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裁周中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金屬市場遭到熱錢炒作,給企業經營帶來很大風險,建議國家加大對稀缺金屬的戰略收儲,加快對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規劃。
周中樞說,許多金屬商品有明顯的金融屬性,游資炒作對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國際市場上多種金屬商品遭到游資炒作,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不小風險。我國金屬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供需缺口矛盾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而陸地礦產資源的日益短缺,導致金屬價格不斷攀升,這使得海洋礦產資源的開發逐漸具有必要性和經濟性。一些國際性的大公司已介入海底硫化礦開發。我國雖然很早就在海洋資源開發中作過探索,但商用化、工業化程度不足。國家應盡快制定實施海洋礦產資源規劃,并由相關大型企業為載體負責推進和實施,重點突破制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的產業化問題;還可以考慮成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聯盟,專門提高技術水平。現在發達國家在濱海砂礦開發和選礦技術上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且水上水下均可以進行開采。而我國采礦和選礦技術還較落后,有用礦物回收能力差,綜合利用程度低,這種現狀需要盡快改變,眼下可以開展國際海域礦產資源勘探申請。海洋礦產開發具有高投資、高風險、高技術的特點,我們企業需要主動參加國際海洋的重大合作項目,在這過程中注重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培養人才,增強實力。政府在這些方面要給予適當的財稅金融支持,以扶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為國家增加礦產資源儲備,保證礦產資源安全。
另外,在組建大型稀土一體化企業集團方面我也有一些打算。應由國土資源部牽頭,在國家規劃礦區內對稀土采礦權進行調整配置,將資源配置給有社會責任擔當、資源綜合回收利用高、技術管理好、綜合實力強的企業,推動稀土企業向一體化發展,實現對礦山開發、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科學開發。稀土采礦企業和冶煉加工以單體企業為主,地方政府下發的采礦證主要集中在當地采礦企業手中,而冶煉加工出現了央企、地方國企、民營及外資企業爭相發展的局面,這種礦山與冶煉加工分割局面進一步阻礙了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責任編輯: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