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天寒地凍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組織了她的一群朋友,自發地為玉樹的孩子捐贈寒衣。他們買了一批孩童的衣物,用零擔貨運的方式直接發運到災區去。我問,不是有慈善機構和單位組織的捐贈嗎?朋友說,單位和有關機構大多不愿意接收實物捐贈,而捐錢我們又不放心,不知道能不能真正惠及災區的那些孩子。近年災害頻仍,捐款的事情連續不斷。每逢被號召、被要求捐款,都不免聽到有人私下質疑,擔心這些錢的去處。按說捐款有一套正規的程序,不會輕易被貪污、挪用,但很多人就是無法放心。這是一個缺乏信任的時代,整個社會彌漫著一種不信任感。前不久,某地有傳言說,近處的化工園區要發生爆炸。盡管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廣而告之,否定此事,仍然無法阻止數萬人倉皇出逃。中國人的哲學本來就是寧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無,加之政府的公信力不斷受到挑戰,民眾的心理防線日益脆弱,隨便一擊就可以洞穿。如今每逢什么事件,都有不少人習慣性地站在官方的對立面看問題,這種不信任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謠言也最容易從信任的缺口滲透、擴散。由于生活中充斥著虛偽、造假和欺瞞,老百姓滿懷疑慮地生活在惴惴不安之中。他們不敢相信食品的干凈,不敢相信競爭的公平,不敢相信人間還有真誠存在。最近,廣州的一個網絡推手以“富家公子”的名義進行了一次炒作,先是許以捐款兩萬元,讓一位母親抱著患兒跪地前行求助。然后聲稱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只怪她自己作賤。不知道社會的憤怒關注有沒有幫助到那位母親,但是人們的善心被這樣玩弄和欺騙,使得本來就缺乏信任的社會得不償失,更加深深陷入失卻信任的泥淖。
信任破壞起來很容易,可以剎那間土崩瓦解;修復起來卻非常艱難,必須假以時日,持之以恒,需要水磨的工夫。那個放羊孩子只需詐喊一次狼來了,就毀壞了大家對他的信任,而要重建大家的信任,卻不是喊一句那么容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