬元,并多次為全國重大體育賽事和大型文藝活動提供贊助,支持社會文化體育事業發展。
改革重組10多年,中國重汽建設“人本文化、和諧文化”的自信心和責任感進一步增強,開創了新形勢下國有控股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新局面。(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