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北京市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于2010年12月1日在北京正式實施,進一步落實大型活動“誰承辦,誰負責”的法定原則,增強大型活動參與各方的安全責任意識。而在《條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則是全國首個展臺搭建安全標準——《展臺等臨建設施搭建安全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面世,《標準》由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主導,中國展覽館協會組織編制,不僅代表了行業內最新的技術和管理理念,也具有深遠的行業影響和歷史意義。針對標準出臺的背景和行業意義,記者采訪了中國展覽館協會理事長鄭世鈞,全面了解其制定、出臺及相關細節問題。
近年來,展覽業發展快速,各級主管部門、行業內部對展會期間的展臺搭建工作逐漸開始重視。“標準出臺可以說是行業需要,也是管理部門的需要。”鄭世鈞告訴記者。展臺的搭建不同于其他建筑,搭建和持續時間短、造型性強等特點注定對工程和相關活動有特殊的要求,同樣,出于北京市公安、消防、質監等政府部門管理需要,會展場館、搭建企業規范服務和質量要求,對于臨時搭建的各項標準就顯得異常重要。“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情況,但就北京來說,對展臺搭建安全標準呼聲已經很久,因此這也是符合會展企業,特別是場館、搭建企業和承辦單位的發展需要的,”鄭世鈞說。
2010年11月16日,《展臺等臨建設施搭建安全標準》正式公布,“我們強調這個標準的實用性和適用性。”鄭世鈞說,如果標準不符合行業發展,缺少實用價值,那也就偏離了指定該標準的初衷。在歷時半年多的規劃和編制標準時期,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與中國展覽館協會密切合作,組織經驗豐富的建筑師、結構工程師、搭建企業、展館等專家和代表,調查展覽行業臨時搭建設施的生產、安裝全過程,并抽樣分析了部分國內外臨時搭建工程的事故案例,通過大量的調研、搜集資料的工作,《展臺等臨建設施搭建安全標準》終于出臺,“雖然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畢竟是行業中第一部展臺搭建標準,在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逐步修整。”鄭世鈞表示,標準已經上報公安部備案,如果將來北京執行情況良好,可以向全國其他會展城市進行經驗推廣。
從制定和發布的時間來看,正好經歷了2010上海世博會,而中國展覽館協會也在其間組織其會員參觀世博會,了解其他各國會展業發展情況及展臺搭建方面的經驗,“因為世博會展館的設計、搭建周期較長,不同于專業貿易型展會的展臺搭建,所以主要從世博會上是全面地借鑒經驗。”鄭世鈞告訴記者,世博會期間的展館搭建更多地借鑒了建筑業的相關標準,相對于專業貿易展的展臺搭建要求比較嚴格,但是世博會也對標準的制定起到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北京大型活動明確規定:“誰承辦,誰負責”,因此從法規角度來說,出臺標準的深遠意義在于為承辦單位、場館提供了一把尺子。對于展覽業而言,展臺等臨建設施的安全系數直接決定著展會秩序和效果,確保展臺及搭建工程在布展、展示期間的安全性,也是保證了大型活動中人員的安全。“之前總是憑經驗判斷展臺是否合格,如今有了標準,那么就按照標準規定的來辦,這也是有章可循。”鄭世鈞說。縱觀全國各個城市,凡是具備會展中心的城市,關于展會期間的安全工作總是第一位,而現實給行業的教訓已經不在少數,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均出現過展臺等臨建設施出現安全的問題。
“展會的發生地在展館,所以本次標準對展館的意義也十分重要。”鄭世鈞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長期缺失相應規范,安全問題出現時,主管部門、主辦單位、展館就容易形成“扯皮”,不但事故責任確定不清楚,而且也不利于展覽業的發展。本次標準的出臺象征著中國會展業的一大進步,填補了展覽行業展臺搭建缺乏安全標準法規的空白,對推動展覽安全社會化進程、降低臨建場所事故率起到了積極作用。鄭世鈞還表示,中國展覽館協會還將繼續編制出臺相關行業規范和標準,并在實踐中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不斷豐富和完善。