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青年消費者是當今社會的主力消費群體,由于內在和外在條件的影響,他們有著區別于其他年齡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筆者通過調查分析,歸納出青年消費者對日用瓷外觀設計具有時尚感、個性多樣化和情感化設計的審美需求。
關鍵詞:青年消費者;外觀設計; 時尚;個性多樣化;情感化設計
1 引 言
在當今社會,青年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購買潛力巨大,70、80后青年正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力消費群體,其中的新婚一族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必將準備家居用品,日用瓷正屬于家居用品的范圍。由此可見,青年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對日用瓷外觀設計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設計師應當針對青年消費者的審美需求進行日用瓷外觀設計,才能適應于市場要求。
2 青年消費群體對日用瓷外觀設計的審美需求
從心理學的角度劃分,青年期通常指16歲~40歲之間。這其中,不僅有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也有事業有成的年輕有為者,以及新婚消費群體等,這些人的消費能力正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其影響力不容忽視。所以青年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對日用瓷的外觀設計影響力非常大。
對于青年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一,青年消費者具有時尚感的審美需求,要求日用瓷外觀設計能夠反映時代風尚。二,他們具追求個性、表現自我的審美需求。在日用瓷外觀設計中,青年人多喜歡與眾不同、個性的外觀設計,追求標新立異,強調個性色彩。三,青年消費者具注重情感的審美需求,他們的情感和直覺因素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某種產品只要能觸動青年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哪怕只是外觀上的某個細節,都會使其產生對此產品的偏愛和追求之心。簡言之,青年消費者對日用瓷外觀設計的審美需求,是要時尚新穎、凸顯個性,并能與自己心靈情感相交融。所以針對青年消費者日用瓷的外觀設計應做到:時尚、個性多樣化和情感化設計。
3 針對青年消費群體審美需求的日用瓷外觀設計
3.1時尚審美需求下的日用瓷外觀設計
“時尚的審美要求最突出的一點是在于對新奇性的敏感。”青年消費者對時尚的審美需求在日用瓷外觀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色彩和圖案的新奇性,主要傾向于色彩和圖案的新穎不俗和賞心悅目,色彩并不一定鮮艷,而是追求與眾不同的奇特美。例如美國設計師桃樂西·哈夫勒的設計作品《閃爍·餐具》(圖1)就是一款具有想象力和新奇性的佳品,通過其活潑鮮艷的顏色凸顯了個性特點,表現出鮮明的波普風格。造型用不尋常的異形和幾何形結合,裝飾紋樣色彩對比強烈,具有新奇性和個性化的一面,滿足了青年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特別這套茶具所體現出的青春活力和波普風格,更是符合青年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
第二,式樣的新奇性。青年消費者對日用瓷外觀形式造型,也要求其新穎不俗、與眾不同。例如德國設計師馬特歐·佐恩·霍思庭設計的《幻想曲·茶具》(圖2),茶壺的壺體通常圓形較多,一方面具有美觀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使用,并制作方便。但這件茶壺與眾不同的是,它雖然在形狀上運用了正圓的造型,但把手采用大跨度,將把手所囊括的虛空間與壺體的實空間相比較,比例幾近相同,視覺上形成了虛實對比,給人們帶來了新異和驚奇。虛實空間體現了法則中調和對比的規律,在變化中保持一致。最主要的突破,是它使人們認識到了壺體實空間可以與虛空間構成一個三維整體,改變了以往消費者對通常壺外觀設計只注重實空間的審美。
第三,材質的適當性,指材質與式樣、色彩和圖案能夠協調搭配。如圖3這套咖啡具,是陶瓷材料與鋼材的結合,潔白亞光的瓷面上增加了窄窄鋼鐵的搭配,再加上簡潔大方的設計和功能的實用性,體現出社會的高速發展已融入生活。瓷質肌理具親切感,鋼材肌理顯現科技性和現代感,簡潔、大方、現代又不失親和力,這是較典型的陶瓷與其他綜合材料結合的外觀設計。
第四,即最關鍵的一點,整體外觀的和諧美。就是要外觀的各項因素按照形式美法則,達到整體效果的和諧,而后在和諧美的基礎上進行新奇外觀設計,從而在日用瓷外觀上表現出奇特、超俗、典雅、灑脫等與眾不同的特點。例如圖4這套法藍瓷,無論從造型、色彩裝飾來看,線條的韻律和動感、顏色的淡雅含蓄,都達到了整體外觀的和諧美,并極致透露出柔美。翩翩起舞的天鵝,似乎正收斂它那微微顫動的翅膀,栩栩如生地停駐在水草上,水草的曲線也向人展示其柔美,仿佛定格在最美的一瞬間,動中有靜,靜中帶動。整套作品顏色高雅細致、飄逸夢幻,將天鵝的“形美”與“神美”于瓷器的方寸之間表露無余,讓審美感官聆聽大自然最原始的生命樂章。
3.2個性多樣化審美需求下的日用瓷外觀設計
“現今的社會,人們越來越提倡張揚個性,外觀設計也開始了個性設計,來符合現今提倡的個性時代,因此決定了消費者對日用瓷外觀設計的多樣性審美需求,特別是青年消費者這一代。”
