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瓷燒成的節能方法中,比較常用的是加厚窯墻以減少窯墻散熱,或充分利用余熱等措施,而對助燃風消耗的能量沒有給予足夠重視,本文認為燒成節能的關鍵是通過設計結構合理的燒嘴,使火焰能打到窯爐中間,從而減小溫差,而無需加入過量的助燃風,從而減少窯爐能耗。
關鍵詞:陶瓷;燒成;節能
1 引 言
在陶瓷燒成中,企業挖空心思、想方設法降低能耗,在這些方法中,加厚窯墻和利用余熱加熱助燃風是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窯墻,有的窯爐公司的窯墻厚度已由原來幾年前的380mm加大到了500mm。
2 各種節能措施的利弊分析
窯墻厚度的增加,會帶來很多弊端,首先隨著窯墻厚度的增加,輥棒隨之加長,輥棒的兩個支點距離也加大,易造成輥棒下垂,其結果是磚陣變差,橫向走三塊600mm×600mm磚坯時,兩邊的兩塊會往中間扭,與中間的一塊相頂,導致在燒成區磚坯變形。其次,輥棒是易耗品,隨著輥棒長度的增加,價格也隨之增加,陶瓷廠的后續成本會增加很多。
最有效的一種節能方法,就是使用合適的助燃風量,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一條日產18000m2的輥道窯,每小時需煤氣量7400m3,需助燃風量10000m3,設想助燃風量如超過20%,也就是每小時多用2000m3,將這些多余的助燃風從常溫加熱至1250℃,每立方米約需消耗1700kJ的熱量,則每小時需多耗用193kg煤炭,每年按300天計算,每年需多消耗煤炭1390t。
但目前,很多陶瓷企業僅僅關注窯墻的溫度,而對助燃風量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其實窯墻的散熱占總能耗的比例很少,而大量的熱被煙氣帶走了,有的窯爐甚至煙氣帶走的熱要占總能耗的50%,多余的助燃風不僅要額外消耗煤炭,而且也加大了排煙風機的負荷。在排煙不摻入冷風的前提下,排煙溫度越高,一般代表著助燃風過量越多,則能耗也越高。
當然,這需要窯爐的設計者和調試者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如窯爐的燒嘴不合理,火焰達不到窯爐的中間,就會造成窯爐斷面溫差大,使產品出現色差,這時調試者就不得不加大助燃風量,使火焰達到窯爐中間。所以窯爐設計者的重要任務,就是設計燒嘴時,要達到在不用加大助燃風時,就能把火焰打到窯爐中間的目的,即靠結構保證窯爐斷面溫度均勻,而不是靠加大助燃風。尤其是在設計寬體窯時,此點更為重要。
有的調試人員為了解決斷面溫差問題,將燒嘴的助燃風間隔加大和減小,即一對燒嘴打中間,另一對燒嘴打兩邊,這樣雖然解決了溫差問題,但又出現了窯爐斷面氣氛不一致的問題,中間趨向氧化氣氛,兩邊趨向還原氣氛,導致磚燒成后出現色差。
窯爐是否節能,燒嘴結構是否合理是關鍵的一個方面。燒嘴技術的研究,筆者認為三分理論、七分實踐,很難做到恰如其分,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設計出比較合理的燒嘴。目前市場上流行著幾種長短焰燒嘴,各個窯爐公司使用的也不盡相同,但都是朝著節能的方向在努力。寬體窯成功者甚少,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這方面研究得不夠透徹,有的雖然達到了設計產量,但因為助燃風量大,能耗也會偏高。
幾年來,科達機電在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改善燒嘴結構,利用合理的助燃風量達到節能的目的,頗有成效。例如承接的廣東一家知名陶瓷公司的兩次燒內墻磚生產線窯爐,目前日產25000m2,素燒窯和釉燒窯內寬均為3.1m,實測每平方米產品消耗3.3kg煤炭(素燒1170℃,釉燒1130℃,有助然風加熱措施。),比該公司現有生產線每平方米產品節約1kg煤炭,一天就節約25t煤炭,每年可節約7500t煤炭。承接的臨沂一家陶瓷公司日產25000m2內墻磚輥道窯,實測每平方米產品用3.3kg煤炭(素燒1100℃,釉燒1120℃,沒有助燃風加熱措施),比該公司現有生產線每平方米產品節約0.6kg煤炭,目前產量是每天30000m2,每天可節約18t煤炭,每年可節煤5400t。
3 結 語
筆者認為,用控制助燃風用量達到節能的目的,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節能方法。窯爐設備供應商應腳踏實地為用戶著想,在這方面多做一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