如英國著名設計師馬丁·塞庫拉的日用陶瓷設計《禮儀用具之一》(圖5),這套茶具打破了以往的造型受到構件的限制,改變了傳統茶壺的造型。壺體與杯子約取四分之一厚的半球形,三角形的平板托盤,是茶壺與杯子的墊盤。壺嘴順著壺體頂部弧線側伸出來,與托盤的長直角邊方向一致,壺把手則是與托盤的短邊方向相同。整體形態的組合,均有幾何形態的明顯特征。雖然造型奇特,但絲毫不影響實用性和欣賞性,并在外觀設計上給人以良好的設計秩序感。又如圖6這組杯子,運用了動物皮毛的裝飾,將杯身作為動物的身體,把手設計成頭與頸,與杯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既滿足了使用性,又滿足了美觀的需求。其外觀設計頗為個性,不同于以往的杯把設計,采用了象形的造型設計,無論是從色彩上還是造型上,都符合了青年消費者對個性化的審美需求,受到青年消費者的喜愛。
3.3情感化審美需求下的日用瓷外觀設計
青年消費者是感性消費的一代,即使只是產品上的一個小細節,如能觸動到青年消費者的心靈,都會讓青年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所以,情感化設計在青年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中尤為重要。
如芬蘭設計師《故事鳥·飲料具》的設計(圖7),通過罐、杯生動而略顯滑稽的形象,將親切、融洽和幽默導入到了陶瓷外觀設計中。這組器物就像一群相互傾訴和對話的鳥兒,它們中有長者的嘮叨,也有晚輩的聆聽,還有不盡一致的矛盾和沖突,的確可以成為桌上令人感興趣的話題,給消費者以親切生動的感受和聯想。杯、罐設計只是在外形的線條和體量上稍稍做了變化,就賦予冰冷的陶瓷以生命力,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消費者在使用時可以完全融入到這場“話題”中。
美國設計師皮特·賽恩格爾設計的一款陶瓷糖缸與奶杯,形態優美,糖缸形較收斂,而奶杯形體舒展,剛好與糖缸收斂的線條平行,兩者相依相戀,仿佛它們正在呢喃私語,又仿佛奶杯急切地想表達什么,而糖缸羞澀地別過頭去。再加上表面施有柔和的無光釉,給消費者一種舒展的心情(圖8)。這一款日用瓷的外觀設計,對于戀愛中的消費者來說再合適不過了,正符合了熱戀中青年消費者情感化的審美需求。
再如圖9這套茶杯,利用陶瓷材料和其他材料結合,把手用金屬材料設計成戒指的形狀,為了更形象,還在戒指的中間加了顆類似寶石的裝飾,并且將杯子的把手部位調整到手握杯子的無名指部位。也就是說,當人們拿起杯子時,無名指剛好放入類似戒指的杯把中。當消費者使用杯子,這套情侶杯透露出的濃濃愛意和堅定誓言便不言而喻。
情感化設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設計中。一方面要求設計師關注青年消費者的生活、愛好興趣、情感等,真正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動融入設計中,與青年消費者的情感需求進行碰撞。另一方面,設計師要考慮到日用瓷外觀的線性、式樣、色彩和圖案,材質的情感化設計。如不同的輪廓線給青年消費者以不同的情感體驗,曲線輪廓體現柔美,直線輪廓體現剛硬。不同的外觀式樣如自然的、幾何形,及象生形體等都會給消費者不同的情感感受。色彩和圖案更是直觀體現情感化設計的元素,如紅色表達熱烈,金色表達高貴富麗等。材質也是日用瓷外觀情感化設計的一個重要元素,例如陶瓷與藤或木、竹的結合,給人以親切、自然的情感感受;而陶瓷與鋼、鋁等的結合,給人以現代化、機械的感受等。
4 結 論
青年消費者是未來的消費主力,他們具有追求時尚、凸顯個性、注重情感化設計的審美需求。如何設計出符合以上審美需求的日用瓷外觀,通過歸納總結有三個方面:
(1) 在時尚變幻莫測的背景下,設計師要緊密地關注當前的時尚動態,對消費者審美需求和行為傾向進行深度剖析,及時捕捉時尚元素,將最新、最能代表時尚感的元素融入到日用瓷外觀設計中。例如從服裝師具有最尖端時尚信息的一項設計中可獲得時尚元素,運用到日用瓷外觀設計中,并且具體分析不同青年對時尚的敏感度和欣賞程度,從而滿足不同青年消費者對時尚的審美需求,設計出更為時尚但不“撞衫”的日用瓷。
(2) 日用瓷外觀設計通常受到主要構造的限制,但這恰好也是設計師展現其個性多樣化設計的一個關鍵點。所以,設計師應該巧妙地利用這些限制,優化外觀設計的形,在既可批量生產和使用的基礎下,又能滿足個性多樣化的審美需求。當然,個性、多樣化設計并不代表每件日用瓷產品的外觀都要各不相同,而且也不符合現今的生產條件和工藝。設計師可以通過構成部件的多樣化設計,或構成部件組合方式的多樣化來實現個性設計。例如日用瓷的茶咖具、茶壺和咖啡壺是其主體,而壺又包括了壺身和構成部件(壺嘴、壺把、壺鈕)。通過壺體和這些構件(即造型)的多樣化設計,或壺體與構成部件不同的粘接組合方式,打破以往一貫的設計思維。
(3) 除了造型上的變化,在裝飾方面,也可以通過施以不同的釉色,或在同一主體上進行不同的裝飾如劃花、刻花、剔花、釉上或釉下彩繪、捏雕等,也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5 結 語
青年消費群體是市場上即將成為,或已經成為的消費主力。要從青年消費者審美需求的角度上研究日用瓷外觀設計,才能使產品更貼近市場,促進市場——設計——消費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王官誠.消費心理學[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2] 張成忠,呂屏.設計心理學[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柳沙.設計藝術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 滕守饒.審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 陳進海,李正安.陶瓷的現代設計[M].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1998.
[6] 李正安. 陶瓷設計[M].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
[7] 何曉佑.產品設計程序和方法[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8] 黑川雅之等.設計的未來考古學[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 李硯祖.產品設計藝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